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近万亿存款何以人间蒸发

2013年08月02日 10:41  作者:余丰慧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余丰慧[微博]

  国有四大行7月流失近万亿元存款,说明存款基准利率已经形同虚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迫切性非常之强。攻克存款利率上限管住这个利率市场化的最后堡垒显得越来越急迫了。

7月第一周时间四大行存款流失万亿元。如果算上股份制银行,7月初存款流失将超过一万亿元。7月第一周时间四大行存款流失万亿元。如果算上股份制银行,7月初存款流失将超过一万亿元。

  继月初存款大规模流失万亿元之后,进入第四周,四大行存款增长仍然乏力,单周增加仅600亿。截至7月28日,四大行存款负增长9500亿元(8月1日 《21世纪经济报道》)。

  也就是说7月第一周时间四大行存款流失万亿元。如果算上股份制银行,7月初存款流失将超过一万亿元。按照金融机构吸收存款的月度规律,存款在月初下降后,最后一周存款将出现急速反弹。然而,7月最后一周却一反常态,四大行仅增加600亿元。这就太出乎市场预料,背离银行吸收存款的“一般规律”。这背后折射的是我国金融体制的深层次原因。

  为何7月初四大行万亿存款短短几天时间就“人间蒸发”了呢?事情必须从6月底说起。对于商业银行来说,6月底是一个及其重要的时点:月底、季度、半年底。商业银行各级行非常重视这个时间点,各项任务都要在这个时点上合拢。而各商业银行基层网点基本是储蓄存款网点,储蓄存款是主要任务。上级行对储蓄存款任务高压考核,与其网点员工绩效特别是薪酬严格挂钩。

  这就使得各基层网点在6月末为完成存款任务狂风揽储、恶性竞争,甚至出现员工自掏腰包买存款的现象。这些存款都是短期、临时性的,短到月底只在银行存几天甚至一天时间。这主要是为了完成6月底存款任务而完成任务。这种存款被戏称为月底“一日游”存款。到7月初后,这些存款将大量从银行流失。这是造成7月初银行存款流失一万亿元以上的直接原因。

  这种现象对银行经营将造成较大影响。银行为这种无效存款付出巨大成本不说,最重要的是对银行经营资金带来较大压力。7月初银行存款流失一万亿元以上,而到7月5日银行必须按照6月底存款比上月净增数缴存央行[微博]法定存款准备金,比例为新增存款的20%。

  也就是说,1万亿元存款要缴存2000亿元。问题就暴露出来了,一个6月底虚假存款,导致7月初流失存款万亿元以上,又要向央行缴存2000亿元左右的准备金,两项相加商业银行流出资金共计12000亿元以上,资金面岂能不紧缺呢?这是商业银行内部资金头寸持续紧张的原因之一。

  从深层次上分析,在市场融资价格远远高于银行储蓄存款利率,而社会融资中除正规金融机构存贷款融资以外的其他融资形势已经占据半壁江山的情况下,事实上形成了资金价格双轨制局面:正规金融机构执行“计划内”的基准利率价格,而社会其他融资主体完全按照远远基准利率的市场化资金价格融资。按照资本资金追求高回报的本质属性,社会资金包括百姓手头资金必然流向社会融资主体,必然使得银行等正规金融吸收储蓄存款的能力大大下降和弱化。

  从四大行7月最后一周仅仅吸收存款600亿元看,按照基准利率价格吸收存款基本失去竞争力和吸引力。这也使得商业银行不断变着法子推出理财产品、变相抬高利率吸收资金的原因。否则,商业银行“危机”已经到来。试想,失去了存款来源的商业银行怎能不发生“危机”呢?

  7月银行流失存款1万亿元以上,流失到哪里去了?流失到资金价格更高的民间融资和信托等其他融资体系里,以及银行理财产品的同业科目里。民间金融包括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以及其他融资的资金都与银行理财产品一样表现在商业银行的同业存放科目里。而商业银行利用同业资金进行相互拆借,购买信托受益权返售产品,最终流入到了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领域。

  来自信托业协会的一季度信托数据显示,一季度末信托公司全行业信托资产规模为8.73万亿元,与去年一季度末5.30万亿元相比,同比增加3.43万亿元,增长64.72%,与去年四季度末7.47万亿元相比,增加1.26万亿元,增长16.87%。这在增大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在助推高地价、高房价越来越高。

  四大行7月流失近万亿元存款,说明存款基准利率已经形同虚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迫切性非常之强。攻克存款利率上限管住这个利率市场化的最后堡垒显得越来越急迫了。

  (本文作者介绍:著名财经金融评论家,知名网评人,著名专栏作家。连续多年荣获中国《十大网评人》荣誉称号。)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商业银行存款资金四大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