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挤出效应明显 机构上周猛减大盘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6日 01:45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挤出效应明显机构上周猛减大盘股

  

    制表 俞险峰 来源www.rainstock.com.cn 制图 张大伟⊙本报记者 俞险峰

  上周大盘呈现冲高回落的走势,周成交金额再度缩减,投资者缺乏参与热情。据上海

证券交易所Topview数据显示,以基金券商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在上证综指再度接触6000点之时还是选择了减仓,沪市基金重仓股缩减到了378只,与上周不同的是,超过六成的重仓股被减持,中国石油“挤出效应”明显存在,八成多的大盘股被基金抛售。

  “挤出效应”得到证实

  中国石油的“挤出效应”在赢富数据中得到证实。沪市33只基金重仓的大盘股中,上周只有中国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以及长江电力申能股份等8只个股获得机构的增仓,基金减持了其余25只大盘股,大秦铁路工商银行马钢股份宝钢股份以及中国石化等减持幅度排名居前。

  从指南针赢富深度行情来看,机构投资者(基金、券商、QFII)大刀阔斧地减仓,结果导致机构持有流通盘比例超过5%的沪市个股比前一周减少10家,为378家,这其中有超过六成的重仓股被降低仓位。

  在全部378家沪市基金重仓股中,上周只有145家持仓比例上升,243家持有比例下降,增持品种占比为37.33%;而持有流通盘比例超过50%的沪市重仓股有83家,上周增持占比为37.04%;持股比例超过70%的沪市重仓股29家,增持占比为34.48%。可见,机构不再热衷于抱团,而是平衡减仓。

  基金习惯高位减仓

  在申购中国石油的巨额资金解冻将回流的预期之下,上周的前半周大盘出现强劲升势,但触及6000点附近后裹足不前,解冻日之后便出现较大幅度重挫,上周五的跳空下跌更是擦掉之前一半的涨幅。另外,油价上调、境外股市重挫,以及中国石油上市形成“挤出效应”的预期,都对股指产生不利影响。无论是前半周的上涨,还是后半周的下跌,成交均处于低迷状态。

  基金上周在沪市净买进415.17亿元,净卖出456.63亿元,总交易量虽然比前一周稍有放大,但却从市场上抽走了41.46亿元的资金。指南针赢富深度行情提供上证所授权Topview数据显示,上周一大盘大涨,基金投入资金42.44亿元;到周二沪市上涨2.6%,涨幅不小,基金却“开溜”了,当天净买进97.12亿元,净卖出107.63亿元,套现资金10.51亿元;上周三沪指冲击6000点未果,但也有0.98%的涨幅,当天基金快速套现40.03亿元。

  作为机构投资者的主力——基金带头高抛低吸的“滑头”操作自然导致反弹行情迅速夭折。在连续两根周阴线之后,上周周K线收出带长上影线的小阳线,显示反弹受阻的整理走势,上周成交金额为7月底以来单周成交最低水平,投资者参与热情极低。

  前一周是机构接走了中小散户的低位抛盘,那么上周机构则是再度把获利筹码吐还给散户。从指南针软件提供了分类账户的变化情况来看,截至上周五收盘,从区间账户来看,沪市中机构持股占盘比为31.20%,比前一周减持了0.08%的流通股。

  另外,截至上周五收盘,大户、中户及散户占盘比分别为15.96%、22.45%、30.52%,大户、中户分别比前一周减持0.13%和0.07%,只有散户增持了0.28%,总之散户接走了机构、大户、中户的所有抛盘。

  再从分类账户来看,截至上周五券商基金持有沪市流通股占盘比为14.69%,共减持了0.25%的流通股。 我们注意到,券商基金的持股数量在上周的每一个交易日,几乎都在减少。

    相关报道:

    三季度机构资金路径 7月增仓8月调仓9月减仓10月...

    上证指数冲击6000点之前 机构减仓套现63亿

    机构结算减仓正酣 散户持币还将接力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