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城直播:新加坡教师年年过节不收礼

2012年09月12日 10:22  作者:张圆  (0)+1

  文/新浪财经新加坡特约观察员 张圆(微博)

  新加坡教师节收礼超过50新币(约合人民币255元)属于受贿。刚刚过去的教师节,老师们收到的礼物是学生做的手工小玩意,价值几毛钱新币。在新加坡属于公务员编制的教师,身份定义就是公共服务人员,“客户”不但不会暗送红包,若“服务”不周还要被投诉。

新加坡教师们的教师节礼物:写满孩子祝福的卡片集。新加坡教师们的教师节礼物:写满孩子祝福的卡片集。

  刚刚过去的教师节,让国内家长钱包大缩水。据国内媒体《法制晚报》报道,教师节礼物的价格随着市场价逐年攀升,十年翻了三十倍。网上爆出的教师节偶逢小学生送Gucci[微博]给老师的新闻,更是吓尿网友。

  与国内老师的“幸福生活”相比,新加坡的老师则清汤寡水:笔,小卡片,小手工,小玩具,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谢谢老师”,这就是教师节的全部“犒赏”。

  更苦逼的是,教师收礼超过50新币属于受贿。教师不但从家长那儿捞不到油水,还常常被家长投诉。

  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是用什么衡量的?老师的义务是什么?在新加坡,礼物的人情并不重要。

  新加坡教师节的礼物

  今年教师节,在政府中学任教的蒋老师收到的最昂贵的礼物是:学生用废纸手工制作的纸花,价值几毛新币。

“这些来自学生的心意,让我感到当老师的幸福。”蒋老师告诉笔者。“谢谢你一直以来对我那不放弃的精神,谢谢Ms Jiang!我爱你”。这是某个学习不好又顽皮的学生在卡片上写下的真挚话语,虽然错别字连篇,却差点让蒋老师感动落泪。

某个学习不好又顽皮的学生在卡片上写下的真挚话语,虽然错别字连篇,却差点让蒋老师感动落泪。某个学习不好又顽皮的学生在卡片上写下的真挚话语,虽然错别字连篇,却差点让蒋老师感动落泪。

  与此同时,蒋老师还在教师节前夕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来自教育部给每位教师的提示邮件,大意是:节日期间,谨防收礼,一旦越轨,后果自负。

  在新加坡政府中学工作了近三年的蒋老师从来没有收到过家长的礼物。“家长会打电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或者打电话质问你为什么没有管好他的孩子,但是从没有家长登门送大礼。”

  “有时候家长会因为感激老师,送一些零食或特产给老师,老师一般会将它们拿到公共休息室,分享给其他教员。”在新加坡任教五年的中学老师凌霄告诉笔者。

  凌霄是来自中国大陆的80后,在城市长大的她对老师收礼司空见惯,“每年教师节,我妈都会给各个老师买礼物,还会交类似于‘家长委员会’的费用供老师‘活动’。有时候教室里座位的优劣,与孩子家长送没送礼,送什么礼有关。”

  但是,在新加坡,一个孩子如果被区别对待,不但没有礼物跟进,“修复师生情谊”,还可能被投诉。

  教师属公务员 收礼算受贿

  教师在新加坡属于公务员,工作牌上写着“Public Service”,说白了就是在“公共服务”行业服务大众的。

  教师如果收礼,礼品价值超过50新币,一旦发现,罪名就是受贿,一辈子再别想混进教室。

  凌霄还分享一个倒霉校长的故事:这位校长接受了一位家长的“礼物”:给学校老师提供会议茶点(新加坡开会一般都会有茶、饮料、点心之类的小食品供中场休息时吃),被举报后乌纱帽不保。倒霉校长的故事,作为一个“杀鸡儆猴”的好案例,流传于教育界。年年过节,收礼的风气就没流行过。

  所以,送礼不是“尊师重教”,收礼也不是“理所应当”。作为新加坡下一代的“服务员”,不仅没有受到家长们“座上宾”的优待,还经常被投诉,灰色收入就根本别指望了。

  孩子为什么没做作业?孩子没来学校为什么不通知家长?作业的错别字没改出来,甚至孩子为什么不喜欢老师,都可以作为投诉理由。

  教师于翔有一次就被警告了,刚入行的他年轻气盛,在课堂上被叛逆的学生气晕,当场将手中的记号笔扔到教室后面。这一幕刚好被走过的校长看到,下课后,校长告诉他,如果那只笔真的碰到学生,后果严重:你很有可能被投诉哦。

  “你真的喜欢教孩子吗?”

  如果被投诉,老师不会知道投诉人信息。家长一般写信给校长,校长不会透露学生家长姓名。接下来,老师就要被请到校长办公室“喝咖啡”(挨训)。“你真的喜欢教孩子吗?”这是校长经常问被投诉老师的一句话,也是教育界的“咖啡物语”。

  尽管老师的收入稳定,属公务员编制,但丝毫没有占到身份上的便宜。每年教育部都有一批老师辞职。“教师压力大,时常要应付各种可能发生的投诉,与私人企业相比,这行还不赚钱。”于翔坦言。教师们也常常聚在一起吐槽,如今的家长不好对付,日子不好过。

  所以,如果不喜欢教育,实在没有理由在教育界混。

  本文来自于新浪财经原创专栏集《全球新闻眼》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明文章来源和栏目链接,欢迎媒体洽谈落地合作。意见建议请@全球新闻眼2012 (微博)

  (本文作者介绍:阴差阳错来到新加坡工作并常驻于此,体验香蕉式华人世界。)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