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薛洪言
对于占据市场份额80%以上的支付宝、微信支付这两家巨头而言,数万亿的规模,依靠直连模式和备付金利息等擦边球式的节流开源都不再现实,行业政策的些许变化都会带来盈利模式的急剧变动,当务之急是探索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一年之计在于春,但开春以来,除了蚂蚁金服收购全球汇款服务公司MoneyGram(速汇金)闹出点声响以外,有价值的信息基本没有,寡淡得不得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支付这个让人操心的行业已经接近成熟,正在步入“浊以静之徐清”(在混沌中安静下来,渐渐澄清)的境界。然而,成熟、澄静本身也有代价——行业越成熟,用户越挑剔,一般的创新已经难以引发他们的兴趣,行业“酷”“潮”标签褪色,逆袭之门缓缓关闭。君不闻,已有人发出了“独立的支付公司将死”的呐喊。短短几年内,这个行业从鲜衣少年长成为中年大叔,草莽掘金的这一页该翻篇了。
青春期,野蛮生长
青春期总是叛逆的,但青春总是美好的。对行业而言,也是如此。
早在2003年前后,第三方支付机构就已经产生,不过在政策上还缺乏明确定位,并不引人关注。此时的第三方支付,业务模式尚不清晰,更多局限于单个机构的探索,甚至不能称之为行业。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的业务模式逐步清晰,2011年,行业有了“准生证”。之后,恰逢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概念的先后火爆,第三方支付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凭借银行直连模式和二维码支付两个重要的创新,第三方支付从夹缝里的小行业一跃成为或与银行比肩的新势力。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在第三方支付中的互联网支付企业依托电子商务的大本营和产品创新大放异彩的同时,银行卡收单类支付企业却在与银行、银联等收单巨头的竞争中铩羽而归,走上了靠“二清”、“套码”等违规行为赚钱的邪路,恶性竞争之下,逼着所有市场参与者面临着生存与违规的两难选择,行业乱得一塌糊涂,终于引发监管警觉。
罚单一个接一个,一堆接一堆,在监管出手规范收单行业的同时,第三方支付在互联网金融下的近亲P2P开始出事了。泛亚、E租宝、中晋资产……一个个曾经风光无限的明星企业沦落成臭名昭著的骗子,P2P一时之间犹如过街老鼠,连带着互联网金融的光环也消退不少,监管对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集中整顿大幕也随之拉开。在第三方支付行业中,不但频频惹事的银行卡收单这一支受到严查,互联网支付这一支也无法独善其身,行业迎来巨变。
鲜衣怒马少年时,到了结束的时候了。
强监管背景下的行业巨变
收单环节的制度性规范以《关于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的发布为标志,基本上一纸文件废掉了收单行业叛逆作乱的基因。具体体现为两大金刚手段:
一是变政府定价为市场定价,第三方支付收单企业灵活定价“扰乱”市场的空间不在了。政府定价下,银行和银联等收单巨头相对守规矩,价格相对死板,而一些小的第三方支付收单机构就管不了那么多,得以靠低价拓展市场。定价市场化后,灵活定价的结果只会导致行业整体性降价,谁也别想做大份额。
二是统一商户类别,渐次取消差异费率定价机制,套码的空间也越来越小,两年过渡期后,基本也就不存在了。不能套码,切机也失去土壤,一箭双雕,乱象难再。
所谓套码,是基于不同商户对应不同的收单费率,人为将高费率商户类别调整为低费率类别,就可以为商户节约一大笔费用,扰乱市场秩序。举个例子,餐娱类收费水平1.25%,民生类收费水平则为0.38%,以一年1000万流水的小商户来看,由餐娱类商户套码至民生类商户可以节约8.7万元费用,且风险极低(对商户而言),何乐而不为呢。套码的盛行又为切机提供了土壤,A收单机构为了抢占B收单机构的商户,可以通过提供套码服务来赢得商户的支持,反过来也逼得B收单机构不得不提前一步主动为旗下商户提供套码服务。
互联网支付环节的制度性规范则以《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的出台为标志,支付账户开始实名、开始分类、开始有支付限额,小额普惠的定位越来越明显,这还好说。更为关键的是其崛起的法宝被收回了法力,随着网联平台上线和备付金集中存管的落地,低成本竞争的利器——银行直连模式被废。
同时,一直受制于账户限制和扫码支付合规性而难以大展拳脚的银行和银联,随着银行虚拟账户新规和扫码支付得到官方认可,犹如松开镣铐的大象,蠢蠢欲动,市场风云将变。
飞奔的骏马,终于要慢下来了,而群雄纷争时代,到了终结的时候。
成熟期,市场格局基本固化
面对内外市场格局巨变,第三方支付企业并没有抱团取暖,反而因各家规模差异太大,而走上加速分化的道路,市场格局终究要固化下来了。
具体而言,巨头开始追求盈利,大平台要交易规模,小平台则想方设法想活下去。
对于占据市场份额80%以上的支付宝、微信支付这两家巨头而言,数万亿的规模,依靠直连模式和备付金利息等擦边球式的节流开源都不再现实,行业政策的些许变化都会带来盈利模式的急剧变动,当务之急是探索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高速增长的行业在很多方面都是粗放的,只要愿意,总能找到很多节流的办法。自2016年以来,微信支付、支付宝先后对提现进行收费,市场普遍认为是收割市场,这的确是可持续盈利模式下节流的无奈之举。而开源要难得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开源只能依靠产品创新,而且注定是个长期过程。
鸡年春节,微信支付推出黄金红包,相比普通红包的普适性,黄金红包具有更高的门槛,受众也相对小众。背后的逻辑应该是——通过产品的升级提高代销产品的手续费率,毕竟,对平台而言,往往越小众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越高。当然,黄金红包只是第一步,产品结构和整体收益率的提升,需要逐步推出并推广更多高费率的产品。
对于市场中的进阶玩家来说,当务之急仍然是做大市场份额。当前,绝大多数支付平台仍普遍局限于单一场景之中,并未进入主流市场(以3亿用户为界),这个阶段,谈盈利是奢侈的。就这些平台的代表而言,苏宁支付平台自2016年以来大力拓展B端市场,并喊出了2017年规模万亿的目标计划;而2017年开始发力的京东支付,则选择切入争议颇多的邮币卡市场,本质上,都在努力做大场景。
对于真正的中小平台而言,这个市场已经无可眷恋,想要活下去,靠业务拓展前途黯淡,不如买卖牌照,找一棵靠谱的大树。自2015年央行暂停新的支付牌照发放后,鉴于支付牌照基础账户功能的重要性,布局互金较晚的大型实业集团纷纷选择收购现有牌照的方式进入市场,为中小牌照买卖带来机会。短短一年时间里,互联网支付的牌照价值有了几十倍的增长,中小平台也乐得转手,背靠大集团,继续活下去。
至此,行业分化已经非常明显。小的时候,大家都差不多,唯有长大了,才能发现差距所在,这时候圈子格局已经成熟,新加入者的逆袭机遇也基本没有了,能期待的只能是在特定领域或场景下的微创新,无碍大局。
终于,草莽掘金时代落幕了,这一页该翻篇了。
(本文作者介绍: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