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皮海洲
必须对新股发行制度加以完善。在制度性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就一味追求新股的高速发行,这其实是一种蛮干,也是一种野蛮的新股发行方式。如此一来,新股发行越多,带给股市的问题就越大。股市在背离健康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新股加速发行受到万众瞩目的背景下,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在1月2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2016年四季度证监会开展的首次IPO企业现场检查工作情况。张晓军同时表示,2017年证监会将继续开展IPO企业现场检查工作,督促发行人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督促中介机构勤勉尽责,防止“带病申报”,严把资本市场入门关,对IPO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促进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同时也是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张晓军通报了证监会近日正式发布《关于加强发行审核工作人员履职回避管理的规定(2017年修订)》和《关于加强发审委委员履职回避管理的规定(2017年修订)》的消息,“两项规定”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虽然说新闻发布会已成为证监会的一种例会,不过,在市场看来,张晓军在1月20日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显然都是有所指的。不论是对再融资、大股东减持、并购重组的回应,还是有关IPO企业现场检查的发言,以及“两项规定”的发布,都能让投资者联想到当下的新股加速发行。就对再融资、大股东减持、并购重组的回应来说,有为新股加速发行扫清路障之意,而就IPO企业现场检查以及“两项规定”来说,则有为IPO从严把关之意,其目的也是为给新股加速发行保驾护航。毕竟在新股加速发行的背景下,市场很容易担心IPO公司的质量下降。而IPO企业现场检查以及“两项规定”就是让投资者对此释疑的。
应该说,IPO企业现场检查以及“两项规定”确实是有利于对IPO进行从严把关的。以2016年四季度的首次IPO企业现场检查为例,这次现场检查共涉及12家公司。通过检查,证监会发现部分企业存在披露情况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会计核算不规范,关联方和关联交易披露不完整等问题。对此,证监会将以约谈提醒、反馈意见函形式告知并督促发行人及中介机构予以整改、落实。而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部分中介机构或签字人员存在的对招股说明书披露信息核查不充分、重要事项核查不到位、工作底稿不完善等执业质量问题,已移送证监会相关部门按程序处理。由此可见,IPO企业现场检查对于IPO审核从严把关是有积极意义的。
那么,IPO企业现场检查这类对IPO审核从严把关的举措,是否能为新股加速发行保驾护航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不能。毕竟就IPO企业现场检查来说,所检查的IPO企业数量是有限的。比如去年四季度的现场检查只检查了12家企业,这最多只能算是一种抽查了。也就是说,大多数IPO公司都逃避掉了这种现场检查。而就是从现场检查来说,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够马上发现,如果现场检查不扎实的话,这种现场检查很容易变成“走过场”。因此,IPO企业现场检查固然重要,对IPO审核从严把关也是意义重大,但要对新股加速发行保驾护航,关键还是需要有严格的IPO制度。但在这方面,A股市场明显存在短板。比如,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惩治不力,很难对市场起到震慑作用。
实际上,正因为包括IPO制度在内的A股市场制度存在短板,所以任凭IPO审核如何从严把关,这也始终难改新股发行“带病发行”的现状。如,任何一家企业上市,都会给市场带来不少于3倍IPO首发规模的限售股,而这些限售股将会在一年后或三年后解禁。所以,新股发行制度就成了限售股的生产机器。新股发行的速度越快,生产出来的限售股越多,带给股市套现的压力就越大,不排除引发新一轮股灾的可能性。这其实也是新股加速发行从中长期来看带给股市最主要的负面影响所在。这个问题显然不是IPO审核从严把关就能解决的。而这个问题也确实是新股加速发行必须正视的问题。如果现在只顾加快新股发行的步伐,而对新股加速发行可能带来的后果置之不理,届时市场为此付出代价将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对于新股加速发行的问题,显然不是IPO审核从严把关就能够保驾护航的,也不是对再融资、大小非减持以及并购重组加强监管就能解决问题的。而是必须对新股发行制度加以完善。在制度性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就一味追求新股的高速发行,这其实是一种蛮干,也是一种野蛮的新股发行方式。如此一来,新股发行越多,带给股市的问题就越大。股市在背离健康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本文作者介绍:财经评论员,二十年的股市磨练,练就了对股市独到的眼光与见解,著有《轻轻松松炒股票》一书。)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