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利润增长面临重大考验

2015年09月02日 16:17  作者:王永利  (0)+1

  文/新浪财经金融e观察(微信公众号:sinaeguancha)专栏作家王永利

  多种因素都将对银行业的利润增长带来影响和冲击,从2015年开始,银行业整体利润有可能扭转长期保持的增长轨迹,出现负增长的局面,而且今后银行业的资本回报率有可能逐步降低,这将对银行的经营管理产生巨大影响,值得高度关注。

500

  在我国,自加入WTO[微博]五年过渡期即将结束的2006年开始,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总体加快以及金融领域进一步改革开放加快发展,银行业(包括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整体的利润规模也在快速扩大、利润增长速度大幅提高。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甚至进入全世界最赚钱的银行之列,在世界大银行排名中的位置也不断提升,2011年银行业利润增长率达到高峰。

  但自2012年开始,受到经济增速下滑,不良贷款反弹、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以及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银行业利润增长的速度呈现出不断加快的下降态势,到2014年,大型银行利润增长速度基本上都退回到个位数,而且从分季度的情况看,同样呈现出明显的下降态势。进入2015年,银行业利润增速下滑更加明显,大型银行上半年利润增长都没有超过2%,有的已降低至1%以内。这还是在拨备覆盖率自2013年末以来持续下降,贷款拨备率也普遍有所降低,而贷款不良率却普遍上升的情况下取得的(如果保持相同的拨备覆盖率以及贷款拨备率,大型银行整体上税后利润可能已经出现负增长)。

  也正因为银行业的利润增长速度明显下滑,近年来尽管其资本回报率远高于一般实体企业(2014年大型商业银行平均仍维持在20%上下),但其股票价格却非常低迷,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上市银行的市值甚至普遍低于其净资产账面价值(2015年上半年股市大涨时,这种状况一度明显好转,但随着股市下跌,这种状况又开始重现)。

  不幸的是,接下来银行业利润增长将面临更大冲击和考验。这至少包括:

  一是在全球性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作为聚集了全世界最大基础产能的“世界工厂”,中国面临的挑战更大。当前,实体经济的下行压力依然很大,银行业不良资产反弹的态势难以明显改观,银行业风险内控的成本仍在加大;

  二是地方政府开始发债以置换原有债务和增加新的债务,今年已于3月和6月分两批各安排1万亿元,5年内很有可能超过10万亿元的规模,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将替代银行贷款。由于债券利率明显低于贷款利率,地方政府大规模发行债券并替代银行贷款,必将大大减少银行业的利息收入(尽管这可能相应减少银行的拨备成本);

  三是为刺激实体经济发展,政府和央行[微博]正在不断采取政策措施压低存贷款基准利率水平,包括不对称降息,压缩银行存贷款利差。特别是在股市、债市、基金以及互联网金融加快发展的情况下,社会资金脱媒的态势不断加强,银行业存款流失加重,迫使其提高利率水平以稳定资金来源,势必使其实际的利差水平进一步收窄;

  四是在实体企业利润率很低、债务成本很高的情况下,我国银行业人民币利差长期保持这较高的水平,资本回报率远高于实体企业,政府和社会的力量正在迫使银行让利,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实现稳定经济增长的目标。近期银行降低利率、减少收费的压力仍然很大,这势必推动银行业利润水平进一步下降;

  五是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不仅大量分流银行业务,而且迫使银行业加大信息科技方面的投入以及运行和维护成本;

  六是在今年股票市场大起大落之后,近期为维护金融稳定,包括清理打击不合规金融交易、外汇买卖和资金流动等在内的金融监管力度将明显加大。同时,金融体制改革将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和直接融资将加快发展,银行业的准入门槛将进一步降低,存款保险制度已经开始实施,国家对银行业的保护将逐步削弱,这都将给银行的经营和发展产生影响。

  总之,多种因素都将对银行业的利润增长带来影响和冲击,从2015年开始,银行业整体利润有可能扭转长期保持的增长轨迹,出现负增长的局面,而且今后银行业的资本回报率有可能逐步降低,进入适度高于社会平均资本回报率的“新常态”,这将对银行的经营管理产生巨大影响,值得高度关注。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如何保持业务发展、风险控制和税后利润的协调平衡与合理水平,将成为银行业经营管理者及其股东面临的严峻考验。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银行王永利)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银行贷款商业银行银行业银行理财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楼市将陷入新一轮大萧条周期 散户退出市场才能让监管层省心 千股跌停潮再现,继续搏杀还是想想远方? 中国不会代替美国主宰世界 有一种救市方法比砸钱更高明 日本富豪背后的巨无霸家族企业 股市里危险的唯指数论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屌丝”不是反讽而是自甘堕落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