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应学习中国的经济增长经验

2014年11月17日 07:42  作者:罗思义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罗思义

  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中国已处于世界的中上水平,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世界人口居住在比中国经济发达的国家。如果不做比较,就不会知道人类史上曾有如此大比例的世界人口生活得到改善。

G20应学习中国的经济增长经验G20应学习中国的经济增长经验

  中国经济成就史无前例

  自1978年以来,中国取得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增长成就。1978年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为22%,相当于美国或日本人口的7倍,经济“腾飞”时期的苏联人口的近3倍。中国单年经济增长率也远远高于历史上任何国家。

  以国际可比价格,意即购买力平价(PPPs)计算,中国之外单年最高的实际GDP增长纪录是由美国在1999年创下的,当时其产出增长总额为5670亿美元;单年最高的产出增长记录则是由常被认为创造了战后“经济奇迹”的日本实现,其产出增长总额为2120亿美元。但中国2010年产出增长总额高达11260亿美元。也即是说,中国单年GDP总额是美国的2倍多,日本的5倍。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已改变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事实上,由于使用了误导性的分类和国家排名方式,中国的变化规模一向被低估了,因为这种方式未将人口因素考虑在内。根据世界人口计算,中国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时,不到1%的世界人口居住在人均GDP低于中国的国家——以当时美元汇率计价,74%的人居住在人均GDP高于中国的国家。

  但到2012年时,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29%的人居住在人均GDP高于中国的国家,51%的世界人口居住在人均GDP低于中国的国家。因此,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中国已处于世界的中上水平,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世界人口居住在比中国经济发达的国家。如果不做比较,就不会知道人类史上曾有如此大比例的世界人口生活得到改善。

  中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除了长期增长率外,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方面也远比其他主要经济体成功得多。在2007年第二季度至2014年第二季度期间,中国经济增长78%,美国经济则仅增长8% ——美国是主要发达经济体中表现最好的国家。因此,中国不仅在长期增长率方面高于其他经济体,而且在短期应对危机时出台的宏观经济政策也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

  毫无疑问,中国的经济取得了空前的成就,这就自然引出一个问题:中国的经验适用于其他国家吗?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就必须查明中国经济取得成功的原因。我认为,中国经济取得成功来自于几个方面:

  一、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并非纯粹限于国内,因为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日益增加,加上某些特定行业研究成果的国际交流日趋频繁——都是国际劳动分工正日益增加的强有力证据。劳动分工是能立即决定经济增长及发展战略会不会实现的最有影响力的定量因素。

  二、开放成功。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就。2012年中国出口占GDP的比重为27%,日本和美国则分别仅为15%和14%。因此,中国出口行业占其经济的比重是美国的近2倍。中国在贸易方面远比美国或日本开放,这会让中国保持对美国和日本的竞争优势,也会促进中国GDP更快速地增长。

  三、投资拉动。“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二大重要力量,其对增长的贡献率也大大超过生产率”这一发现不仅适用于中国,而且适用于所有快速增长的亚洲经济体。高额资本投资对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和其他发展中经济体的贡献率分别为54%和62%。中国的高资本积累模式是“亚洲奇迹”的最典型案例。

  在1990-2010年间,中国占世界GDP的比重增长了10.1个百分点,其固定投资占世界固定投资的比重则增长了24.7个百分点。这清楚地说明,要素在中国特定结合具有的独一无二性,创造了中国特色,而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驱动力具有普遍/全球特色。因此,其他国家可以借鉴中国经验。

  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驱动力。资本积累对于推动经济增长非常重要,不仅在亚洲如此,在全世界都是如此。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特征在于中国所调动起来的巨大投资量。戴尔[微博]-乔根森指出:“亚洲的崛起……是我们这个时代伟大的经济成就。它以全球化及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长期积累作为基础,开创了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中国成功的增长战略优于欧美传统战略

  现代经济学家解释了两种潜在增长战略的差异性问题,也解释了西方经济体较中国和充满活力的亚洲经济体相对停滞不前的原因。

  第一种战略,即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资本和劳动力积累(要素积累),而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虽然也很关键,但远不及要素积累重要。这一增长战略被亚洲发展中经济体所采用。它们的成绩斐然,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快的生活水平增速,带领数亿人摆脱贫困,让韩国、新加坡等一些原来的“第三世界”国家现在达到了“第一世界”的生活水平,也让中国按照世行标准从一个贫穷的国家接近成为“高收入”国家。

  另一种战略则认为,资本和劳动力积累不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重要。这一增长战略被发达经济体所采用,结果随之而来的是其经济增速放缓。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战略导致了截然不同的政策,中国成功的经济增长战略与欧美背道而驰,事实证明其战略优于欧美的战略。而西方经济评论员一直不愿承认亚洲开创了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事实上,西方思想已不再绝对主导经济增长和发展模式。

  (本文摘编自陈雨露主编的中国首部G20智库蓝皮书----《大金融与综合增长的世界——G20智库蓝皮书2014-2015》。)

  (本文作者介绍:前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4新浪金麒麟论坛”定于2014年11月22日在北京JW万豪酒店召开,本届论坛主题:变革与决策。聚焦改革深水期的中国经济的转型与挑战。 报名入口》》》 2015,决策下一步,等你来!)

文章关键词: G20经济增长罗思义

相关专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油价大跌我不同意阴谋论 银联发出“最后的通牒” 中国公民投资美国楼市需三思 企业不上市未必是坏事 11月看市:货币定向宽松的QE效应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 奥巴马最后这段日子实在不好过 沪深港开启股票互联互通黄金时代 汲取论语营养 大力培育信托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