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 > 芬达和美年达有致癌危险 > 正文
 

饮料生产企业称:某制药企业维C泡腾片有苯风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7日 02:52 第一财经日报

  有食品业资深人士称,虽然维生素C泡腾片是固态,但饮用时同时需要加水,变成液态,因此“维生素C”和“苯甲酸钠”两种成分共存时,同样存在化学作用的可能性

  本报记者 伍静妍 发自广州

  由于目前仍未有权威部门公布相关的检测结果,“苯污染”风波仍未终结。处在旋涡
中心的饮料生产企业又扯出新的内容:某些知名制药企业的维C泡腾片也有同样的“苯”问题。

  “珍维希”也有问题配料

  虽然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分别就其芬达和美年达中少量的苯作出声明,表示符合国家相关检测要求,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然而,“苯污染”风波还是令大部分配料中有“维生素C”和“苯甲酸钠”成分的橙味饮料销售大跌。新浪网称其所作读者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调查人士称,今后将少买该类饮料。

  “苯甲酸钠在饮料中广泛被使用作防腐剂,目的是防止对健康有威胁的细菌于饮料内生长。”某大型饮料生产企业向记者称,这次“苯污染”风波,公众都把矛头指向饮料企业,其实产品中含有“维生素C”和“苯甲酸钠”成分的食品还有很多。该人士举例,现时比较流行的“维生素C泡腾片”就是其中一种。

  记者从便利店中购买一盒施贵宝公司生产的“珍维希”维生素C泡腾片。从产品外包装的配料表中的确包含了“维生素C”和“苯甲酸钠”两种成分。而在罗氏制药的同类产品“力度伸”的包装上,只看到“维生素C”,而未见“苯甲酸钠”。

  罗氏制药上海总部有关人士向记者称,虽然目前“维生素C泡腾片”的生产企业非常多,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产品原料也不尽相同。但该人士强调,罗氏的“力度伸”绝对不含有“苯甲酸钠”。

  既然饮料中“维生素C”和“苯甲酸钠”两种成分混合会产生苯,那么“珍维希”维生素C泡腾片是否也会有机会产生苯?记者致电施贵宝公司上海总部,企业事务部相关人士称6日下班前会对此有正式回复,但截止到记者发稿前,未收到回复。

  有食品业资深人士称,虽然维生素C泡腾片是固态,但饮用时同时需要加水,变成液态,因此“维生素C”和“苯甲酸钠”两种成分共存时,同样存在化学作用的可能性。“不过,由于液态共存的时间不像饮料那么长,因此产生苯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饮料中未有苯限制指标

  此前,可口可乐中国区公共事务总监赵彦红曾向记者称,国内目前只对饮用水有苯控制指标,而对饮料这块还是空白。记者致电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时,该协会负责人称,目前不但中国,国际上对饮料中的苯指标同样未有具体限定指标。

  “苯的形成是由存在于饮料中的苯甲酸钠及维生素C在特定情况下化学作用而产生。苯的形成可以被一般的饮料中的糖分抑制。因此,维生素C及苯甲酸钠共存並不代表一定会有苯产生。”广东省食品协会食品添加剂分会会长陈永泉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对饮料中苯的控制,更多是通过对企业添加剂投放量来实现的。

  “目前国家标准中,每升酱油中苯甲酸钠的最高含量是1克,而饮料是0.1~0.2克。”陈永泉称,这个指标,是依据该类食品每日的最大摄入量来界定的,非常科学。而食品添加剂目录中,每个成分也都是经过毒理试验,确保对人体无害。

  不过,陈永泉承认,市场上还是有一部分游离于正常监管范围的不法食品企业在添加剂上有过量的行为,这些产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记者致电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时,相关人士称目前自来水中也有重金属,因此对饮料中少量的苯不应太紧张。而该人士称,协会方面对该事件暂时未有新的消息,有可能8日会对外有统一说法。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7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