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沈建光
在笔者看来,2月份贸易逆差的出现主要与以下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方面,中国内需的强劲复苏,尤其是基建投资旺盛,带动进口需求同比大幅改善。另一方面,贸易逆差的出现与贸易数据存在季节性扭曲有关。
今年2月份中国贸易数据令人大跌眼镜。不仅出现自2014年2月以来的三年首次贸易逆差91.5亿美元,而且出口与外汇储备数据与1月份趋势出现背离,给理解当前外贸形势与汇率变动增加难度。久违的贸易逆差说明了什么?出口弱而进口强的背后又有何意义?
在笔者看来,2月份贸易逆差的出现主要与以下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方面,中国内需的强劲复苏,尤其是基建投资旺盛,带动进口需求同比大幅改善。可以看到,以美元计价的2月份中国进口同比增速大增至38.1%,比1月份提升21.4个百分点。
这与今年以来高频数据普遍呈现的国内基建投资加速相互验证。例如,用于机械工程的挖掘机2月份销量同比增长298%,大幅超出市场预期;1月份重型载货车销售增幅达到125.15%,是近6年来新高;1月份全国铁路完成货运量同比增速10.4%,比去年底继续加快;2月份官方与财新制造业PMI同时向上反弹;1月份中长期贷款创近两年新高,企业贷款需求增加等等。
同时,进口反弹是量价齐升的表现。例如,2月份煤炭、铁矿石、原油进口同比分别增加145.1%、107.9%和69.4%。其中,进口价格上涨贡献较大,煤炭价格2月份同比是去年同期的一倍,铁矿石价格同比涨幅近80%。相应的,煤炭、铁矿石进口量分别增加30.6%和13.4%。而进口价格上涨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走高相关,反映了输入性通胀压力的增加。
另一方面,贸易逆差的出现与贸易数据存在季节性扭曲有关。2月份出口并未延续1月份出口强劲反弹的态势,以美元计价出口转为同比下跌1.3%。但在笔者看来,外贸月度数据波幅很大,特别是1-2月份,由于外贸数据受春节季节性干扰,往往是全年波幅最大的月份。例如,2011年1月份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价37.64%,2月份出口同比2.35%,二者分别是全年出口增速最大最小极值。2016年1月、2月出口增幅分别下降至-15.2%和-28%,亦是全年最低增幅,且与相近月份贸易情况差别甚远。
从这个角度来看,短短一个月,在海外形势没有风云突变的背景下,笔者倾向于将造成2月份出口大幅下降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季节性扰动。一种排除干扰的办法是参考投资、消费、工业生产等主要经济数据的处理方式,将1-2月份外贸情况合计考虑,简单处理后发现,以美元计价,1-2月出口累计同比增长4%,进口累计同比增长26.4%,分别高于去年12月份的-6.2%和3.11%,显示内外需同时改善的局面。
当然,虽然总体出口数据有扭曲成分,但出口数据结构上的变化亦不乏亮点。不难发现,2月份高科技产品出口仍然增速较快。即虽然传统劳动密集性产品如玩具、鞋等出口分别从1月份41.6%、3%大幅下降至2月份的-4.1%和-27.6%,但资本密集性产品出口提升较大,高科技产品出口从1月份2.6%反弹至11.2%。
基于此,笔者认为,尽管2月出现了3年来的首次贸易逆差,但并非长期趋势,不意味人民币会贬值加剧。在资本项目管制仍然奏效、国内货币政策比去年趋紧、国内经济稳步改善以及美元透支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四大因素支持下,资本外流趋势得到了缓解,预计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有望企稳,预计2017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空间很小。
当然,中美贸易前景是影响今年外贸走势的不确定因素,但在笔者看来,以下三方面因素有助于降低贸易战爆发的可能性:一是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态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到保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预计稳定汇率仍然是决策层的重要考虑;二是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减少,2月份对美国顺差从1月份的214亿美元下降到104亿美元,减少了一半;三是美国出口大增,经季调后,1月份美国出口同比增速7.43%,是2012年3月以来的新高。
(本文作者介绍:经济学博士,现任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 首席经济学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