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达沃斯讲话的霸气外漏

2014年09月11日 10:57  作者:徐彪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华泰策略徐彪

  绝大多数人在关注达沃斯论坛的时候,都会聚焦国内经济形势以及政策的表述上。但在我看来,这种做法本身,意味着你在起步的那一刻,已经偏离了航线。短短一年时间,中国政府对外经济政策的基调,已然发生质的变化。

在笔者看来,这是第一次,中国领导人从对外竞争的角度系统阐述创新战略,而且还是强势出击的那种。  在笔者看来,这是第一次,中国领导人从对外竞争的角度系统阐述创新战略,而且还是强势出击的那种。

  达沃斯论坛的全称叫“世界经济论坛”,之所以冠名“达沃斯”,是因为在2007年前,每年只召开一次,每次都在瑞士小镇达沃斯举行。

  2007年,在温家宝总理的争取下,达沃斯论坛落地中国。有了新会场,老会场也不能缺。于是,达沃斯论坛的频率提高到每年两次。冬季那次还在瑞士小镇,夏季则挪到中国,大连和天津两地轮流出任东道主。

  光看以上两段话,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尚未清楚达沃斯的分量。充其量,我们只能明白达沃斯论坛的级别似乎很高。2007年以来,每一次夏季达沃斯论坛,中国总理都会亲自到场致开幕词,几乎每一次记者招待会,总理都会强调与会人数增长,希望让全世界知道夏季论坛的受欢迎程度与日俱增。与此同时,为了给夏季论坛撑腰,中国派驻冬季论坛的级别逐年下降,从开始的国家领导人,逐渐下降至省部级官员。

  这绝对不是面子问题,中国不会无聊到需要通过这种例行国际论坛来证明自己的国际地位。在我看来,达沃斯论坛是真正的里子问题。

  为何这么说呢?让我们看一看百度百科[微博]给出的定义:

  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是以研究和探讨世界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为宗旨的非官方国际性机构。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其前身是1971年由现任论坛主席、日内瓦大学教授克劳斯·施瓦布创建的“欧洲管理论坛”。1987年,“欧洲管理论坛”更名为“世界经济论坛”。论坛会员是遵守论坛“致力于改善全球状况”宗旨,并影响全球未来经济发展的1000多家顶级公司。

  这段介绍很长,但真正的精华只有区区一句话:“影响全球未来经济发展的1000多家顶级公司”。什么样的公司才算顶级公司呢?三个标准:

  一、企业必须是其所在行业或国家的顶尖企业。

  二、企业的活动应具有全球性色彩。

  三、企业能够在决定某一行业或某一地区未来发展方面发挥领导作用。

  在中国呆的时间长了,对于顶级公司的重视程度,无疑会下降很多。至少,中国老百姓对美国总统的关注度会远高于高盛的实际控制人。但是,当我们走出家门,你会发现,不同政治体系下,跨国公司的分量天差地别。在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里,资本拥有者才是国家重大方向选择的最终拍板人,而顶级跨国公司,恰恰是资本拥有者的机甲。

  换句话说,表面上看,达沃斯论坛只是顶级企业和全球政要的交流平台。实质上,是全球各领域区域话事人的交流平台。不是笔者矫情喜欢咬文嚼字,而是两者实质含义天差地别。倘若是前者,话题局限在经济领域即可。倘若是后者,话题可以涵盖所有领域,只要具备全局重要性,能够影响全球局势的发展,都会成为论坛的主题。历史告诉我们,问题的真相恰恰是后者:以2005年为例,达沃斯论坛讨论的问题居然包括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伊朗核问题、伊拉克大选和局势。

  如果您对中国政府行为有系统性跟踪的话,会发现:有两个对外论坛是国家领导人级别的。博鳌论坛算一个,总书记会亲自到场揭幕。达沃斯论坛算一个,总理会亲自到场揭幕。前者针对亚洲,后者面向全球。两会规格差异背后,隐现出中国的战略选择:先亚洲,后全球。也是中国版的门罗主义,中国首先是亚洲的中国,其次才是世界的中国。

  啰嗦这么多,可以总结成一句话:达沃斯论坛很重要,是中国向全世界资本高地阐述治国理念表达观点的窗口与平台。

  这是基础,也是出发点。只有弄明白达沃斯论坛的定位,你才能够准确理解总理在揭幕式上的讲话。你连出发地坐标都没拿到,怎么可能设计出最合适的出游路线呢?举个例子,绝大多数人在关注达沃斯论坛的时候,都会聚焦国内经济形势以及政策的表述上。但在我看来,这种做法本身,意味着你在起步的那一刻,已经偏离了航线。

  所有对中国国内形势的表述,都要服务于一个大局:中国的对外战略。

  如何从总理讲话中总结出我们的对外战略呢?

  光看会议字面含义的主题,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和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差别并不大。都是围绕创新主题展开,去年讲的是“创新:势在必行”,今年讲的是“推动创新,创造价值”。但是细读文章内容,你会发现,短短一年时间,中国政府对外经济政策的基调,已然发生质的变化。

  去年总理讲话,合作共赢是基调。首先强调中国“有能力、有条件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证据就是没搞短期刺激,经济成功稳在7.5%左右。所以呢,中国未来市场庞大,可以诱之以利,“预计未来5年中国进口将达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超过4亿人次。”诱之以利目的是“加快全球经济治理改革,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

  说白了,就是希望将过去十年依靠外需增长的故事继续讲下去,中国需求只不过是咱们开出的对价而已。所以呢,论坛主题是创新,但总理讲话的重点并未落在创新上。

  唯一一段话说创新,还是含糊不清的那种,至少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那种:“我们生活在一个飞速变革的时代,变革呼唤创新,创新推动进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都贯穿着改革创新的理念和精神。创新是我们永远高扬的旗帜。希望在座的全球经济新领军者成为各自领域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今年总理讲话,强势竞争是基调。首先一如既往地强调中国没有搞强刺激就实现了7.5%左右增速。紧接着话锋一转,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我们搞创新。这里所说的创新,既包括科技创新,也包括体制和机制创新,还包括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政府所做的所有事情,包括简政放权和各种改革,都可以往创新框框里装。到最后,创新的目的是啥呢,是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增长。创新如何带来可持续增长呢?很简单,对内创新带来新的产业发展机会,这个很好理解,不清楚的参见上世纪90年代美国科技革命的例子。对外“提升中国产品和服务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使创新真正能够创造更高价值”,则是一个相当霸气侧漏的提法!

  谁不希望提升在全球分工中的位置?一流企业做标准,躺着分钱这是全世界企业的梦想。不想躺着把全世界人民钱赚到手的企业,不是好企业。但问题是,全球分工呈金字塔结构,切蛋糕的游戏更是零和博弈。你往上每走一步,都意味着有人要把市场份额让出来。中国向上走出一小步,首先倒霉的,便是欧美日发达国家企业。

  在笔者看来,这是第一次,中国领导人从对外竞争的角度系统阐述创新战略,而且还是强势出击的那种。我不知道在座的全球顶尖企业领导人们听到中国总理创新宣言的时候,作何感受。其心情,恐怕很难平静吧。

  落在投资上,指导意义并不大,更多体现在解释力上。因为,过去一年,资本市场早已按照立足自身产业升级对外竞争的路子在演绎各种故事。自动化的企业、智能化的企业、信息化的企业都已上涨N轮都不止。向前看,国家战略已定,应该还会有更多利好政策出炉。比如说,明年开始,国家级的大规模技术改造扶持政策。

  (本文作者介绍:华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fenxishixubiao)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徐彪创新达沃斯李克强

相关专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给公务员涨点工资如何? 如果毛泽东是企业家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楼市需要告别全民普遍的自利情结 中国富人大举投资移民美国为了啥 墨西哥取消高铁订单背后博弈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提振房地产中国还有啥政策? 中国奶粉我们为啥还是没信心?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