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饭馆遭遇工业间谍说起

2013年10月31日 15:02  作者:解释系主任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解释系主任

  原来,这家小馆子的老板竟然遭遇过传说中的工业间谍。“前两年有中国学生、还是上海的,要来我这里勤工俭学,我念在既是同胞又是同乡的份儿上就请了他,没想到这小子不地道,根本不好好干活,总瞄着我和面 。后来才知道,他是被人雇过来偷我配方的。赶紧让他开路。”

工业间谍有很多别名,比如商业间谍、经济间谍、公司间谍等,但不管叫什么名字,都是发生在公司间的间谍活动,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窃取竞争对手的保密信息,二是为了破坏竞争对手的业务发展计划。  工业间谍有很多别名,比如商业间谍、经济间谍、公司间谍等,但不管叫什么名字,都是发生在公司间的间谍活动,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窃取竞争对手的保密信息,二是为了破坏竞争对手的业务发展计划。

  洒家有一次去新加坡出差,当地的客户特别实诚,听说洒家从魔都来,于是热情地说:“好,中午我请你吃上海菜!”看他质朴而热忱的眼神,洒家就没好意思提议“Local Beer & Local Girl”。

  客户带着洒家开车七扭八拐到了个偏僻地方,是个居民区的底楼,很小的门脸,但屋里的两张大桌子和七八张小桌子已经客满,门口还排了十几个人的队,不禁颇感惊讶。

  好容易落座点菜,一看菜单,菜式并不算多,但都是赫赫有名的本帮经典冷热菜;与之相应成趣的是,主食既有小笼包,也有生煎包和葱油拌面——这么小的馆子,居然一下子能做如此全面的面点,并不寻常。看周围的食客,这些面点都是必点的,于是当然也要尝尝。

  饭菜上齐,洒家和客户大快朵颐。菜中规中矩倒也罢了,面点着实令人惊喜,洒家并非专业吃货,舌头的辨别能力并不强。但这里的面点,显然比魔都常规饭馆的水平高出不止百分之六十二,于是洒家立刻品尝出了其中的不同。

  店小伙计少,老板和老板娘各有分工,忙前忙后,不亦乐乎,得闲洒家才和老板聊上两句。原来他负责做面,老板娘负责炒菜,自家的孩子负责采买收银,雇了俩伙计跑堂。问老板怎么做的面如此好吃,他神秘地一笑,说“这是独家配方,不好透露的”。但他掩盖不住骄傲和得意,更架不住洒家滔滔不绝的阿谀奉承,于是聊起了他的职业发展历程。

  原来他是学食品工程的博士,在德国拿的学位,在欧洲和我中华上国的面粉厂都做过,后移民新加坡,也在面粉厂干。后来当地的面粉厂都被房地产开发商挤倒闭了,他失业了,不会干别的,就懂各种小麦及面粉的味道与特性,于是自己研制了配方做面点,和老婆开个小饭馆,根据自己的摸索和客户反馈不断改进配方,直到今天。

  洒家说您做的这些面食味道比那些著名馆子好吃多了,他带着三到四个自信坦然地说:“那当然,我就是干这个的,这是我的看家本领啊。再说了,那些大馆子现在也没有这份耐心请专人研究配方了,怎么赚快钱怎么来。”

  洒家问:“难道没有人想来收购你的馆子,或者要给你投资让你做大规模吗?”老板说:“怎么没有,还不少呢。但我不愿意,我知道食品的质量控制是怎么回事儿,规模一大就得搞中央厨房,食物尤其是面点没有防腐剂是根本不可能的。在我这是吃面,到那就是吃药了。何必呢。

  洒家又问到他的接班人计划,他说孩子现在上学,课余来帮忙,学的也是工程,但和食品毫无关系,对开饭馆兴趣不大,更不愿意学做饭做菜,自己的这门手艺,等到退休时也就封箱了。言语之间,颇多叹息。

  洒家建议退休时把配方卖给大公司,老板笑了,说:“喜欢吃本帮菜的哪国人都有,但开这种饭馆的却都是中国人,多数还是我的老乡上海人……你让中国人掏钱买配方?唉,看来你还是图样图森破,桑坦拿一屋啊……干盗版做山寨早就习惯了的,怎么可能掏钱呢?!”

  老板接着说:“前两年有中国学生、还是上海的,要来我这里勤工俭学,我念在既是同胞又是同乡的份儿上就请了他,没想到这小子不地道,根本不好好干活,总瞄着我和面 - 我和面时连我老婆都不给看的。后来盘问下来才知道,他是被人雇过来偷我配方的。赶紧让他开路,以后再也不请中国来的人了,现在的伙计都是本地人。”

  原来,这家小馆子的老板竟然遭遇过传说中的工业间谍(Industrial Espionage)。

  工业间谍有很多别名,比如商业间谍、经济间谍、公司间谍等,但不管叫什么名字,都是发生在公司间的间谍活动,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窃取竞争对手的保密信息,二是为了破坏竞争对手的业务发展计划。

  前者就包括偷配方——例如前文这位饭馆老板和面的方子,或者是可口可乐或什么特效药的配方。除此而外,还包括窃取专利技术、客户资料、合同条件等机密信息。至于搞破坏,工业间谍干的当然不是暗杀、绑架、下毒、爆破、美人计等勾当,但也有卧底和策反,主要是做人的工作,比如把竞争对手的核心团队一锅端——易主效力。

  工业间谍到底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没有统一的说法。但根据维基百科的记载,在我中华上国大清朝康熙年间过来传教的法国人殷弘绪(Francois Xavier d'Entrecolles),是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工业间谍。

  此人于1712年到1722年间在华传教之余,重点考察江西景德镇的陶瓷制作技术(他不是跑单帮的,而是得到了信众的帮助),然后把考察所得详尽记录之,连同样品一起寄回法国,其教会把这些先进工艺整理成册进行发表,直接促进了西欧国家(法、德、意、英)陶瓷技术的大发展。

  想当年我中华上国出口业务的三面红旗是陶瓷、丝绸和茶叶,都是深受西方国家各级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商家看着当然眼红,但苦于不掌握关键技术,只能从中国进口。卖过去的东西多是自鸣钟之类的机械装置,中国的贵族阶级当然也喜欢,但毕竟不是日常百姓家用的必需品。再加上在华拓展内地市场受中华上国贸易政策限制,洋买办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培养起来的,这些国家对华贸易就一直是逆差,当然不爽。而能获得关键的技术,在本地就可以就近投产了,可以把进口货挤兑出局,何乐而不为。

  于是我中华上国陶瓷制作工艺就这么漏出去了。如你所知,接下来丝绸和茶叶也跟着沦陷了——后来意大利的丝绸技术冠绝全球,现如今你再看看卖茶叶的,最大的公司是英国的联合利华,这些咱祖传的玩意儿和我中华上国现如今的公司貌似已经没什么关系了,至少是落后了。

  在我中华上国的角度来看,殷弘绪传教士是工业间谍;而在获益的西欧国家来看,他大概是打破技术壁垒促进全球贸易的英雄人物……洒家觉得,这厮和几乎完成环球大航海壮举最终却被菲律宾土著乱棒打死的费迪南·麦哲伦老师一样,都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一分为二地看,否则就会堕入历史虚无主义的迷雾,不能自拔。

  未完待续。

  (本文作者介绍:职场十八年。有些经验和教训,想和大伙儿分享;还有些没整明白的人和事儿,想和大伙儿聊聊。对本专栏有任何意见、建议、吐槽、爆料,敬请发送电邮至:renfan.daxian@gmail.com)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职场解释系解释系主任商业间谍中联重科同城记三一中联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