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会引发香港式产业空壳化吗

2015年04月30日 09:26  作者:梁海明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梁海明

  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谈起“一带一路”战略时,探讨的都是如何做好规划更好地“走出去”。但除了远方,我们还有家乡和故人,应当多回头看看,思考一下“走出去”对内地各地经济、产业和就业有何影响。

一带一路会引发香港式产业空壳化吗一带一路会引发香港式产业空壳化吗

  笔者近期在各地调研中发现,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谈起“一带一路”战略时,都比较着重“眼睛朝外”,探讨的都是如何做好规划更好地“走出去”。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笔者非常同意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地方政府和企业应当更多地面朝远方,多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疆辟地。

  但是,笔者同时也认为,除了远方,我们还有家乡和故人,应当多回头看看,思考一下“走出去”对内地各地经济、产业和就业有何影响,有了全盘思路才开始走向丝路。

  第一个应当思考的影响是“走出去”会否造成地方的产业出现“空壳”,导致地方原有的产业结构出现转变?

  不能否认,“走出去”的必要性有许多经济学理论的支撑。例如法国经济学家Perroux Francois、瑞典经济学家Gunnar Myrdal,分别提出的增长极理论和扩散理论,他们都认为当一个地区经济、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虽然会逐渐形成一个增长极或经济中心,但由于生产要素的边际回报(marginal return)会随之出现递减的现象,导致整体成本上升。

  该增长极或经济中心如希望进一步扩充生产规模,则会出现“规模不经济”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如果产业及生产要素向周边相对落后地区流动,便有可能产生扩散、辐射效应,一方面可拉动周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这些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又能反过来进一步促进该增长极或经济中心的经济发展,逐步形成一个上升的循环累积过程。

  这套经济学理论,用中国人都懂的话来描述,那就是可通过先富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富起来的地区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笔者必须强调的是,理论并没有错。只是,笔者在此想列举一个香港的例子来说明,理论层面的东西,如果放在现实中去考虑,可能会出现偏差的结果。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香港制造业开始北上,将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或生产工序向生产成本较低的中国内地转移之后,留在香港的企业总部,更多扮演推广、统筹、融资和管理等的角色,也就是所谓“前店后厂”的模式。这种模式,导致留在香港的工厂,成为了一个不再生产产品、没有生产工序的“空壳”工厂,令“Made in Hong Kong”的产品不断萎缩,“Made by Hong Kong”大幅增加。

  从产业结构来看,香港的制造业实际上已经“空壳化”,竞争力剧降。所幸香港“船小好调头”,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并在大量国际化专业人才的努力下成功向高端服务业转型升级。纵使如此,制造业的消失,仍然成为了香港近年经济的一大困局。

  因此,地方政府应当思考,如果推动产业大量迁移、大量“走出去”,万一导致本地的制造业出现“空壳化”现象,有多少个地方能够仿照香港快速升级转型,发展高端服务业或高端制造业?

  何况,与只有700万人口的香港不同,拥有超过13亿人口的中国内地,不能都转型发展高端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还必须有大量的制造业存在。我们从外部经验来看,作为世界第一大强国的美国,制造业一直都支撑在美国的发展。

  数据会说话,美国在2009年之前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如今美国是世界第二大制造业强国。一个最直观的体现是,在世界500强中,美国企业占超过40%。如可口可乐、通用等传统制造业仍占主导地位。美国拥有世界第一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拥有世界第二的第二产业,由于美国产业结构很均衡和合理,才导致外界忽略了美国强大的制造业。

  对此,地方政府未来应当更加注意权衡推动产业“走出去”的利弊,以及塑造均衡的产业结构,避免出现制造业空壳化的现象。

  地方政府第二个应当思考的影响是“走出去”会否造成地方的就业结构出现改变,导致中低层就业职位大量流失。

  首先,具备“走出去”实力的中国企业,通过向较为落后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移生产工序和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之后,中低层的就业职位将逐步遭沿线国家的工人蚕食,原本属于中国工人的就业职位就会大量流失,带来失业问题。

  其次,“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获得更低的生产成本,本土不具备的竞争优势和更大的市场之后,无疑将越做越强,形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这将容易压缩没有“走出去”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由于中小企业不但提供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创造了60%以上的GDP,还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职位,因此,中小企业的往往是一个国家就业的主体和经济活力的源泉,一旦中小企业遭受冲击,不但影响了解决就业问题的载体,也会削减整体社会竞争力,可能会导致实体经济基础流失,影响整体经济的竞争力。(洪雯、张家敏,《港澳研究》,2014年第1期)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只能是诗歌中的意境,在实际的工作中,地方政府和企业更需要的是瞻前顾后,未雨绸缪。“一带一路”将是未来一个长期的政策,地方在围绕其作规划时,绝不能只看眼前,要多想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如何减轻产业、企业“走出去”对本地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冲击,这样才能少走弯路,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政策的顺利实施。

  (本文作者介绍:香港经济学者、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一带一路百人论坛专家委员会委员,著有《你不知道的财经真相:美国退出QE之后的世界》、《中国经济新政策与我们》。)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梁海明一带一路产业空壳

相关专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牛市还将继续 中国制造击败德国战车? “一带一路”下应加速发展伊斯兰金融 牛市里怎么卖股票才能不赔 中国大妈做股票亏损的原因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创业板何以成了打不死的小强 股市泡沫破灭的历史之鉴 发疯的中国创业板和投资者 下半年港股最大的风险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