王广宇:有些实体经济没必要振兴

2017年05月05日10:51    作者:王广宇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王广宇

  我们一直在说振兴实体经济,但是只有转型升级的实体经济才有振兴意义,那些老旧的、没有进步潜力的、污染环境的实体经济没必要振兴。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接连向互联网开炮,引发广泛讨论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接连向互联网开炮,引发广泛讨论

  新旧动能转换是今年以来大家讨论非常多的话题,李克强总理也在多次工作考察中讲到,让新动能逐步挑起大梁,让旧动能不断焕发生机。经济发展中间必然遇到新旧动能转换的问题,当传统动能由强变弱时,我们在想新的动力来自哪里?当然另一方面,新旧动能又密不可分,新动能不仅可以催生新技术,也能催生新业态,还能催生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所以我想谈一谈如何创造新动能的看法。

  第一个看法,新实体经济正在崛起,这是新经济的本体,也是新经济的本体也在发生质变。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当前大家对宏观经济的担忧,特别对实体经济的担忧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感觉整个经济有脱实向虚的症状,所以整个经济的虚火比较旺盛,大家都在关心怎么样抑制资产泡沫。

  第二个大家看到不少领域实体经济表现非常差,所谓实体经济的差不光体现在数量的变化,更多体现在质量的低劣,产品的数量很大,但是质量非常的次。对技术和装备的渴求非常严重,但是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非常低。我们在区域,特别政府的产业政策,尤其基层政府还是停留在传统的产业领域,勤劳而不富裕是对劳动者的描述,资产泡沫中间大众的财富正在迷失。所以最近经常有人问我们怎么看我们的实体经济,我想我们要从新实体经济的角度看,这里倡导的新实体经济不是对传统经济结构中间的看法,而是传统实体经济在今天这个时代应该发展和改革的方向。这两者不是对立的,是递进关系。我们一直在说振兴实体经济,但是只有转型升级的实体经济才有振兴意义,那些老旧的、没有进步潜力的、污染环境的实体经济没必要振兴。

  我们也进一步应该厘清实体经济的范畴,过去一提到实体经济往往谈到的是工厂、制造,事实上实体经济应该有更广阔的角度,比如针对现代农业,农产品跟工业加工怎么结合,跟现代化流通可以结合,跟互联网、客户化、定制化服务可以结合,从这个角度来讲,现代农业是一个新实体经济而不是我们传统定义的第一产业。包括工业领域,传统的工业不仅仅停留在制造领域,像设计、创新、研发、工业服务、生产性服务都是新实体的范畴。

  总的来讲,什么是新实体?我的看法是能够有效满足客户的真实需求、科技含量高、容纳现代人才就业、生态环保可持续的新型经济业态。我的看法新实体有三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跟虚拟经济不是对立,第二,新实体才是今天经济主体真正意义的回归,能够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够提供足够的税收贡献,能够容纳足够的就业。第三,新实体是面向未来和先进科学技术结合的实体经济,我们今天看到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这些新型的科技要跟经济实体结合,不光要着眼于眼下传统的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更要放眼未来的新实体发展,它们才代表未来的方向。我相信新实体的能力一旦爆发,不管是盈利数据、纳税数据、就业数据、社会效益,都会穿越传统的实体企业。

  第二个角度,我谈谈新实体发展的几个要点:第一新的技术突破是新实体发展的第一动力,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催生所谓的新实体一定要在一些新技术、新科学领域得到突破。比如说今年的两会中间提出来要全面发展我们国家的战略新兴产业规划,要发展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制药、5G通信等等产业,我们看到所有经济要素中间技术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个,但是在中国当前经济中间有可能是最薄弱的一个,所以要靠新的科学技术推动新实体的发展是我们下一阶段我们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第二,新的商业模式是新实体发展的第一逻辑。什么是商业模式,简单讲就是做生意的方式或者赚钱的方法,但是从学术界的角度讲,比如说清华的朱教授提出一个观点,他说商业模式就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即企业选择什么样的业务活动,在哪个环节跟资源提供者怎么样完成交易的结构。这个定义比较符合企业理论,简单企业就是合约的组合,各个参与者在其中贡献他的资源能力,组合协同共同创造和分享收益,我想这是企业的重点。

  新实体经济必须要有新的商业模式,必须重新考虑转型升级,老商业模式没有办法推动新企业的发展,我们必须思考这个给客户带来哪些价值,我们必须思考这个企业有这样的资源能力,我们必须思考企业怎么样建立现代化的业务系统,必须思考企业怎么建立它的收益和分配方式,怎么给利益相关者分配,包括企业向何种人定价,向谁收钱,以何种方式定价,企业怎么样考虑向社会、向政府纳税,怎么样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怎么样提供股东回报这些相关的利益安排都是非常重要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想商业模式考虑必须是今天所有企业考虑的问题,麦肯锡做了一份研究报告,他说今天的社会中间大概有800多种职业,这800多种职业大概提供2000种左右的工作内容。大概一半的工作内容,将来可以通过自动化实现,这就意味着今天我们考虑的任何一份工作都有可能被机器替代,任何企业不考虑技术可行性、不考虑商业模式的变迁,未来我想可能会遇到非常大的挑战。

  第三个新的投资范式可能是新实体经济发展的第一推手,因为新经济的发展必须跟投资体制改革相结合。刚才各位专家都讲到了,今天我们的投资形势其实是非常严峻的,尤其是民营部门的投资下降的非常厉害。另外,我们观察到当前中国的投资效率也是非常的低,不管是基础设施投资还是企业项目投资,包括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率都下降的比较厉害,传统的投资主导型增长模式逐渐失去了动力,我们必须要去改进这个问题才能推动新实体经济的发展。

  第一,改善投资的环境,增加投资渠道,开放竞争,要推动国企的改革,给予民营部门以不同形式进入更多的领域。第二,改善金融市场的环境和生态,让市场风险定价功能逐步完善。第三,促进直接融资,包括促进创业投资,因为每个实体经济最终是要由资本市场和直接融资给他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要优化中国的创业投资环境,没有创业指导就没有高新产业,也就是说美国经常讲一句话,没有华尔街就没有硅谷,要给予中国的创业投资机构更大的发展空间,应该让更多人参与到创业创投的领域来。

  第四个,新的产权环境是新实体经济发展的第一保障,因为新实体的发展需要好的产权环境,今天遇到的很多问题我想最后都是跟产权保护相关。去年11月中央出台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今年3月份国务院又发布了一个《关于进一步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的意见》,这一系列文件政策的出台,反映了国家对社会投资环境的优化,也反映了我们对产权问题的重视。

  在产权保护中间也应该特别重视强化和完善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因为新技术领域最重要的产权就是知识产权,没有知识产权就不会有科学技术的发明,就不会存在高新技术产业。没有知识产权保护这个领域也不会有创新型的企业存在。我们不持续地提高我们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大概未来也不会在创新性国家中间有我们重要的立足之地。今天全社会在走向双创,我想双创必然会造福社会,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讲创业者同样存在很大的风险,有必要给他们以适当的激励和包括,才能推动年轻一代不断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断的试错、突破,能够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第五个看法,走天生全球化的道路是新实体经济发展的第一选择。今天的全球化我想不是每个人可以逃避得了的,所有人都生活在地球村,全球产业的分工和调整,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年轻人创造了大量的就业,也为每家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怎么样转型升级,这也是今天中国企业都要面对的问题,怎么样面对全球化?这跟传统企业理论有点矛盾,因为传统的看法是企业在本国站稳脚跟之后才去海外拓展,进军海外的初期都不敢太冒进。

  举个例子,有一家非常著名的美国制药公司美国强生,他们1886年就创立了,但是过33年之后1919年才到加拿大设分支机构。日本著名的企业索尼1946年创立,但是11年以后才向美国出口了第一个产品。

  著名的服装公司GAP创立于1969年,直到1987年他们才在伦敦开了第一家分店。这是过去企业发展的模型,但是今天企业一创立就是全球化的企业,今天每个初创企业不一定从周边的供应商买原料,可能面向全世界采购,他们不一定在总部附近设立工厂,而是面向全世界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资源、寻找投资者,我们认为这样的企业是天生全球化的企业,我们所看中的新实体企业一定要走天生全球化的路线。

  在天生全球化的时代年轻人的作用越来越独特,因为年轻人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在全球化中间变得视野更开阔、思维更开放、头脑更敏锐、更乐于接受新鲜观念和新鲜事务。今天实际移民创业和创业全球化也是广泛讨论的事情,中国那么多留学生现在越来越多回国来创业,在2015年全英国数字中间有14%的企业由移民创建,而在美国这个数字是40%,所以天生全球化的创业企业不是中国独特的情况,是全世界存在的。

  另外一个欣喜的事件,中国企业在不断走向全球化,我们知道伟大的企业和卓越的企业家精神其实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没有盖茨就没有微软,就没有马斯克就没有特斯拉,没有乔布斯就不会苹果。新一代的天生全球化企业领袖必须有前瞻的眼光、领导力和激情,同时还得磨炼另外一些能力,比如全球化阐明目标的能力,面向全球化建立联盟的能力,面向全球化管理自己供应链的能力,以及管理跨国组织的能力,因为很多企业要有足够的协调和沟通能力才能管理全球化,应对管理复杂组织的挑战。

  总体来讲,新实体经济就是中国经济的未来,我们要培育壮大新的动能,不光要提升和改造传统部门更要打造新的引擎,促进新实体经济的蓬勃发展。全社会力量不断创造,而政府对建设性的创新要给予保护和鼓励,这样一个充满未来焕发新机的未来才值得大家共同去期待。

  (本文作者介绍: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华软资本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新实体经济 经济 转型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