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新基金业 > 正文
 
基金和中小投资者双输 千三悲歌绝处能否逢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3日 14:46 和讯网-红周刊

  和讯网-《红周刊》特供

  策划 本刊编辑部 统筹 江涛

  编者按:

点点通个性天气 让眼镜成为历史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1300点——作为1999年12月至今5年历经千锤百炼的历史低点,9月9日的“沉没”,竟是无声无息的。此情此境,不由忆起彼年上证综指向上突破2000点时,不见欢呼,在这儿也感受不到绝望——对一个“全麻人”再戳上几刀,他还会感到疼吗?破位当天,个股虽全面普跌却鲜有跌停股票,就证实几乎所有套牢者多已麻木。

  然而,即便是麻木,对于依然要“活”在市场中的人来说,对1300点一线的探讨依然显得意义非凡。我们需要掌握这个非常时期的资金流动方向,因为它揭示出诸多力量的对比;我们需要聆听市场多空双方的声音,因为它折射出市场参与方情绪的微变;我们还需要回顾大盘若干次冲击1300点的历史,因为那里留下了曾经的绝望和希望,很多人在那里死去,也有很多人在那里重生。

  无论如何,这里是1300点地带,在这里纵然有太多的“喧哗和躁动”,悲歌的同时,我们也需要给自己留下一个静思的空间。

  【现场实录】

  投资者对“一味保护融资者”的市场已经没有什么信心

  寄望于1250~1270点逃生

  本刊记者 李清梅

  当9月9日上证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终于跌破1300点的时候,记者恰好在北京市的一家证券营业部。却见营业部里波澜不惊,上至营业部经理,下至普通小散户,都没有人表现出丝毫的意外,甚至连相关的议论也懒得发起。

  “破了就破了,没什么大不了,我们早就有心理准备了。”散户厅里的周女士如是说。和周女士一样对1300点不抱希望者比比皆是,细心的王先生还告诉《红周刊》记者:“之前大盘跌到关键点位的时候,我总能看到周围有抄底的人,但现在好象已经看不到了。”

  大户室里的高先生表示“早就知道1300点根本守不住”,半仓的他寄望于1260点:“真正的大反弹将会在那里产生,而且一旦反弹就会持续很长时间,那才是真正的大牛市。”

  《红周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部分投资者对1250~1270点的关注度相当高:“那已经是我们能够承受的心理底限了,应该会有反弹的。”但对该点位乐观如高先生者显然是极少数。更多的人表示,由于对“一味保护融资者”的市场已经没有什么信心,因此不会放弃这个难得的“逃生机会”,和高先生同在大户室的卢先生甚至还看到了900点。

  “我们很早以前就认为1300点必破了,”海通证券的一位分析师说道。该分析师认为,守住1250点的可能性不大,但下破至900点的可能性也不高,“最多会到1000点,因为到那时不仅是小盘股,连大盘蓝筹也将发不出去。我想,管理层应该不会坐视股市的融资功能丧失而袖手旁观的。”

  【数字解构】

  此鸭头非彼丫头,头上没有杏花油

  4次下探1300点 市场重新洗牌

  本刊数据室 孙庭阳 阎彬

  从上证指数2001年6月14日创下2245高点以来,3年间指数4次下探1300点,只是“此鸭头非彼丫头,头上没有杏花油”,时点不同,市场也发生了变化,不过整个过程正如“温水煮青蛙”。

  股价重心依次下移

  为了衡量这4个时点股价结构的分布,《红周刊》数据室以2002年1月29日交易的1114只股票作为样本,将后来3个时点交易的股票收盘价复权至这一天,以剔除由于分红送派造成的除权后股价的自然降低。结果显示,2年来的市场变化,正是一个股价结构重心从高价股向低价股移动的过程,而沪深市场上产生1元的“仙股”则是迟早的事。

  即便是新股也未能幸免于难。2002年1月29日后共发行了237只A股,截至2004年9月8日,有53只股票已经跌破发行价,接近总数的22%。如果按上市后的价格计算,183只股票下跌,占到77%,其中今年6月底推出的中小企业板块更是重灾区。

  业绩扛不住指数低垂的头

  2002年1月29日当日,市场当时整体的平均市盈率高达30.67倍。当年,各上市公司在公布的年报当中疯狂地上演了一出“一次亏个够、为来年业绩甩掉包袱”的闹剧,两市巨额亏损公司大面积出现,尤以深市为甚。因此在2002年4月底上市公司2001年报公布完毕时,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从2000年的0.2023元猛跌至0.1345元,跌幅达30%,成为近年来上市公司业绩的低谷。

  2002年上市公司开始走出业绩下滑的阴影,平均每股收益达到0.1481元,但是,在2003年11月13日,市场平均市盈率也达到了30.95倍,平均市盈率仍未下降。到了2004年中期,上市公司业绩再度上升,每股收益达到0.1953元,同比上升30%,但市场却根本不予理会,2004年9月8日再次下刺1300点,市盈率降至26.96倍。

  基金和中小投资者双输

  2002年1月29日,两市流通市值12873万元,投资者开户数是6617万户,市场上共计49只封闭式基金,基金资产净值总额为765亿元,有1114只A股在市场上交易。经过3年的发展,到了2004年7月份,当月新增开户数仅为9.9万户,但总数已经达到7156.58万户,基金也在2004年初以“大跃进”的速度发展,现在已经有119只基金,净值达2362亿元。

  在做多是惟一盈利手段的A股市场中,基金和中小投资者都难逃亏损的厄运,区别只是一个亏的是别人的钱,一个亏的是自己的“血汗钱”。

  资金流量走势极其蹊跷

  根据《红周刊》数据室独特的资金流量比值均线显示,从今年8月初开始,资金比值3日均线一直在40~50这一狭小的空间震荡整理,而根据以往的规律,3日均线一般会在30~70的范围内周期性波浪运动明显,峰值可能达到20或80。但是,该指标至今持续1个多月的窄幅走势却打破了惯例,这当中很可能蕴藏着意料不到的情况。

  不过,回顾去年的资金流量,《红周刊》数据室发现,在2003年1月的低点1311点至11月的低点1307点期间,资金累计流量为996亿元,其中1月初至4月15日大盘上涨期间,资金累计流量为993亿元,而4月16日到11月1307低点大盘下跌过程中,资金累计流量只不到3亿元。

  今年的情况与此十分相似,从2003年的低点1307点至2004年9月9日,资金累计流量为1220亿元,其中到今年4月7日上涨的高点时,资金累计流量是1126亿元,而4月7日至今累计流量是107亿元。如果考虑今年股市增容速度快、以及深圳中小板的推出,目前资金累计流量和去年的水平是接近的。

  在这种情况下,这很可能意味着今年4月初以来的跌势即将结束。不过,观察资金比值3日均线何时摆脱40~50这一狭小空间的束缚是一个先行指标。

  【信息解读】

  过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更给市场平添了许多变数

  影响股市生死攸关的关键词

  本刊记者 王正翊

  宏观环境

  1300点关口在技术分析中有着颇为重要的意义;而在人们对管理层意图的揣摩中,也是一个“政策底线”所在的位置。然而本周四,千三关口的失守,就如同捅破一层窗户纸一样轻松。市场上不但没有期待中的“政策救市”,宏观调控风声鹤唳,加息与否的不确定性等,更给市场平添了许多变数。

  ——宏观调控。对于股市的低迷,《华尔街日报》中文版的观点一针见血——中国的宏观紧缩一点也没有放松的迹象。他们的依据是,周小川在近期的讲话中依然宣称,即使略微放松信贷控制也将导致投资增长的反弹,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难度在加大。

  一个值得注意的信息是,在宏观调控处于观察期时,国家发改委官员对近期的投资反弹迹象提出警告,这与周小川的表态互为呼应,体现了政策部门对投资反弹的警惕。安邦的分析师认为,如今市场对正面的政策微调已经缺乏敏感,而这样的负面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将会相对增强。这样看来,未来几个月,国内股市仍然不容乐观。

  ——升息。虽然央行行长周小川明确表示,“目前讨论加息或采取更进一步的措施还是早点,央行还要看8月份的数据”,但敏感的货币市场还是立即做出了反应:目前短期资金利率持续走低而长期资金维持高位的背离现象,就清晰地表明了市场对央行短期内加息的预期相当强烈,而且业内人士预计,预期的升息时间可能就在近1、2个月内。

  对于已经跌破1300点的股市而言,更为现实的参考指标是9月10日开始陆续公布的8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其中,将于下周一(9月13日)公布的8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更成为瞩目的焦点,7月份这一数据已经高达5.3%。

  ——此外的因素。比如香港金融界人士又在加紧鼓吹QDII的实施,或是国外炒作人民币升值的升温,都是市场上潜伏的暗流。A股和H股股价的不断并轨,即能够印证这股暗流的存在。除此之外,中金公司的策略分析师认为,9月16日将要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也是当前失守1300点大关后的市场应密切关注的政策要点。

  市场背景

  虽然1300点曾被公认为“政策大底”,但如今市场并没有看到任何“政策利好”的迹象。就连新近出台的新股发行方式的改变,也被市场人士诟病为“为融资方服务宗旨的最好体现”。

  什么才算得上是真正拯救市场的利好:5年内不提全流通?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已经无法再麻痹人了;彻底停止股票发行?这触及到了管理层的命根子,只能想想,当个玩笑;降低交易费用?在过去或许有用,但当越来越多的人看清股市“为融资者服务”的本质后,省下那一点鸡毛蒜皮的钱何关痛痒?因此有人笑称,要推出一个都被市场认可的“利好”,还真得让管理层挠掉几层头皮。

  ——扩容。利好匮乏,利空却盛产不已,眼前最现实的,便是呼之欲出的扩容压力。谁都明白,暂停发行新股的真空期太短暂,最晚10月份,就会有新股登场,而且很可能是“大块头”,而中石油的上市显然是市场无论如何也无法忽略的一个阴影。许多机构都表示:“在中石油上市之前绝不参与股市”。

  扩容带来的另一个副产品,就是由于发行新方式的试点将首批在基金公司中进行,如今基金进行仓位腾挪,为申购新股准备现金的举动,对市场也是不小的冲击。近两天以来,中国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长江电力等蓝筹股出现补跌,就很难说与此无关。

  ——地量。绵绵阴跌最腐蚀人的信心。8月下旬以来,不但股指缓下台阶,成交量也屡创新低,市场交投极度清淡,无怪乎已经有人称之为“死市”。8月26日,沪市以29亿元的成交金额创下新纪录。而从8月初以来,就一直有人探讨“地量见地价”的可能性,但就在这判断猜测间,指数又跌去了100点。

  在地量的背后,既有失败者的彻底退出,有投机者的伺机观望,也有套牢者的“坐穿牢底”。

  买在市场绝望时,是罗杰斯的投资哲学

  绝处能否逢生

  本刊记者 江红霄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注定是一场没有胜者的战争。

  4个月前,在《红周刊》主办的“5.16罗杰斯投资报告会”上,本刊荣誉顾问吉姆.罗杰斯先生关于中国股市持续下跌的时间在4~16个月的预言,竟然不幸一语成谶,9月9日上证综指终于击穿5年来市场视为“铁底”的1300点。

  也许这正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置身于中国股市之外的美国人准确地预言了股市的下跌,那么,当今还顽强战斗在中国股市的投资者们,对于当前的市场是念着《木兰辞》,准备“磨刀霍霍向牛羊”,还是唱着《虞美人》,认为股市依旧将“一江春水向东流”呢?

  以往的多头不见了

  在找寻当今市场的多头时,很自然地想起了市场上人称“多头司令”的陈钢先生。见证了股市十余年发展历史的他,曾在1996年年初以“砸锅卖铁买发展”的号召、2002年积极推动市值配售政策出台而为市场所熟悉,在大盘跌破1300点后,他还依旧高举多头的旗帜吗?

  “没有理由看多了。”在跌破1300点的当日,陈钢在电话中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激情。

  “‘国九条’出台后,除了大肆圈钱外,一点有利于股市发展的实事都不做。对于投资者来说,由于市盈率过高,绩差股不敢拿;像宝钢、联通这样的公司又频频再融资,绩优股无法拿,你说这个市场还能靠什么涨起来?”。

  他相信,如果管理层不改变当前的融资政策,不出台“停止一切增发行为,将宝钢的增发改为配股”等这类“让利于民”的政策,大盘将很难见到真正的底部。

  市场上还有一个坚定的“多头”——不管市场如何下跌,一贯鼓吹“完美风暴”的凯凯顾问群,虽然其言论已然成为市场的“笑柄”,但面对已经跌破1300点的市场,他们还会一如既往地唱多吗?

  据凯凯公司的员工说,在9月9日公司召开的例会上,凯凯一改往日的激昂,表现出了难得的沉默,从他严肃的表情看1300点可能也跌破了凯凯的心理防线。不过,他们当晚发表的报告,依旧还是延续以往的风格,声嘶力竭地叫嚷道:“周四多杀多的最后一根空头陷阱的技术意义十分强烈!

  其理由不外乎是老一套的波浪理论,最后的结论是“本周五大盘出现先抑后扬并大涨,从而结束三年大熊市格局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新的多头出现了

  凯凯顾问群看多的理由显得过于老套,即使这次真的说对了,大家也会认为是“蒙”的。不过,这次,凯凯对于“千三以下可能是空头陷阱”的说法,却受到了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钱启敏的认同。

  钱启敏应该算是市场上的新多头,从上周开始,他就已经开始看多。他给《红周刊》撰文写道,“诚然,面对目前极度低迷的市场,还存在着很多看空的理由,例如市场人气极度低迷,积重难返;存量资金捉襟见肘,无源之水;技术形态持续向下,新低不断;大盘蓝筹接踵补跌,光芒尽失;尤其是屡探屡守的1300点在本周破位,可谓是对多头心理的最后一击。由此,多头崩溃、股指如水银泻地,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在历数了空头的有利因素之后,钱启敏紧接着笔锋一转:不过,笔者现在更关注的,倒是如何冷静、理性地来看待目前的市场。首先是目前的指数。扣除新股因素,目前上证综指也只有1070点左右,“千点论”在事实上已经实现,空头目标基本达到;其次,目前市场的底部信号相当明显;第三,从技术统计分析,沪市综指月k线最多只出现过连续的5连阴。如果不出现破记录的6连阴,那么9月下半月出现转机、收出带下影线的小阳线的可能性很大。退一万步讲,9月份再收阴,10月份必收阳。另外,以往的经验也多次证明,强势股的补跌是大盘最后一跌的信号。

  他最后引用了一个同行所打的巧妙比喻:前面的调整好比人们逃难,坛坛罐罐不要了,但金银细软还是舍不得扔,但强势蓝筹股的补跌就是人们逃命,除了命,其他的东西都不要了。也就是说,当最后的、能够舍弃的都舍弃了,那么接下来的呢?就是物极必反、置之死地而后生。所以,面对眼下惨淡的市场,在行情大跌500点之后,我们实在没有必要继续过分看空。

  能够如此冷静、理性地看待市场的还有大鹏证券研究所的王晓路。作为一名女性分析师,她认为面对一个前两年已经挤掉股价泡沫、今年挤掉资金泡沫的市场,现在的“泡沫”成分还会有多少呢?一些个股的投资价值,也在大盘的下跌中,逐渐“水落石出”了。作为一名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不但不应该恐慌,反而应该对于市场出现这样的机会感到高兴才是。

  同样经历了市场血雨腥风的私募基金操盘手王江浪则从操作层面,分析了在1250点(正负20点)大胆一博可能的风险收益比。

  他认为,操作的本质来自于博弈,不论破位1300点后会不会成为一个中线底部,一切的博弈还需要讲究一个风险收益的对比。一旦大反弹正式开始,那么1500点将是第一道槛,1630点为第二道槛。如果严格按照博弈角度制定操作原则,不管是1500点还是1630点,上涨200~300点的空间,对应下跌50点的止损位置,是否值得一搏呢?

  他强调说,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按照风险收益对比,目前无论机构还是散户,主动投入部分资金“保卫”这个真正的防线,符合投机学的基本原则。主动型的机构,已经可以先一步挑起先锋。即使最后需要止损,付出的代价也很轻。现价低于可投资区域并严重超跌(最好超过50%跌幅)的股票,是重点主动介入对象。但需要清醒的是,就算股指涨回2000点,也有至少一半的股票价格是回不到原位了。

  即使空头也认为还有机会

  弱市之中,多头的勇猛精神固然令人称道,不过,股市、期货两栖做手,也是本刊“技术对话”的专栏作者韩慎之,却一针见血地指出,新兴市场的内在特征及中国经济的全球一体化,使得市场走进痛苦的转型道路,在目前未出现明显转势信号的时候,还是不要轻易言多,在股价不断创新低的时候,卖出和抛空还是最好的策略。

  在他看来,如果逆势蛮干,无异于螳臂挡车,可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脚,贻笑大方。

  不过,他凭经验感觉,在1220点附近大盘如果能有一批股票“跳将”出来,在市场不断地自我强化、自我复制、自我推动的过程中,市场的底部可能也就出现了。尽管现在还看不出来谁会成为“点火者”,但行情很可能一触即发。

  在今年年初就认定市场是个“伪牛市”、现任上投摩根的基金经理吕俊也认为,在跌破1300点之后,大盘很可能还会有一轮加速下跌。因为在市场的平均价值中枢不断下移的时候,基金重仓股的价值中枢也不可避免地下移。在买方虚弱的当下,卖方只要出现一丁点的不坚定,就会导致大盘破位,而真正的底部出现标志有2个:市场的估值水平达到15倍左右;或者有50%的股票跌到净资产附近。到那个时候,不用提出全流通方案,市场实际上也实现了全流通。

  现在看来,这个底部的到来还有些遥遥无期。不过,他还是认为,从点位看,在深成指跌到2700点附近时,会出现阶段性的机会。而只要市场有波动,就能有盈利机会。

  因为,在他看来,1100~1300点与1300~1700点的机会是同样的。

  由此看来,“绝处”还是存在逢生的可能。而在本文结束的最后,还是以罗杰斯的话作为结语:“熊市的最低点,每个人都会说股市投资不理智,传媒充斥投资者破产的消息,毕业生不愿意去金融行业工作,在这个时候,你就能找到非常廉价的投资机会。”“买在市场绝望时,就是我的投资哲学。”

  【版权声明】本文为(媒体名称)授权刊登之作品,其他网站不得转载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除非经和讯网-《红周刊》授权许可。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基金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