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利率时代如何管好你的钱包

2016年06月17日11:19    作者:薛洪言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薛洪言

  以基准利率来看,中国当前无疑已经处于负利率的状态。在未来1-2年的时间内,负利率将持续存在。若不能做好资产配置,你的钱包和财富将持续缩水。

负利率时代如何管好你的钱包负利率时代如何管好你的钱包

  最近一段时间,日本和欧元区负利率闹得沸沸扬扬,在国内也引发广泛关注和争论。其实,它们的负利率是名义负利率,还有一种负利率是实际负利率,反映的是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的状态,它不同于名义负利率的众人皆知,具有更大的隐蔽性,悄悄侵蚀着居民的财富,危害甚大。下面问题来了,中国目前到底有没有负利率?有的话,如何确保你的财富不缩水呢?

  负利率时代再度降临

  如图1所示,自2010年以来,中国先后有两个阶段的实际利率(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CPI)持续为负。第一个阶段是2010年2月-2012年2月,持续时间2年,主要原因是受2009年4万亿刺激政策影响,流动性宽松,资金热炒农产品,CPI大幅攀升,一度超过6%以上,但受外围经济环境制约,央行并未大幅加息,实际负利率一度达到-3%。第二个阶段始于2015年底,持续至今,主要原因依旧是在持续的货币放水之下,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房租成本的提升带动居住和其他生活支出成本的全面提升,而在稳增长的政策环境下,央行不可能进行加息,负利率状态持续至今。

图1图1

  以基准利率来看,中国当前无疑已经处于负利率的状态。但是,从2015年10月23日以来,存款利率已经充分市场化,若以银行实际存款利率计算,负利率状态还是否存在呢?

  笔者查询16家上市银行数据发现,2015年11月以来,五大国有银行和招商银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均为1.75%,其他股份制银行略高,但基本也都在1.95%以下。以各家银行的存款总额进行加权计算,16家上市银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平均为1.79%。今年2月份以来,CPI持续处于2%以上,显然,负利率依旧是存在的。

  负利率还会持续多久?

  从CPI的走势看,5月份已经出现环比收窄的趋势,照此趋势,实际利率可能很快扭负为正,再讨论负利率的影响和应对已然没有意义。所以,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负利率还会持续多久?

  实际利率取决于存款利率和CPI,当前实体经济持续低迷,短期内央行加息的可能性几乎为0,所以CPI的走势是确定负利率持续时间的关键变量。不妨先看看CPI的构成,CPI注重对日常消费成本的衡量,其中食品权重为1/3,居住和娱乐教育文化占1/3,剩余1/3为交通通讯、医疗保健、衣着、家庭设备和烟酒。就指数变动而言,食品价格变动是CPI快速攀升的主要因素,影响幅度超过50%(参见图2)。其中,鲜果、鲜菜、猪肉权重较高,这是社会将CPI指数变动戏称为“猪周期”的重要原因。

图2图2

  那么,食品价格接下来会如何变动呢?直觉上,当前不存在极端气候,而且夏秋两季正是新鲜蔬果的供应高峰期,农民养猪的积极性也已被大大调动起来,食品价格似乎很难有大的上涨空间。但是,回顾下2010-2012年,气候或季节性因素也并非食品价格快速上涨的主因,流动性宽松背景下,热钱爆炒农产品才是主要原因,通货膨胀归根结底就是一种货币现象。

  从货币供应上看,内有权威人士强调“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外有发达经济体持续的负利率政策刺激,中短期内,国内货币政策不会有明显转向。在实体经济艰难转型背景下,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动力不足,过剩的流动性需要寻找出路。

  当前,受调控因素影响,楼市这个池子短期内承载量受限,股市在短期内也难发挥货币池子的作用,资金能流向哪里?一部分出海,大部分将在国内寻找目标,在此背景下,“蒜你狠、姜你军、向前葱”会不会卷土重来?可能性很大。

  因此,笔者断定,在未来1-2年的时间内,负利率将持续存在。若不能做好资产配置,你的钱包和财富将持续缩水。

  如何确保你的财富不缩水?

  应对负利率时代的财富侵蚀,寻找安全且高收益的投资理财产品永远是不二法门。2010-2012年负利率期间,居民理财手段有限,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是对抗负利率的主要手段。截止2012年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7.1万亿元,较2009年末增长317.65%,年均增速高达61%。面对居民日益迫切的投资理财需求,监管机构在2012年相继放松了证券、保险和基金子公司开展资管业务的限制,2013年互联网宝宝理财顺势而起,刚性兑付环境下,可选择的高息理财产品众多,中国资管大时代开启。

  当前的形势与之不同,低风险高收益理财产品难寻。随着实体经济不良风险持续暴露,监管机构秉承穿透式监管理念,对资管业务开展了集中整顿,刚性兑付的打破势在必行,就连高收益的代表P2P也走下神坛,几乎成了高风险的代名词。在此背景下,各类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下行,1年期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已经由5.5%降至4%左右,1年期信托理财产品收益率由9%降至7%左右,低门槛的P2P产品收益率也由动辄20%以上降至10%左右甚至更低。同时,刚性兑付正逐步打破,上述各类产品收益越高,风险也越高。

  问题来了,当前的环境下,该如何安置你的财富?在笔者看来,若是追求跑赢CPI,银行理财产品4%左右的收益率已经足够覆盖,在此基础上,适当再配置一些高息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即可。但CPI侧重的只是基本的日常消费,想每年多出几趟国、没事常和朋友们聚聚餐、电商大促期间能够安心地剁手消费,甚至想过几年攒钱买下自己的小窝,4%的年化收益率就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了。俗话说,无股不富,可以尝试增配一些股权类投资产品,做好持有几年的准备即可。你要嘀咕了,就股权市场现在这个熊样,配置股权靠谱吗?正因为你犯嘀咕,所以才有很大的概率是靠谱的,这才是股权投资的精髓。

  (本文作者介绍: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负利率 资产配置 中国经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20万新三板投资者必关注:刘士余亲自站台意味着啥?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私募新政第一天:板块“大崩盘” 中科招商一度损失157亿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