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新股暴炒凸显市场浮躁心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3日 07:06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国盛证券 王剑

  近期市场出现了一个新的炒作特点,就是对新股或者是长期停牌后复牌的个股强劲拉升,而后再向下打压,股价波动剧烈。这些个股的股价表现都反映出当前短线资金的浮躁心态。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此类个股并没有太大的参与价值,很难把握股价波动带来的投机机会,这种现象也提示着市场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后市应以等待新的机会为主。

  从上榜的席位来看,参与的资金中也有较多的机构身影,如拓邦电子上市首日上榜的席位显示,四家机构席位共卖出5356.7万元,而中信建投证券北京市三里河路营业部这个席位就卖出1.04亿元。双汇发展在复牌首日的上榜席位显示,成交量最大的一家机构卖出了4.89亿元,虽然有4家机构买入,但买入资金相对较少,反映出机构之间存在着分歧。

  从这些个股的表现来看,股价的上涨并没有持续性,说明参与的资金对于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市场走势无法把握,在市场热点减少的情况下就采取了“短平快”的操作手法。这种操作往往是急功近利的表现,资金也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并不属于长期的投资性质的资金。

  从被炒作的新股的基本面来看,资金所选择的都是经营能力较强、长期发展前景可以看好的个股,这也是首日上市股价敢于急拉的重要原因。而从技术走势来看,此类个股股价一旦开跌往往是连续的跌停,跌到一定幅度后将强力反弹,而后再度下跌创出新低。

  一般而言,这些个股下跌企稳后股价往往会低于合理的定位,如拓邦电子、双汇发展和中国远洋,都是长期经营情况看好的企业,股价运行如果出现一个市场定位低于实际投资价值的时期,就是逢低参与的投资机会,不过这需要经历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

  由于这些个股股价在高位被大量抛出导致出现众多的套牢盘,预计后市还会出现新低,就投资参与的角度来看,目前不适合参与。

    链接

    历史上的几次新股炒作

  上海本地新股狂潮

  大规模的新股炒作应该是从1994年的上海本地股开始的。1993年以后,市场进入了持续的调整,由于当时的交易规则是T+0、没有涨跌幅度限制,因此绝大多数人都是短线炒作的投机客,寻找可以炒作的题材是市场参与者的共同愿望,因此当年上市的上海本地新股无可避免地成为了炒作对象,如界龙实业东方明珠、凌桥股份、东方集团、物贸中心、兰生股份等。

  湘证基金之“死”

  真正开“恶炒”新股先河的是湘证基金(即现在的“基金裕元”)。从湘证基金的日K线图上可以看到,其1999年10月28日首次上市交易,开盘价2.45元,盘中一路疯涨至10元,最后以6.20元报收,当日最高涨幅900%,全日换手率则高达88.71%,创下新股和基金上市首日交易的奇观。由于恶炒的缘故,它被停牌一天,管理层宣布10配65,复牌后便连续三个跌停板,令首日追高的短线资金受到重创。

  中工国际的狂炒

  2006年6月19日,中工国际在深交所上市第一天,曾创下332.03%的涨幅,94.05%的换手率,31.97元/股的收盘价(发行价为6.70元/股),盘中曾达50元/股。而此后的连续5个交易日,该股被牢牢封在跌停板上。

  (整理:邓华)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