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极端二八现象将在震荡中纠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0日 01:08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张林昌 翟鹏 章锦涛  

  预测市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绞尽脑汁写下这些文字,主要的目的是给大家提供一些对市场思考的维度和空间。在市场有些狂热的时候泼点凉水,在市场悲观恐慌的时候加油打气。

  我们始终坚持认为:股市最终是称重机,实体经济趋势和行业公司基本面是我们判断市场走势和进行资产配置建议的基石。事物的发展必将向常态回归,因此在大繁荣的市场环境中更需要“留一半清醒”去观察周遭因素的变化迹象。

  上市公司业绩的较快增长是化解A股市场估值过高的唯一办法,也是目前支持市场估值水平的基本面理由。而未来业绩增速可能的回落(我们认为这种回落是向常态的回归),是最终市场估值水平无法持续的根本原因。所以我们密切关注A股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变化趋势,并建议投资者给予能够保持业绩以较快速度持续增长的行业和公司更大的关注,这既是牛市下最好的进攻,也是总会到来的熊市下最好的防御。因为,即使泡沫主要是过多的流动性吹起来的,但每次资金涌入某个板块、公司的理由都是基本面的因素(即使这样理由常常基于牛市下我们过度乐观的预期)。

  持有良好业绩增长的资产,就不怕没有资金进来追捧。因此,我们对市场的判断和行业配置建议,都是以实体经济和行业的基本面为支撑。三季报业绩符合市场预期,金融服务业是拉动上市公司利润增长的主力。但基于对实体经济温和回落的判断和统计上的基数效应,剔除投资收益考虑,企业利润增长最快的时期或许已经过去,未来将回复平稳增长。

  如何看待当前市场的结构性分化?物极必反,却需要契机。

  9、10月市场风格产生了极端结构性分化,过八成个股下跌难以跑赢指数,让散户投资者再次感叹:涨了指数不赚钱。我们认为当前的市场结构性分化,既是市场对大市值蓝筹业绩价值的发现过程,也是市场资金力量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所决定的。

  首先,大市值蓝筹的半年报和三季报给出了很好的业绩增长,尤其是占据第一权重的金融股,纷纷报喜。因此大市值蓝筹得到了市场的认同,成为推动指数上涨的强劲动力。

  其次,股民转基民,资金涌入基金,基金掌握了市场的话语权。基金的投资思路和利益决定了小市值个股不大可能受到关注,基金重仓股的推高,带来了基金良好的投资业绩表现,这进一步促使更多的资金流向基金。这是一个不断增强的正反馈过程。

  物极必反,再好业绩的蓝筹股在资金的不断推高下,也会产生泡沫。而很多基本面不错的二线公司,却不断跑输大盘,显现了相对的投资价值。这个正反馈过程不发生改变,市场的结构性分化就不会有根本的改变。长期来说,业绩优秀、流动性好的蓝筹会越来越成为市场的主角;而很多的个股也会成为“仙股”,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但短期内,极端的结构性分化也面临调整的压力,我们认为这种调整可能在市场的震荡中完成。(作者为国泰君安

证券研究员,本文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