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报看点:高频交易背后的风险

2012年09月27日 10:53  作者:田野  (0)+1

  文/新浪财经北美撰稿人 田野(微博)

  “高频交易”能在毫秒之内自动完成大量买卖,而一旦计算机出现错误,也会在短时间内给股市带来巨大冲击。同时,不少业界人士认为高频交易将普通投资人置于了劣势。“比如你要在超市花5美元买一加仑牛奶,当你走到收银台的时候,价格已经涨到了5.05美元,而且你只能买到四分之三加仑。”

“高频交易”(High FrequencyTrading)是近来美国财经媒体上高频出现的词汇之一。:这种由强大的计算机系统和复杂的运算所主导的股票交易能在毫秒之内自动完成大量买、卖以及取消指令。  “高频交易”(High FrequencyTrading)是近来美国财经媒体上高频出现的词汇之一。这种由强大的计算机系统和复杂的运算所主导的股票交易能在毫秒之内自动完成大量买、卖以及取消指令。

  “高频交易”(High FrequencyTrading)是近来美国财经媒体上高频出现的词汇之一:这种由强大的计算机系统和复杂的运算所主导的股票交易能在毫秒之内自动完成大量买、卖以及取消指令;而为了争取这千分之一秒的优势,证券公司甚至还将服务器安置在交易所附近或同一座建筑里。

  因此,一些业界人士认为,这种越来越神秘的金钱游戏将没有技术支持的普通投资者置于一种被动状态,而高频交易的计算机系统一但出现错误,将会在短时间内给股市带来巨大冲击。

  著名商业新闻网站《商业内幕》今日刊载文章,邀请对高频交易一直持批评态度的交易员加勒特-奈纳(Garrett Nenner)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其问题所在。

  “比如你要在超市花5美元买一加仑牛奶,但当你走到收银台结帐的时候,价格已经涨到了5.05美元,而且你只能买到四分之三加仑,”奈纳比喻道。在这个情形里,高频交易的证券公司就是速度极快、且能推测你购买行为的其他顾客。“但如果这样的顾客太多,超市可能就很难维持正常的秩序了。”

  近几年由于负责高频交易的计算机发生故障而引起的大小事故也频频见诸报端,除去今年早些时候骑士资本的巨额亏损和BATS交易所的“闪电崩盘”,消息人士甚至对美国国会表示,发生在个股上的微小事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商业内幕》报道称,从去年8月至今,交易资料库的开发商Nanex就记录下了2000多起非正常的股票波动情况。

  《华尔街日报》近日的报道也指出,多名内幕揭露人士称交易所往往会给采取高频交易的证券公司提供“特殊照顾”;而不久前美国证券委员会(SEC)就向纽约泛欧交易所(NYSEEuronext)开出了500万美元的罚单,原因则是后者给某些机构客户提供信息的速度更快。

  而面对高频交易带来的潜在风险,一些国家的市场监管部门已经做出了反应。《纽约时报》今日报道称,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德国的监管部门已经提出或采取了多种限制高频交易的规范,例如增加计算机买、卖交易获得批准的时间,同时对取消交易收取更高的手续费等等。欧盟也在考虑是否将德国的新规范推广至整个欧洲。

  但报道也指出,在高频交易占据股市交易量60%的美国,监管部门却迟迟没有动作。而高频交易之所以积重难返,是由于参于“暗池交易”的机构投资者对更多监管措施极力反对:他们认为监管部门的反应过激其不理性,弊大于利。

  “即使市场上有很多问题,但(与高频交易的关联)也大多是人们的猜测,甚至有不少都是传言,缺少真凭实据,”高频交易平台开发商吉斯-罗斯(Keith Ross)对《商业内幕》表示。“高效率的交易会使市场更加健康。”

  点评:在一个什么都提速的时代里,高频交易的副作用无疑是对传统“价值投资”理念的侵蚀。当少数机构投资者为了追求利益而左右市场的时候,如何能保证优质公司公平的投资机会,是监管部门必将面临的挑战。

  (本文作者介绍:就读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闻研究生院。)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