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兆华:消费贷遭严查究竟招惹了谁?

2017年10月10日14:13    作者:姜兆华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姜兆华

  鼓励居民消费贷用于大宗耐用品、教育和旅游等方面,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防止居民杠杆过快上升,助长房地产领域泡沫无限放大,这为商业银行消费贷款厘清发展路径。

  近期北京、深圳、江苏等多地监管部门接连发声,严查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用途流向;北京银监分局更是向北银消费金额开出900万史上最严消费金融罚单。一时间银行消费贷风声鹤唳,人人自危;众多银行开始下调消费贷款期限、额度,有的甚至督促贷款客户提前还贷。消费贷款遭严查究竟招惹了谁?

  一、消费贷“混进”房地产“搅局”

  个人消费贷被监管当局“盯上”遭遇严查绝非偶然。此番被查的一个重原因是消费贷进入房地产,扰乱了房地产金融调控工作。据 媒体披露:今年1-7月,居民新增消费短期贷款达1.06万亿,同比多增7137亿。3月份

  以来新增异常短期消费贷款金额约3700亿元,调查发现:有部分消费贷以及信用卡借款用于支付购房款,曲线流入房地产市场。这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增加了难度。

  从去年“9.30”房产新政,到今年“3.17”限购升级,国家持续加大房地产宏观调控,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明显遏制。9月份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全国一线城市房价涨幅环比下降,但同比仍然增长;二三线城市涨幅最高。单从数据上看,房地产成交量虽然明显下滑,但房价仍有继续上涨的趋势。房价调控的压力仍然很大,严控居民消费杠杆率,管住信贷资金出口是此轮房地产价格调控的重中之重。

  二、谁为“首付贷”穿上消费“马夹”?

  众所周知,居民买房时需交30%一50%的首付款,其余购房资金全部来自银行按揭贷款。购房首付款不够怎么办?首付贷横空出世,这一贷款产品并非银行所创,而是房地产中介与开发商媾和的产物。“首付贷”资金从何而来,谁为“首付贷一”穿上消费的“马夹”呢?

  一是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消费金融机构等各种高息贷款。此类资金主要来自P2P、信托等三方平台资金,“首付贷”成为此类放款机构的重点业务品种。

  二是大型房地产中介、大型房地产开发商短期借款。这类机构资金相对富裕,利用银行信贷资金放帐时间差,为购房者提供的一种短期资金融通的促销手段。

  三是购房者个人银行消费贷款。银行信贷资金是如何借道消费混进房地产市场的呢?消费者凭借个人信用向银行申请个人消费贷款,转作个人住房按揭货款首付款,并据此申请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这类购房资金几乎全部来自银行,因而购房枉杆率被无限放大。

  从上述三项贷款资金来源看,前两项来源毕竟资金规模有限,难以撼动整个房地产市场。最为可怕的是银行消费贷款违规进人房地产,这将释放天量资金扰乱房地产市场。

  三、银行消费贷路子到底该咋走?

  商业银行大力发展消费贷业务是国内经济情势所系,责任使然。9月29日,银监会方面表示:鼓励居民消费贷用于大宗耐用品、教育和旅游等方面,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防止居民杠杆过快上升,助长房地产领域泡沫无限放大,这为商业银行消费贷款厘清发展路径:

  一是坚持消费场景,把住信贷流向。消费贷款重要风险是消费场景的真实性,这是银行信贷资金流向消费费领域的基本考量;也是消费信贷发放的重要前提。

  二是落实贷时审查,严防资金挪用。消费信贷要确保借款人、交易场景、资金用途的真实性,严格落实贷时审查制度,确保信贷资金远离股市、房地产、黄赌毒等非消费金融领域。

  三是强化模式创新,转变增长方式。消费信贷应强化互联网异业联盟,提升渠道批量获客能力,抓好风控模型建设,以大数据驱动客户增长。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海洋大学MBA、EFP金融理财管理师,现任某全国股份制银行总行零售部门负责人。)

责任编辑:杨群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