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APP乱象之下该如何监管?

2016年03月18日08:30    作者:朱毅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 kopleader)专栏作家 朱毅

  不管是商务部具体实施,还是食药局主导,都有必要尽快拿出时间,品质,数量的界定标准,以及单据的规范格式。要求饭馆详细信息,以及主要食材原料的来源,一一在单据上备注说明,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外卖app乱象之下该如何监管?外卖app乱象之下该如何监管?

  外卖APP站在“互联网+吃”的风口上,在“踌躇满志+乱象不断”中一路狂奔。这是成长的烦恼,还是监管的失职?此去之监管,该放水养鱼,还是该关门打狗呢?

  风口上的外卖APP之风光几何?

  2014年中国外卖O2O总交易额达95.1亿元,同比增长125%,预计到2017年,将达到400亿元的规模。截止目前,全国大大小小有一百余个第三方外卖APP平台,有将近一半的互联网用户使用过外卖APP。

  只是,从团购之千团大战的战火纷飞中一路杀将过来的外卖APP,已经所剩无几了,美团算是其间幸运儿。风生水起的绝大多数,还是和智能手机一起成长起来的新生力量。

  外卖APP之乱象几何?

  外卖APP已经遭遇了多轮炮轰了,大大小小音视频媒体齐上阵,有图有真相,痛陈外卖APP的乱象丛生。各种明察暗访,结论大同小异:APP上,高大上,APP下,黑作坊;APP上,立等可吃,APP下,望穿秋水;还有,APP补贴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这当然要算一条。

  黑作坊,是乱中之核心。营业执照、餐饮服务许可证、卫生许可证、餐饮人员健康证一概皆无,甚至APP上的店家也是虚拟空间,无证一身轻的和尚当然跑得了,子虚乌有的庙不跑也找不到。不少黑外卖是不修庙,不租庙,不要庙的,就指着外卖,就仰仗着外卖APP而生存的。

  外卖APP之烧钱几何?

  午餐吃的配餐,下午喝的咖啡,晚上聚会送到家的晚餐,都可以在外卖APP上解决了。其实,以前的电话叫餐,除了偶尔电话打不进去,通话讲不清楚之外,但只要手握若干送餐电话号码,和现在这个外卖APP差别并不大。但为什么前者一直温吞水,后者能沸腾呢?这都是钱烧出来的热力。

  烧钱圈用户烧出来的“1元大餐”、“霸王餐”等层出不穷,去年今年尤其多,抢商户、融资、撒补贴成了外卖APP平台这两年的规定必选动作,为了在鏖战中立于不败之地,3个月烧了6个亿的事也是有过的。这也就是烧个气势而已,也并烧不出消费者的忠诚度,消费者是很实际的,哪家补贴高就用哪家APP。

  外卖APP的食品安全风险

  虽然媒体频频曝光,外卖APP看上去千夫所指,但研究曝光的内容,就会发现都是老调重弹,旧酒装新瓶,大致就是苍蝇老鼠和蟑螂,邋遢厨子脏后厨这些了。但事实上,外卖APP这种新生业态,迄今为止,还没酿成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

  这当然可以归为运气不错,但更重要的是外卖APP生逢其时,这些年,在充分自由竞争的市场培育下,在政府的引导和有效监管下,至少在外卖APP热火朝天的一二线城市,餐饮业已经基本处于规范的发展轨道上了。

  当然,总体向好大家规范的大背景下,禁不住外卖APP的烧钱诱惑,还是滋生出了小、散、乱、脏、差,这也是发展路上的必然,见招拆招就是,见子打子就好,没必要过分解读。

  现如今这鼎盛时期,也无非百团大战而已,比当年团购时的千军万马,实在不足一提。区区百家外卖APP平台,不存在管不了的问题,只要想管,想怎么管就能怎么管,毕竟,仅只这么一点体量。

  退一步说,就算监管部门坐视不管,外卖APP能熬过这烧钱拉用户成长期的,定会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江山,不再会睁只眼闭只眼姑息养奸,为了长治久安,纯洁商户队伍是必然的,定点自我清除黑外卖这个食品安全隐患是肯定的。

  外卖APP的监管措施

  去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食品安全法》,明确了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是要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负责的,也就是说APP交易平台对三无黑外卖是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是可以被要求先行赔付的。但咱们的《食品安全法》是往粗里定框架的,各省出台的具体实施细则,还要等到今年十月。

  国家食药局发布的《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也已征求意见完毕,其间相关条例进入实施阶段后,对外卖APP的有序发展也是可以直接发挥作用的。

  前年11月1日实施的,商务部制定的《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涉及到了外卖APP:商家提供外卖送餐服务,要按时、按质、按量送达,并提供单据,否则可能面临1万元以下的罚款。新《食品安全法》较之这个部门法规,当然是上位法。

  不过,“按时、按质、按量加单据”,如果真能落实,那么外卖APP就是满堂彩了。所以,不管是商务部具体实施,还是食药局主导,都有必要尽快拿出时间,品质,数量的界定标准,以及单据的规范格式。要求饭馆详细信息,以及主要食材原料的来源,一一在单据上备注说明,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南京食药监局先行一步,放下身段,和南京某外卖APP平台携手打造“食品安全工作站”,专业培训外卖APP平台的外卖人员,还把外卖人员发动起来,每3天检查一次店家的后厨,拍摄描述现场情况,回传至工作站的终端平台。这个方法就是可以在其他城市复制的。不是坐看外卖平台自生自灭,而是进行政策引导,专业扶持和具体帮助,让平台自治,下一步还应该让平台们共治起来。

  上海食药监局联合其他部门,年初就出台了《关于加强第三方平台网络订餐管理的若干意见》,严防死守黑外卖。另外,上海食药监局还制定了很有针对性的《餐饮单位送餐活动食品安全指南》,规避了外卖食品的高危因素,比如不得外送容易变质出事的凉菜和冷加工糕点食品。当然,如果规定能鼓励先进就更好了。比如,如果具备冷链无缝衔接的硬件装备,拥有良好操作规范素养的员工,就可以申请获得外卖凉菜和冷加工糕点的资格。

  放水养鱼但不允许浑水摸鱼

  外卖APP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本着帮扶之心去规范这个新兴餐饮业态,是监管部门的应有之义。

  现行法规还有模糊地带和执法盲区,但不必着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当前需要在鼓励引导的基础上来定标准立规矩:

  1、可以考虑培育发放外卖用餐配送卫生许可证,鼓励标准化、专业化、集中化、产业化生产配送;

  2、为保证外卖APP配餐的食品安全,平台店家都有自己的核准接单数量,不得超负荷生产,店家向平台备案食物原料供应凭证;

  3、进驻平台的店家,都必须在平台上显示相关证件。鼓励店家明厨亮灶,在准备区、烹饪区、包装区安装摄像头,通过平台远程视频监控,可以随时随地对餐饮企业的每个加工过程进行查看;

  4、鼓励外卖自提模式,鼓励用户尽量提前的预约消费;

  5、限制“多拉快跑”送快递,防止因为快递电动车引发的交通事故。

  最后说一句,虽然315晚会曝光了外卖APP,但没必要过分焦虑。一分价钱一分货,暗访看到的那些脏乱差,在几块钱就饱餐一顿的时候,已经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可以承受这个可能的不干不净风险了。那些脏,或许就是不少低收入人群眼里的暖。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郝美津 SF173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外卖 APP 饿了么 食品安全 315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新三板首例“股权质押失控案”:股价暴跌88%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投资机器人能成为股市之王吗?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