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报看点:中国到法国买酒庄来势汹汹

2012年08月29日 11:37  作者:田野  (0)+1

  文/新浪财经北美撰稿人 田野(微博)

  近年来中国人对葡萄酒的热情急速升温。去年,中国进口了5800万瓶波尔多葡萄酒,总价值超过3亿欧元,比2010年翻了一番。中国投资也对酒庄情有独钟,在葡萄酒胜地法国,中国人的酒庄往往把酒一滴不留地全部卖回国内。但同时,中资的来势汹汹也引来了一些法国酒庄的担忧。

  中国人对葡萄酒的热爱在法国波尔多被体现得淋漓尽致。CNBC网站近日刊文称,在过去的四年里,中国投资者在这个世界著名的葡萄酒产地买下了大约30家酒庄,而另外还有20多项收购交易正在洽谈之中。

  著名葡萄酒杂志《品醇客》(Decanter)记者简-安森(Jane Anson)称中国人购买酒庄的热情就如同“雪崩”。

  虽然外资进入波尔多根本不是什么新闻,但相比日本、美国、加拿大的投资者来说,中国买家似乎更来势凶猛。“中国投资更集中、数量更多、速度更快,”波尔多大学的地理教授菲利普-鲁迪耶(Philippe Roudie)对CNBC说。而安森则认为,另外一个让本地人起戒心的因素则是中国投资者打乱了该地区原有的葡萄酒销售模式——很多酒庄直接将产品全数销往了中国。

  例如去年被灵通珠宝中国区CEO沈东军收购的乐朗酒庄——据报道,这个54英亩的酒庄年产量达到15万瓶,在被收购之后,这些酒全一滴都没有“外流”,全部被出口到沈旗下的32家国内连锁店销售。

  中国投资对世界各地酒庄的青睐也绝对事出有因。在中国,波尔多葡萄酒就是地位与奢华的象征,而法国地产价格的疲软也使荷包鼓鼓的中国投资人趋之若鹜。CNBC文章称,中国已经超过德国和英国,成为波尔多红酒最大的出口目标地。去年,中国进口了5800万瓶、总价值超过3亿欧元的波尔多酒,比2010年的进口量翻了一番。

  虽然中国人对葡萄酒的喜爱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法国本地需求下滑给酒庄带来的影响,但当地不少酒庄主却对中国人保持着一丝警惕。“他们可以在这里投资,但绝不能把财产带走。”本地酒庄主洛伊斯-罗克弗伊(Lois De Roquefeuil)对CNBC表示:“他们如此迅速地进入我们的生意圈,这有些让人不安。”

  如果说外资遍布的波尔多都对中国人有所排外的话,那另一规模较小的法国葡萄产地勃艮第则更加保守。今天的《华尔街日报》刊文称,澳门赌场大亨吴志诚斥资800万欧元购买香贝丹酒庄一事就引来了当地酒业和政客的一片批评。《华尔街日报》称,勃艮第的小酒庄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很少轻易转手他人,所以此收购被指破坏了当地传统。

  身为葡萄牙公民的吴志诚则解释称,酒庄将由本地人代为管理,酒庄建设也将由法国设计师全程监管。

  法国人让-米歇尔-吉永(Jean- Michel Guillon)曾经联合数名投资人出价500万欧元竞标同一酒庄。对于外国人得手,吉永十分不满。他认为外资很可能会炒热酒庄价格,使得和当地酒庄均价绑定的酒庄转移税也水涨创高,从而威胁法国酿酒家族的代代相传。

  点评:虽然中国对葡萄酒需求高涨,但相应的葡萄酒文化则远没有欧洲发达——所谓“外行”领导“内行”,难免遭人非议。不过中国投资人在“拿来”的同时,是否也可以考虑帮助中国自己的白酒“走出去”?毕竟太白、嗣宗、元亮和翼德等都不是醉红酒的。

  (本文作者介绍:就读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闻研究生院。)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