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北美撰稿人 陈思进
其实早在30多年前,金价就曾被炒高至突破每盎司850美元,即使按最保守每年3%的通货膨胀率来估算,那时的850美元的价值,也超过现在的2200美元!而从前100年来的历史数据分析,在任何一个30年的周期内,金价都不能抵御通胀!
转眼间,“中国大妈”抢购黄金已过去一年半了。这一年多来,黄金继续深陷熊市,进二步退三步地每况愈下,上周最低跌至1135美元一盎司,跌回到了五年前的价位,扣去通胀因素的话,目前的金价比五年前还低!
许多投资者都在问,黄金究竟跌到了底没有?黄金还能买吗?
这要从两个层面来分析。首先得确认黄金是否具有保值的价值。近几十年来,自从废除金本位、特别是黄金与美元脱钩之后,黄金渐渐失去了其货币属性,仅仅是一种贵金属了。货币和黄金之间百年联系的历史,已被尼克松总统于1971年8月15日彻底的推翻了。那一天,尼克松总统关闭了所谓的“黄金窗口”,此前在特定的条件下,美元可以通过这扇窗口换取黄金。
既然“金本位制”已经被废除,信用货币取代了黄金,但是因人类对黄金存在着特殊情结,固执的认为黄金是抵御通胀的投资工具。不过即便想购买黄金抵御通胀,从长线来看,也只能当金价在合理价位以下时,买入金条(既不是纸黄金,更不能是金饰品)才有可能。
另外,好些投资者担心人民币贬值,期望用黄金来保值。那结果将更大失所望!因为黄金是由美元定价的。尽管美联储退出了QE,美元指数上升,可美元指数中并不包括人民币。事实上,而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依然不断 于上升,破6是大概率事件。除非人民币实现在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才有可能改变这个趋势。
其实早在30多年前,金价就曾被炒高至突破每盎司850美元,即使按最保守每年3%的通货膨胀率来估算,那时的850美元的价值,也超过现在的2200美元!而从前100年来的历史数据分析,在任何一个30年的周期内,金价都不能抵御通胀!
最关键的是,黄金本身并不能带来回报,而且储存黄金还需支付保管费、交易费等,便只能依靠买卖差价来牟利,黄金市场实际是“负和市场”。所以归根到底从金融的角度来分析,黄金并不是投资品,只能将其列为投机产品。金饰品就更不能算作投资品了,只能划归为奢侈品。
而近日国际金价大幅下跌,主要原因是美联储退出QE,美元指数上涨所致。而前两日的金价反弹,又因为欧洲和日本将继续大幅货币宽松,对金价又带来所谓的利好。而正是上述那些“利空”、“利多”因素的交替“发力”,被华尔街所利用作为炒作金价的借口。当利多消息压制利空消息时,可以使得金价“死猫反弹”,忽悠散户接手;反之,当利空消息压制利多的消息时,金价下跌(有时甚至大幅下跌),逼迫散户忍痛割肉!
在熊市中,和断崖式下跌不同,正是这种进二步退三步、温水煮青蛙式地阴跌具有隐蔽性,杀人于无形!
好些网友问,那为何各国央行[微博]都有黄金储备呢?
各国央行(除美联储以外)储备黄金和一些金融机构存有一定数量的黄金,其实是给货币持有者吃一颗“定心丸”,使公众相信政府并不是凭空印钞票,是拥有黄金这一“压箱底”的资产作为信用担保的,也就是购买“保险”以备不时之需,更像是庙里供着的菩萨一般!从金融角度上来说,是用来抵抗金融风险的,如以对冲其他资产,如股票等大幅波动带来的尾部风险的。
自2008年以来,仅上海黄金交易所就累计交割6776吨黄金。由于传统黄金进口大国,如印度,每年买入黄金量变化不大,显然中国是这次金价从2009年至2011年大幅飙升的最大推手。而任何一笔交易都是由买卖双方形成,有买家就有卖家。在中国天量买入的同时,金价这两年还依然大幅下跌,正说明了欧美的大肆抛售(美联储甚至早就不拥有黄金了)!
可迄今为止,依然有些专家将各国央行储备黄金解读为黄金能够保值增值。真是混淆了概念!再次强调,其实,只要从历史数据来分析,就知道在任何一个30年的周期内,金价都不能抵御通胀!
如果普通百姓对黄金情有独钟,也要在其合理价位之下买入,才可能保值。黄金的合理价位究竟在哪儿?其实,目前,黄金的开采成本每盎司5、600美元,其生产成本也不会超过每盎司800美元,合理价位最多为1000美元上下。
而任何投机行为,由于信息的极不对称,普通散户必定输多赢少。归根到底,黄金最多只能投机,并不适合投资。事实上,人类社会真正享有的财富不是黄金,也非白银,更不是信用货币本身,而是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力!
(本文作者介绍:某国际金融财团风险管理部资深顾问。)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全球新闻眼》是一档由新浪财经全球记者和撰稿人团队为您呈现的原创专栏集。真相远比价值观更重要。敬请关注全球新闻眼微信公众号:全球新闻眼。扫码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