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青年人就业怎么办?

2013年12月13日 09:21  作者:余丰慧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余丰慧

  延迟退休年龄与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效能没有必然联系。只要有市场化的劳动力供给机制,一个退休年龄限制是挡不住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增大劳动力供给的。比如:既是退休人员,只要身体许可完全可以被返聘到工作岗位。

面对延迟退休待业青年何去何从面对延迟退休待业青年何去何从

  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1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就与之相关的问题进行了集中回应(12月12日 新华网)。

  这次回应基本重申了12月10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符合我国实际”、“虽然也有不同意见,但看来已成普遍趋势”、“不会对就业有多大影响”、“现行退休年龄明显偏低”等观点。

  实际上,胡晓义副部长在大谈“符合我国实际”的同时,已经忽略了中国的一个最大“实际”—13亿人口背后的强大就业大军

  他说“目前世界上170个国家和地区中,正常退休年龄,男性集中在60岁和65岁,女性集中在60岁”,却忘记了全世界唯独中国拥有世界第一的13亿人口的现实。在13亿人口这个数据背后,谈论人口、劳动力、延迟退休等“人”上的所有问题,任何国家与中国都没有可比性。

  一个残酷的现实,胡晓义副部长虽有“辩解”,但也基本承认了这一点。每年离退休人员有六百到七百万,退休延迟一年每年吃掉六七百万年轻人就业岗位,占到每年实际新增就业1200万人次的六成左右。

  况且,人保部数据显示,每年实际需要就业人数高达2200多万人次,即:实际就业缺口最少1000万人次。实际数据已经证明延迟退休对就业影响是巨大的。就业乃民生之本,因为延迟退休导致出现的民生压力就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涉及到社会稳定大局。

  胡晓义副部长说“2012年我国的劳动力资源总量首次出现了绝对下降的情况,比前年劳动力的供给减少了345万,这一重要信号预示着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已经要结束了。”

  但这不但不意味着是延迟退休年龄的理由,而且还要好好把握劳动力这个变化机遇从而促进调结构、倒逼企业技术创新;促进分配制度改革,夯实经济持续性增长的消费拉动力基础。如果贸然延迟退休年龄必然对调结构和分配制度带来两大负面影响。

  我国经济长期处在粗放式发展模式下。主要表现是:在政府主导的大投资模式和出口拉动模式下,从生产要素上看,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性利用开发,对资源能源等要素的竭泽而渔式利用,最为严重的是对劳动力资源最为廉价的使用。

  长期以来,大部分企业依仗着我国充沛过剩的劳动力资源,依仗劳动力就业竞争异常激烈,导致劳动力成本异常低廉的情况来降低商品成本,使得商品价格出口到国外具有极强低廉价格的竞争优势。大部分企业躺在廉价劳动力成本上睡大觉,根本没有创新动力和技术进步压力。依靠低廉劳动力成本就可一招竞争致胜,何必进行技术创新呢?

  对于中国经济急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急需调整经济结构现状来说,劳动力绝对数出现下降拐点,劳动力供给适度趋紧,成本适度上升,并不是一个坏现象,反而能够倒逼企业加快经营转型,加快技术创新,提高是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弥补劳动力成本上升失去的竞争力。比如加大对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提高单位劳动力技能和效率;创新生产设备,节约高效利用能源资源和土地成本;创新开发科技含量高、品牌叫得响、竞争力高的新产品等。

  假如在劳动力刚刚出现供给拐点之时,就匆忙延迟退休年龄,必将抵消掉难得的、市场化机制倒逼企业技术创新、要素生产率创新的机会,最终延误调结构之大计。

  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将分配制度改革提上议事日程,《决定》明确指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劳动力供给出现短暂性拐点带来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报酬提高,完全是市场机制在发挥作用,正好契合了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和方向,是求之不得的。

  中国劳动力报酬和居民收入水平不但与高物价高房价不成比例,而且完全不配世界经济总量单一国家老二的地位,中国的收入差距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反差太大。在国家对收入差距过大和劳动报酬过低长期无能为力情况下,市场机制终于看不过去发力了,使得劳动报酬刚刚出现一些上涨曙光,岂能着急通过延迟退休年龄将其扼杀呢?

  胡晓义副部长说“渐进性延迟退休年龄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效能的举措”。其实,延迟退休年龄与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效能没有必然联系。只要有市场化的劳动力供给机制,一个退休年龄限制是挡不住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增大劳动力供给的。比如:既是退休人员,只要身体许可完全可以被返聘到工作岗位。这时,这些返聘人员已经有退休金保底,可以无后顾之忧地愉快工作,企业也不必承担社会保障费用,负担也减轻了。当然,唯一不好的是,国家财政负担加重了,官员的官帽不能多戴几年了,特权不能多维持几年了。

  (本文作者介绍:著名财经金融评论家,知名网评人,著名专栏作家。连续多年荣获中国《十大网评人》荣誉称号。)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延迟退休劳动力成本就业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