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余丰慧
央行公布的10月份金融数据可用一个“降”字概括其特点,多项金融数据跳水或预示着中国式流动性陷阱已经隐现。在货币工具失效情况下,应对之策是启动财政手段。经济衰退时临时减税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央行[微博]11月14日在其网站公布的10月份金融数据可用一个“降”字概括其特点。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6627亿元,比上月少4728亿元,比去年同期少2018亿元。1-10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3.59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少1.24万亿元。
最“惨烈”的是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5483亿元,环比大降36%。这里面有一个前提是央行在9月和10月投放了7695亿中期借贷便利(MLF),这意味着央行的流动性释放并未有效传导到商行的贷款投放上。正如此前笔者所料,在市场流动性总体并不缺乏,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对金融资源没有足够吸引力情况下,央行无论是数量工具,还是价格工具向市场释放流动性都是徒劳无效的。只能导致释放的流动性在金融圈子里或者银行系统里打转转或者空转。这种空转不仅耗费浪费金融资源,而且极有可能酿成金融风险。10月份多项金融数据佐证了笔者的预言。
10月份金融融资数据欠佳,特别是贷款“跳水”,必然导致银行负债业务较大幅度下滑。当月人民币存款减少1866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5395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4482亿元。最主要原因是贷款投放减少后派生的对公存款少了。这里面一个现象是,宏观经济不景气,带来金融机构惜贷发生,惜贷发生后导致整个社会流动性收缩,直接造成银行企业存款减少。当然,10月份存款减少与9月末的三季度底冲存款基数后到10月份大幅度流出银行不无关系。
10月份社会融资、贷款、存款等主要金融项指标下滑,必然导致人民币货币投放减速。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19.92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3个和1.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32.96万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1.6个和5.7个百分点。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双双下降折射出整个宏观经济对货币投放的吸纳能力在较大幅度减弱。最为担心的是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即:金融数据越“跳水”,实体经济越不景气;实体经济越不景气,导致金融机构越惜贷。
不过,笔者始终认为,目前市场上总体流动性并不缺乏。首先,上海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平稳,并没有大起大落。再者,在实体经济对流动性吸纳能力有限情况下,盲目放松货币信贷,只能导致其流向房地产和股市,造成楼市股市投机炒作火爆,反过来又诱导大量流动性进入,最终导致实体经济空心化,对资本资金吸引力越来越低。只要放任楼市股市投资炒作,一夜暴富心理驱使,大多数投资者都会铤而走险将资金资本投入到股市楼市里,而不是实体经济力。这几年中国经济在这方面的教训十分深刻。
笔者最为担心的一个现象是,10月份多项金融数据跳水或预示着中国式流动性陷阱已经隐现。一般意义上的流动性陷阱是指,中央银行降低名义利率来刺激经济的下限为0。如果中央银行把利率降低到零,仍然不能刺激经济发展,于是中央银行便陷入了一个被称为“流动性陷阱”的泥沼中,它不可以再降低短期利率。此时,中央银行调节经济的武器库已经弹尽粮绝。中国央行虽然没有使用价格工具的利率,却使用了数量工具的MLF,在数量工具无效或者效果甚微情况下,央行事实上陷入到了流动性陷阱。
在货币工具失效情况下,应对之策是启动财政手段。经济衰退时临时减税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临时减税最初针对中低收入家庭。原因是这类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几乎没有可用于困难时期的超额储备。相关统计表明,这些措施在短期内有效地增加了总需求,同时也可避免长期财政赤字。从中国目前情况看,应该尽快从营改增的结构性减税,转变到面对中产阶层以下以及实体企业的全面性降税,重点是降低间接税。
中国经济的一个“特色”是除了“税”以外,还有相当庞大的收费。必须大幅度降低或者彻底取缔大部分收费项目。2013年全国非税收入为18646亿元,其中,中央非税收入3540亿元,主要是部分企业一次性上缴利润增加;地方非税收入15106亿元。剔除中央和地方国企利润上缴部分,中央和地方各种收费总额估计在13000亿元。2013年,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52239亿元,其中,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4232亿元,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本级)48007亿元,主要是土地出让合同成交价款增加较多,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1250亿元。剔除地方土地出让金收入,全国各类政府性基金收入10989亿元。也就是说,2013年政府行政性收费和基金总额在23989亿元。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决定实施普遍性降税,每年将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400多亿元。仅占2013年政府行政性收费和基金总额23989亿元的1.67%。实施普遍性降费的空间还很大很大啊。
降税降费、免税免费、降低政府性基金收费以及出重拳遏制乱收费乱罚款,是应对中国经济低迷的治本之策。
(本文作者介绍:著名财经金融评论家,知名网评人,著名专栏作家。连续多年荣获中国《十大网评人》荣誉称号。)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