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不存在的管理层股市PK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3日 10:17 新京报

  就在A股市场的投资者对央行货币政策战战兢兢之时,决策层官员的一系列发言,能够让人们在其中找到管理层对于股市的内在逻辑,这一逻辑不仅通畅,而且符合市场化要义。

  从表面上看,不同管理部门的表态似乎榫枘不合。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关注资产价格,后在回答记者采访时又表示股票市场不归我管。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近日表示,上周央行出台的三项政策,针对的都是货币供给和流动性过剩等问题。对于证券市场的风险,他认为政府不会出台相关政策去干预市场。

  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也表示,对于股市的发展应从市场化高度来认识,不必过于渲染全民炒股。无独有偶,

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也认为全民炒股“可能并不很严重”,虽然市场解读为给股市减压,但实际上在几天前的演讲中,尚福林提出了十点看法,对于股市的发展与监管提出了全盘考虑。

  各方面的迹象联系起来看,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逾界之事偶有发生,但绝不会泛滥。

  央行的货币政策针对的是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资产价格只是央行关注的一个方向,不是最主要的,更不是惟一的。在经济总体数据健康的情况下,央行的利率微调是为了让经济更加平衡地发展。

  东亚金融危机之前,资产价格过高成为一个显著的指标。但对于央行而言,比抑制资产价格更重要的是研究危机的发生机理,以及分析资产价格为什么不可抑制,带来了什么效应。实际上,对于东亚各国而言,资本项目开放之后短期资金大量进入,造成政府与银行负债率过高,短债长贷期限不匹配,以及资金使用受制于裙带关系效率不高,才是值得吸取的教训。

  作为

证券市场的主管者,中国证监会的态度十分明确。

  虽然尚福林澄清全民炒股近日才被各媒体广泛报道,但早在16日,他在中央部长会议上向各部委解释市场情况,显然是对股市过热的压力之下作出的全面论述。

  尚福林十分醒目地提到了中国股市曾经出现的以国有股东身份理直气壮地掏空小股东的文化,以及内幕交易实行怀疑对象自我举证的制度,还涉及到中国股市的国有股文化以及监管的法律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

  如果只及“尚一点”,不及“尚十点”,并且对于一点的解读还完全偏误,以为尚福林是在为全民炒股辩护,意在助涨股市,这样的理解力会让你成为资本市场最愚钝的那只羊。

  尚福林的阐释与近日监管层的做法十分契合,即助推H股与红筹股回归,加强对于内幕交易的监管,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高。对于尚福林来说,后股改时代的牛市主旋律就是建立证券市场的公序良俗。

  无需讳言,各方对于全民炒股、对于货币政策的看法不尽一致,意见多样并非坏事,只要各司其职秉承同一的市场理念就能使A股市场逐步转变为一个成熟而稳定的市场,在国际上拥有充分的

竞争力。抛弃行政干预,管理层各司其职,学习以市场的方法管理市场,是后股改时代的股市发展基调。

  国际上熨平资本市场波动的努力似乎只表明,资本市场的波动是无法避免的。有足够的数据表明,美国高科技泡沫确实酝酿出美国的新经济,并辐射到所有的政府与产业部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我国的股市上涨是否同样能够成为中国实体经济的助推器,才是管理层面临的真正考验。

  □叶檀(上海资深媒体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