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07年股市盘点:央企重组核聚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7日 17:21 财经时报

  央企重组犹如核聚变,通过兼并收购重组地方企业是其表象之一。

  2007年6月15日,证监会一纸批文宣告宝钢集团成功控股八一钢铁集团48.46%股权,间接持有八一钢铁53.12%股权,当日八一钢铁从8.34元直接拉到收盘价9.11元人民币,大涨8.72%。2007年12月24日,八一钢铁(600581.SH)的收盘价为20.48元人民币,盘中一度超过9月14日20.70元的历史最高点。

  除了通过兼并收购重组地方企业,央企之间也面临重组。

  2006年底国务院转发的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称,到2010年,央企将调整和重组至80—100家。

  现有央企被国资委分为冶金、汽车、重大装备、商贸等21个业务板块。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下发了“生死令”,“三年之内要做到行业前三名,否则国资委给你们找婆家。”

  李荣融强调“前三”的标准首先是强,而不是大。因此,央企要通过重组实现价值增加,而不仅仅是规模扩大。

  就钢铁业来说,四家央企宝钢、鞍钢、武钢、攀钢中,以前三家为大,但攀钢也不愿束手就擒。

  攀钢集团旗下三家上市子公司经过三个月的停牌后,于11月5日宣布以攀钢钢钒(000629.SZ)作为整合平台,以新增股份换股吸收合并攀渝钛业(000515.SZ)和*ST长钢(000569.SZ),同时注入包括矿山在内的集团资产。

  2007年12月24日,国资委宣布,三九企业集团并入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至此,央企已由2006年底的159户缩减至151户。而未来三年,还将有50户以上的央企一级企业消失,央企间重组的步伐将大大加快。

  除了重组地方企业和央企间重组,央企自身内部重组也将使企业的价值认同度大大提高。

  江南重工(600072.SH)在2007年的表现就颇受瞩目。由于实际控制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内部重组,传言江南重工有可能私有化并成为集团船配业务主体,其股价从8月1日的17.22元一路攀升至9月20日的63.97元,一个多月时间上涨271%。

  国资委期望央企通过内部重组解决内部结构不合理、主营业务不突出、管理层次过多、集团缺乏控制力、核心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中船工业集团重组给投资者的预期正是理顺和加强其各业务环节。

  或许,央企自身重组的目标最终都是整体上市。

  2007年,市场一度传出30家央企整体上市名单,旗下上市公司目录一并列出。国资委虽然否认了具体名单,但央企整体上市的步伐却是越来越快。资本市场上,演绎了一轮又一轮相关上市企业的暴涨神话。

  当年诸多央企因为机构庞大臃肿而拆分,如今又要聚合,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但这并不是瞎折腾,就像当年农村从生产队改革到分田承包提高了生产力,如今又倡导合作组织和集中土地搞产业化,仍是为了提高生产力,因为单打独斗的农民无法与大市场对接。

  世界经济竞争和企业竞争亦如此,大企业集团能够整合产业链,实现资源垄断,节省各环节成本,取得定价权,有足够资本实力进行研发创新,有实力在全球开拓市场,实现强者恒强、赢者通吃。

  国外的很多私企集团成了百年老字号,中国的国企怎样才能打造成百年老字号,历久弥新?

  中国企业如何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经济如何在快速活跃的发展中保持国家对战略行业的控制地位?央企重组对上述问题显然是至关重要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