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孟环) 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今天听取并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发展环境”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记者了解到,截止到今年6月底,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共录入各类信息351.45万条,其中有10.22万条法定代表人警示信息被录入“企业不良行为警示系统”,一般违法案件进入了企业信用信息的提示系统。
去年11月,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开始试运行,实现了全国业务数据的集中,同年
12月,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首批七个试点城市向15家商业银行成功开通了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服务,今年年底将实现全国银行的联网查询。截止到2005年6月底,该系统收集的北京市个人账户约为260万户,信贷业务余额为2262.56亿元。
此外,本市还开辟了“信用修复”渠道,引导市场主体自我修复信用。允许信用缺失企业,在有关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帮助下,通过实施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等措施,恢复企业信用,通过规定的考核和评价后,获准提前解除失信行为公示和市场禁入的限制。同时,积极开展“守信”企业公示活动,2004年本市有3086家“守信”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