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化是好现象

2016年11月10日10:25    作者:莫开伟  (0)+1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机构专栏 莫开伟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正呈出现区域性变化,尽管这种变化是受中西部居民可支配收入额度小、基数低等因素的影响,如西藏居民收入全国倒数第一,贵州和甘肃也较低,三省增速均在9.7%以上,为全国前列。但这种分化仍不乏积极因素可陈,是一种难得的好现象。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化是好现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化是好现象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中西部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比较高,而东部增速则比较低,增速前七名都是中西部省份:最高是西藏,达到10.8%,其次是贵州、甘肃、重庆,分别在9.7%以上,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省也在前十五名。收入增速最慢的是东北,黑龙江为6.11%,全国最低(11月8日《21世纪经济报道》)。

  从以上可看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正呈出现区域性变化,尽管这种变化是受中西部居民可支配收入额度小、基数低等因素的影响,如西藏居民收入全国倒数第一,贵州和甘肃也较低,三省增速均在9.7%以上,为全国前列,居民可支配收入约在10000元左右。但这种分化仍不乏积极因素可陈,是一种难得的好现象。

  首先,表明我国产业西部转移初步取得成效。为缓解沿海城市用工贵、用地贵、用水贵、用电贵现状及环境保护压力,东部地区急需产业转型升级;随着中央政府推行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了西部地区开放开发,目前基础设施条件日趋完善,承接东部和境外产业转移的能力大幅增强,加之部分省(市)调整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工业企业发展较快。

  如重庆市笔记本电脑、汽车等产业形成了集聚效应,在经济快速增长后,产业工人及其他相关的经济收入也随之增长。而且中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矿藏资源,为采掘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尤其随着国家保护农产品等惠农措施实施,一些农牧业、特色经济、林业等为当地居民带来了稳定收入;为中西部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奠定了基础。

  其次,表明中央政府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为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中央政府在本世纪初推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据财政部资料,2000年至2012年,中央财政累计对西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8.5万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累计安排西部地区超过1万亿元,分别占全国总量约40%。2013年、2014年、2015年中央对地方政府转移支付更多,增幅更快,分别为4.3万亿元、4.68万亿元和5.08万亿元, 占中央财政总支出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这些财政转移支付主要用于增加对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大力发展了一批高铁、高速公路、民航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入,改变了交通落后面貌,为中西部地区崛兴提供了条件,有力促进了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更有力促进了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也为缩小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奠定了坚实基础。

  再次,表明中西部旅游、物流等新兴产业正在崛起。这一切得益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让中国民众、更让世界民众了解到中西部地区具有吸引力的丰富旅游等生态自然资源;同时旅游开发也带动了特色农业、林业产业等产业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与旅游业、林业、农业等高度相关的物流业发展,有力推动了西部以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发展,也反过来为工业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

  如贵州省的旅游、物流、服务、新兴产业的增长都为本身经济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随着城镇化建设,贵州、四川、湖南等中西部省份仍会产生若干年的发展机遇;尤其低房价对于居民收入增长都是极其有利的因素。为此,尽管目前经济发展依然处于落后地区,但中西部将来发展的预期应该是乐观的,具有后发赶超潜力,居民可支配收入会出现跨越式增长。

  (本文作者介绍:知名财经评论人、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琛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林业 采掘业 物流业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