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印度:被遗弃的加尔各答

2012年08月10日 09:27  作者:吴顺煌  (0)+1

  文/新浪财经印度特约观察员 吴顺煌(微博)

  古董的有轧电车、老爷车式的的士、挂满人的公车、关不了门的地铁、人力三轮车和舒服的机场大巴……21世纪加尔各答的交通活生生地呈现出印度200年来的历史。这一座曾经被称为“亚洲的罗马”的首都城市,如今拥挤嘈杂,是印度东部的经济中心,但更像是一座被遗弃的旧城。

加尔各答的黄包车。加尔各答的黄包车。

  一脚踏出加尔各答机场,一大帮人马上蜂拥而至,“Taxi,Taxi……”。在一群吵杂声中,我说出了我的目的地Sudder Street后,有一人马上说1000卢比,并试图把我拉到一边,我理都没理。另一个见势凑过来,说600卢比,我回应说300卢比,他识相地把我拉到一边去了。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300卢比(约35元)最后敲定了,但没想到司机的车停到比别人要远几百米的地方,时值夏日中午,拉着行李在太阳下爆晒,真是后悔。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行李放好后,坐上没有空调像烤番薯一样的老爷车后,印度人叫我在车里等等,他再去拉一位客人?!

  我气得火爆跳下车,正在绝望地往机场出口处走时,突然又有另一个人上来说,300卢比走人,结果把我拉到另一个的士司机那里,放好行李出发了。

  我看到司机在开出机场前,拿了50卢比给那们拉客的,我不解地问司机,为什么给他钱,他用生硬的英语答道:“He is my friend, no problem”。Anyway,总算是出发了,真是汗流满面。

  司机是来自印度最穷的邦比哈尔邦,印度人用“哪里有土豆,哪里就有比哈尔人”来取笑到处谋生的比哈尔人。其实的士不是他的,他除要值钱给拉客者之外,还要付油费和的士的租金等等。

  印度的活历史

  21世纪各尔各答的交通活生生地呈现出印度200年来的历史,在快速路过有不少在建的现代购物广场和高楼的新城区之后,黄的士像掉进陷阱一样进入了拥挤又嘈杂的老城区。

加尔各答城里英国人留下的建筑物。(图片来源:新浪财经印度特约观察员 吴顺煌)加尔各答城里英国人留下的建筑物。(图片来源:新浪财经印度特约观察员 吴顺煌)

  在老城区里,英国人留下来的古董般的有轨电车还在狭窄的道路上穿梭,车门外挂满人的巴士在很多路口转角处在招莱一蔟人群蜂拥而上,与偶遇的现代机场大巴形成鲜明对比。而起源于1940年代车样的印度大使牌黄色的士有如黄蜂一样穿梭于各条小路,这里和德里、孟买等城市不同的是,Auto(一种和的士同样功能的三轮摩托车)廖廖无几,全是的士。但在旅客的集中区Sudder Street附近,却到处能看到由赤脚拉动的人力三轮车(轮子要比电影里上海的黄包车要大得多)。

  不得不提及的还有加尔各答地铁,由于加尔各答路道路面积只占城市面积的4.2%,独立后的印度决定修建地铁缓解这里的交通压力,于1973设立专门部门为加尔各答修建5条地铁线路,并终于在1984年开通印度第一条地铁线路。

  80年代的地铁不少车门是无法完全关闭的,后来在一位朋友的带领下,刚好赶上一辆空调车,被挤得脸都贴在车厢皮上,朋友还猛说:“真好,这趟有空调!”不过价格相当便宜,起步价4卢比,而全长23个站最高价才10卢比(不到1.2元)。

  不过,40年前规划的另外4条线路目前还在建设中,后来又新增一条,第二条线路计划于2015年开通。估计第二条线路将会是现代化技术,那时加尔各答又能成为活生生的地铁历史博物馆了。看来,加尔各答在21世纪还能穿越活历史,慢吞吞的“印度速度”起了重要作用。

  印度的慢吞吞还体现在当天晚上的机场大巴上。由于晚上还要去机场接朋友,在一位中国人的带领下去问机场大巴的时间,司机态度友好地说,最后一班车是9点钟。我8点半就到,大巴过10分钟就起动引擎,但是却眼睁睁地看着售票员在哪里数钱,大巴司机伸出头与人聊天,最后9点半才开始出发,而后面还有一辆车在等候出发,幸好还是辆空调大巴,不然就被“清蒸”了。

  被遗弃的罗马

  由于喜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的诗,朋友强烈建议去看一下泰戈尔故居,却遭到我的质疑和反对,因为我实在是想不明白,在这座如此嘈杂又拥挤的城市里,这位东文学巨匠怎么会写出如此宁静的诗歌呢?

  后来去了趟维多利亚纪念馆后才知道,在加尔各答最辉煌的19世纪初,这里的人口还不到百万。在其商务中心区域B.B.D.Bagh,叠立着各种美轮美奂的欧式建筑。暇想一下,假如建筑旁边摆小摊的帐篷消失了,而车水马龙的人群果真减个十分之一的话,以前的人称这里为“亚洲的罗马”,真还是一点都不为过。

  1911年英国人迁都德里,亚洲的罗马城被遗弃。1940和1970年代两次印巴冲突,大批难民拥入加尔加答,使得这里成为乞丐之都。如今,随着人口爆炸,加尔各答的拥护和混乱不堪已经成为常态。

  在下榻的旅馆里,由于没有垃圾桶,前两天我们都会把垃圾拿给前台的服务员,他接过后,却直接就往窗下丢下去了!而且还对我扬起头,大概是以示骄傲!我突然想起了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开篇: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窗前歌唱,又飞去了……竟觉得非常突兀。

  《经济学人》年初的文章评论道,加尔各答是印度20年井喷中最没被触及的城市。而塔塔集团的一位老板桑迪番(Sandipan Chakravortty)则说:“我喜欢这座城市,但为她的条件而感到羞愧”。

  受困加尔各答

  加尔各答与其他印度大都市不同的是,这里到处都是玛玛塔-班纳吉(Mamata Banerjee)的大相片。这位被《时代》杂志被为2012年影响世界100人的西孟加拉首席部长,在2011年击败了统治加尔各答长达34年的共产党。

加尔各答街头一角,一边是共产党标语,另一边是玛玛塔图像。(图片来源:新浪财经印度特约观察员 吴顺煌)  加尔各答街头一角,一边是共产党标语,另一边是玛玛塔图像。(图片来源:新浪财经印度特约观察员 吴顺煌)

  印度共产党在西孟加拉强制征地建立经济特区而酿成事故,并遭到玛玛塔的强烈抵制。而玛玛塔现在也变成了印度经济改革派的一颗定时炸弹,今年年初印度铁路提价改革由于受到她的反对不了了之,并引起铁路部长下台。而沃尔玛、乐购等零售巨头一次又一次被拒于印度国门外,也要归功于她出于保护本土小商户利益而坚决的抵制。2009年,据世界银行[微博]报告,加尔各答在印度最难做生意的城市中名列第一。

  这位只穿孟加拉传统衣服,不带任何首饰,只着拖鞋的单身部长,被媒体评论为西孟加拉的民粹主义者和独裁者。她上任后改用印度的独立英雄命名加尔各答一些地铁站,并计划在未来新建的地铁站中使用更多的宗教领袖、诗人和歌手等等来命名。

  我问比哈尔司机,玛玛塔是这里的明星部长,为穷人说话,喜不喜欢她,司机用生硬的英语说:“Don’t like, don’t like”,并且用印地语夹杂着英语向我讲了一番话,大概意思是说他家里太多小孩,靠他一个人挣钱,饭吃不饱,政府并没有帮到什么忙。

  更加诡异的是,连这里的大学考试也是印度最难的。两年前,50位年轻的中国人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加尔各答大学圣泽维尔学院留学,来之前他们对印度几乎没有认识,只听说这里有着全球最好的IT业,并会步中国快速发展的后尘,与中国激烈的竞争相比,这里给中国人留下的空间将会更大。没想到一年后一半人跑回国了,而今年则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人读了两年大一后通过了期末考试。

  我问一位看起来活跃又精明的中国留学生,为什么选择印度?他说:“在国内什么都不是,这里因为中国人少,能到这里做生意的都是些有头有脸的人,至少能够积累很多人脉”。不过可惜的是,他因为两年大一考试都没过关,转学到南印度的海德拉巴去了,听说那里拿毕业证比较容易。

  今天的“亚洲的罗马”在任何一个可能的角落都被印度人紧密地嵌入,这座城市也以印度人独特的思维在运转着。而当加尔各答新地铁站建好后,从这里走出去的四位诺贝尔得奖者想必都会成为地铁站名。看来,仅仅以经济改革来衡量未来的加尔各答会显得有点单薄,陌生的印度有多太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发掘。

  下一篇文章为您讲述我们在佛教圣地碰到的聪明的印度人,敬请期待。

  (本文作者介绍:印度德里大学留学生,200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