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还是悠着点儿好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4日 10:15 每日经济新闻 | |
郑步春 融资融券试点的消息备受关注,未来融券业务可能仅限于大盘蓝筹绩优股,在我国香港市场也如此。 其实,融资放开隐患不小,融券问题更严重。不排除一些上市公司由于“先知”了 尽管我们的市场对内幕交易有监管措施,但实质上管得并不好。相信大多数投资者都注意到了这个现象:几乎所有股票出重大利好前都会莫名其妙大涨,但出重大利空前未必提前大跌,如中信通讯、深发展(资讯 行情 论坛)等。 很明显,如果监管不到位,融资融券很容易成为内幕交易的帮手,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从理论上讲,只要钱充分多,做多一定能成功,只是未必能成功出货,如当年的亿安科技(资讯 行情 论坛)。但钱再多也未必能做空成功,因为某一只 股票的筹码是有限的。因此,将来就可能出现明明是合理的沽空,但却遇到亿安科技之类的蛮庄,极可能出现像期货一样的逼空。当到达临界点后,越涨买单越多,因为空头要停损,这样,庄家就很容易成功出货了。即使是绩优股,如果涨到明显不合理的价位,就一定会引发人们融券沽空。但如果庄家钱足够多,继续把股价推高,那么,输的只能是“明明正确”的融券者。 如果融券业务的做市商借出某股票后,暗中继续买入该股并大举推升股价,以此逼迫借股者平仓,这也会造成问题。 所以在监管远未到位的沪深股市,精力应放在营造“三公”环境上,而不是一味创新。即使创新,也要分轻重缓急。目前最急的是股指期货,因为这首先关系到定价权问题,晚了或被境外交易所抢先做成气候;其次股指期货也同样可以做空,而且这种做空行为极难被内幕交易者操控。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