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梁海明
中信集团很难在A股整体上市。地点除了香港,别无选择。中信集团这不是向香港送礼,而是要借助香港发展、壮大自己。香港实际上成了中信集团的“保姆”,负责教好带大,有了这示范作用之后,推动内地其它央企、国企到香港整体上市。
继中信集团近日准备到香港整体上市后,沪港股票互联互通即将启动,再次引发中外金融市场的躁动。不少媒体、专家学者更将这两件事,解读为内地又给香港送礼,而且送的是“大礼”。
必须向读者坦白,我对这些解读非常诧异,在这里我要告诉读者,这两件事都是互惠互利的事,谈不上谁给谁送礼。而且,离开了香港,这些事很难开展下去。那些认为内地给香港送大礼的人,要么就像英文谚语所说的“房间里的大象”(Elephant in the room)那样,房间里明明有只大象,但他们却装作没看到,甚至告诉自己不该看到;要么就是无知,在认识上有误区。
香港成为中信集团保姆
误区一,中信集团整体到香港上市,那是到香港筹钱,以及学习国际先进经验,这是像给香港送礼的节奏吗?
前几天当我听到有人说,中信集团借壳到香港上市,是给香港送礼的说法后,我是目瞪口呆的。请读者回答我一个简单问题好了,如果我跑到读者那里找大家筹钱,我能否说这是我要送礼给读者?
在这里我必须告诉读者一个真相,中信集团要整体上市,地点除了香港,别无选择。中信集团这不是向香港送礼,而是要借助香港发展、壮大自己。
为什么我要这样说?那是由于中信集团已经很难在A股整体上市。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证券、中信银行和中信国安等众多业务,可分拆在A股上市的都基本上已上市。按规定,同一资产不能在A股市场再度上市,如果要在A股整体上市则旗下上市公司必须被私有化,因此选择境外市场上市是中信集团较佳的选择。
何况,虽然中国证监会[微博]正在修改规则,降低上市门坎,但中国内地股市当前的上市门坎还是比不少境外交易所高,而且还有超过700家企业轮候上市,这会让中信集团望而却步。加上,内地股市长期低迷,去年全年融资额不到2300亿元人民币,市场的胃纳略显不足,较难容纳中信集团资产在万亿级别的“巨无霸”。
中信集团在A股很难上市,在境外例如美国上市又如何呢?答案是,也很难!由于美国实行严苛的“萨班斯法案”(Sarbanes-Oxley Act),对上市公司管治提出一系列要求,内地国企赴美上市已经基本停顿。
同时美股的中国概念股有200只左右,但过去被摘牌的却有151家中国公司。这显示美股市场对中国股票的淘汰率很高,而且也很容易遭浑水等做空机构刻意狙击。再加上美国近期已展开了“围堵中国”的国策,美国上市的大型中国企业将遭遇政策风险。中信集团如果前往美国上市,想不成为箭靶都很难。
而且,我还要提醒读者的是,中信集团这次要整体上市,除了筹集资金外,还肩负作为如何推动央企、国企进行新一轮改革的“试验田”,以及凸显中央政府深化改革决心的重任。
我可以毫不夸张地向读者说,只有香港,才能帮助中信集团完成这个任务。这是由于一方面,除了香港有足够的胃纳以容纳中信集团外,香港一直是中信系发展的重要市场。集团旗下的中信泰富、中信银行与中信证券都在H股挂牌上市,可以说,中信集团此前在香港市场已经非常活跃,也非常熟悉香港环境,中信集团通过香港推动进一步市场化改革的风险,相对在其他地方上市要小。
另一方面,中信集团是央企中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企业之一,与其它央企相比,中信集团在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整体上市,既可尽快熟悉、学习国际先进经验,进一步“走出去”;其经验又可迅速在央企、国企推广、复制,帮助国企深化改革突破重重难关。
香港实际上成了中信集团的“保姆”,负责把中信集团的照顾好、教育好和带大,有了这示范作用之后,推动内地其它央企、国企到香港整体上市。虽然在当中,香港帮内地“带小孩”,帮着“照料”中信集团时获取些利益,但这是有利于中信集团、内地和香港的“三赢”的好事。
港交所是上交所[微博]的老师
误区二,上交所和港交所实施互联互通机制,这是互利互惠的事,上交所的获益甚至更多,不是只有香港拿到好处。
关于互联互通的出台过程,有内地媒体已经透露了,上交所和港交所的股票之所以能互联互通,那是香港特区政府、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及其带领的“沪港通”小组,数年来不断“跑部”,不断游说内地监管层,才争取得来的结果。而且,这个结果是双方都有利的,而不是只为了照顾香港。
在这里我还要告诉读者,我此前曾参与香港特区政府高官出席的内部研讨会,在场的官员大吐苦水,表示由于“朝中无人难办事”,香港所有与内地合作的相关政策,无不是挨家挨户到国务院各部委跑出来的,而且这些政策都要对内地有利,香港要白白得到好处、得到照顾根本就不可能,单纯只为香港好的政策,香港官员连口都不敢开。
具体到上交所和港交所的股票互联互通这件事,并非谁向谁送大礼,反而是互惠互利、各有所得,内地甚至比香港有可能得益较多。为什么我要这样说?一方面,互联互通固然可以刺激港股,但更可以振兴A股。除了A股比港股获得互联互通的额度更大外,由于A股沉寂多时,开通互联互通后,更可吸引在香港的离岸人民币重返A股市场,这不但可刺激A股,还可拉近人民币离岸与在岸的价差,从而遏制游资借人民币的价差流蹿回内地套利、兴风作浪。
另一方面,互联互通是为开放资本帐作准备。虽然互联互通可有助于香港发展和巩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但内地要汇率改革,人民币要国际化,必须开放资本帐,容许内地与香港股票互通买卖,就是当中的一步,不踏出这步,要往下走就会寸步难行。而且,随着民众的财富增加,要积累和继续增加财富,受限于国内投资选择不多,互联互通也可以帮忙民众财富开辟新出路。
更重要的是,很多读者容易忽略了一个严重的事实,那就是中央政府同意互联互通的深意是什么?在这里我要给读者解读一下。
今年以来,中央政府在金融改革上动作连连,不但扩大了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至2%,而且还启动央企整体到香港上市的模式,现在再加上上交所和港交所的股票互联互通这件事,虽然让人看起来有些目不暇接,但当中其实暗含有一条主脉络,那就是应对伴随央企、国企改革而来的大量集资行动。
我在上文已经提及,央企、国企要在A股、海外集资将面临种种难题,中央政府也不放心央企、国企直接整体到欧美国家上市。但香港则能满足改革、集资的双重要求。因此,只有开通沪港交易所的互联互通,让国际市场认为香港仍是捕捉中国机遇、投资中国的最佳市场,才能吸引国际资金将源源不断达到香港市场,加上内地投资者通过互联互通到达香港的资金,要解决伴随央企、国企改革而来的大量集资问题,就会水到渠成了。
与此同时,香港协助央企、国企引进国际资金的同时,港交所还可通过互联互通给上交所引进国际市场上对公司管治、监管水平等的更高要求和准则,以此可倒逼内地的股市改、企业改革、提升透明度与效率,推动内地股市健康发展。而且,随着美国逐渐退出量化宽松政策(QE),资金如大量从内地、香港班资回美,沪港两地股市的互通,对于QE退市进程中资金的来去不定,也将会给两地股市构成一种互相维稳的机制。
香港对内地越来越重要
看到这,读者必须要明白的是,在中央政府眼中,香港既能汇聚国际资金,国际化经验与监管水平又仍然领先上海、北京等城市,加上香港已经回归,中央政府对香港的信任程度要远高于其他国际金融中心,中央未来无论是要推动资金对外开放、企业走出去,还是要进行股市改革、金融改革,都会不断以香港作改革试验田,都必须借助香港的力量。
实际上,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香港对中国内地的重要性越来越高,香港从过去承担中国内地“引进来”的历史任务后,现在肩负更重要的带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任务。简单而言,只有越来越国际化的香港,才能帮助内地经济进一步向前发展,香港现在充当的是内地“引航者”的角色,缺乏香港这个“老师”,内地要摸着石头过河,估计只能从长江过到黄河,很难能跨过深圳河直接面对汪洋大海。
不管读者承不承认,无论是中信集团整体到香港上市,还是沪港交易所的互联互通,都是中港双赢的局面。那种认为内地给香港送礼的“恩主”想法,对中港两地的长远合作是有害无益的。
我要着重提醒读者的是,在新的时代下,中港两地民众只有抱着“Superfusion”(超融合)的思想,深层次地互相融合、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互相促进和互相取长补短,减少猜测,减少指责、谩骂和矛盾,才能深入地发挥中港两地的优势,从而促进中港两地升级,共同踏上国际新台阶。
这就像法国著名作家雨果(Victor Hugo)所说的那样,"Greater than the tread of mighty armies is an idea whose time has come." (世上有一种东西比所有的军队都更强大,那就是:恰逢其时的一种思想。)
(本文作者介绍:香港财经评论员、盘古智库研究员,著有《你不知道的财经真相:美国退出QE之后的世界》、《中国经济新政策与我们》)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4新浪金麒麟论坛”定于2014年11月22日在北京JW万豪酒店召开,本届论坛主题:变革与决策。聚焦改革深水期的中国经济的转型与挑战。 报名入口》》》 2015,决策下一步,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