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沈萌
国外同样不乏有政府信用支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便利的案例,但与此同时,政府对于该类企业也制定了严格的、包括第三方监管在内的措施体系,力图避免该企业触及红线,回看河北融投,恰恰缺少了最重要的监管一环,成为一匹没有缰绳的野马。
最近一段时间,能让发热的金融市场稍有凉意的两条消息:1、据说香港无线电视台(TVB)下周要再次重播“大时代”,并表示不惧“丁蟹效应”;2、中国第二大担保企业——河北融投担保集团丧失担保能力,包括银行、信托、证券、基金甚至P2P在内的近50家企业、约500亿债权受到波及。
河北融投是谁?
河北融投是河北省国资委[微博]下属子公司,目前是河北省最大、中国第二大担保企业,通过旗下企业为河北省内并辐射全国的各类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业务涉及担保、再担保、创业投资、私募股权基金、融资租赁等板块,注册资本42亿元、最大担保能力约420亿元。
这样一家根正苗红的国企大象,为何突然间就爆出违约兑付危机并被河北省另一家更大的国企所托管呢?
2013年,国务院曾出台一份《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鼓励地方政府出资设立或参股融资性担保公司,帮助中小微企业增信。同时,监管机构也鼓励各地组建省级担保集团,提升融资担保能力。
可见,国务院及监管机构对经济下行的不利局面下,为推动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扶持夯实众多中小微企业,可谓是用心良苦。但有句俗话,叫“经虽然是好经,但念经的和尚是歪嘴”。根据各媒体对河北融投参与担保项目的剖析,其中很多都是房地产项目或产能过剩项目,而当国家出重拳、动真格严控房地产业和产能过剩行业时,相关企业的现金流出现断裂甚至老板逃债落跑,作为这些融资的连带责任方,河北融投就成了跑不了的庙。
目前,河北融投虽然已经被河北省国资委[微博]下的另一家规模更大的国企——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托管,并对外表示,将力保刚兑2015年度债券利息,但此前与之合作的各金融机构仍然对其违约可能深表担忧甚至纷纷拆伙退出。
河北融投事件,暴露出时下中国金融市场的几个弊端:
首先,一些国有金融企业利用涉嫌违规的手段,为各种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融资的被调控企业提供融资便利,而各金融机构也无视国家调控政策、以逐利为出发点,盲目向有国企撑腰的被调控企业提供融资。
其次,在短期高额回报的诱惑下,忽视对潜在风险的判断、分析和管理,此次身陷河北融投的既有信托、证券、私募基金以及P2P这样的高风险偏好者,也不乏传统商业银行这样本该严格管控风险的低风险偏好者,而当河北融投大面积参与房地产或产能过剩行业时,商业银行还为其提供高达四成的融资资金,就说明商业银行在业绩的压力下,加上河北国资委全资子公司的金字招牌,已经无法坚持对风险的高度敏感。
再次,虽然国家严格调控经济的转型升级,却不意味着像房地产或过剩产能行业就该死,毕竟人们还需要住房子、社会也还需要不断建设发展,但目前国内金融市场仍处于十分不完善的阶段,以银行贷款为代表的间接融资方式仍在企业融资中占据绝对垄断性份额,而包括权益(股票)和债务(债券)在内的直接融资还非常不足,一些无法通过银行贷款获得融资的企业,也没有如“垃圾债”等其他手段能满足融资需求。
现阶段,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完善、制度还不成熟、形势还不丰富,还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对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日趋严格,也就为类似河北融投这样的资金中介提供了生存的空间。
其实,国外同样不乏有政府信用支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便利的案例,但与此同时,政府对于该类企业也制定了严格的、包括第三方监管在内的措施体系,力图避免该企业触及红线,回看河北融投,恰恰缺少了最重要的监管一环,成为一匹没有缰绳的野马。
河北融投,并非时下中国金融市场的个案,要解决类似问题,既需要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也需要建立多渠道的资本市场,更需要建立多样化的资本市场,彻底改变目前资本市场进入门槛高、风险偏好单边性、监管不透明等结症,形成包含股票债券票据等多种证券形式、看多看空等不同投资偏好、风险与收益相对等的健全型资本市场。
(本文作者介绍:香颂资本董事,多年从事企业金融服务与兼并收购的交易撮合,具有丰富的区内及跨境资本市场经验。)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