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股改方案遭否公司为何增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 08:40 证券时报 | |||||||||
本报记者 彭松 近段时间以来,股改方案遭流通股股东否决的公司渐渐增多。继科达机电、金丰投资之后,日前深纺织的股改也未能通过表决。与平均水平相比,这几家公司支付的对价并不算低,但其方案最终仍遭否决,原因何在?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股改向纵深推进,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到股改行列,股改通不过的公司绝对家数自然会有所增加。此外,流通股股
股改的公司多了,方案被否的也会有所增加,这在市场意料之中。德邦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满平说,随着股改不断推进,参与股改公司的质量较此前股改公司会有所下降,有的公司支付对价的能力较为有限,有的公司还留有历史包袱,股改难度加大了,如果处理不好,股改方案遭否的概率就会明显上升。 一家券商投行部的总经理对记者说,一些私募性质的资金,少数几个人拥有较大比例的投票权,与他们的沟通相当困难。他说,对于那些看法相近、持有某公司较多股份的投资者群体,他们的态度比较理性,协商起来也相对容易。但有些私募资金,他们持有公司股份就有其特别的动机,只是后来环境不配合,持股被套,于是希望借助其持股优势在股改中摊低持股成本,“有的甚至把正常的博弈变成了要挟。”他说,如果有些流通股股东是属于庄家操纵、炒作股票的性质,那就不能把他们的要求当成正常的流通股股东意见表达,那很可能是在滥用股东权利。 华夏证券投行部副总经理陈友新认为,股改是一个不断沟通协商的过程,目的是要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如果有些股东提出对方较难接受的条件,不答应就坚决否决,这样未免有些不够理性,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陆满平则提到,除了对价本身的高低以外,股改方案是否能贴合流通股股东的偏好也值得关注。比如,如果公司盈利状况不佳,那投资者可能更希望看到包含了改善公司质量、增强盈利能力等方面承诺的方案。他说,一些流通股股东联合起来,共同与非流通股股东谈判,这是合理的。但如果是一些“拖拉机账户”,少数几个人控制着许多账户,具有一定“庄家”的性质,那这些账户本身的合法性就存有问题,其投票的效力也值得怀疑。 还有一些业内人士提到,公司过往股价走势可能也对流通股股东的心态有一定影响。虽然股改时支付的对价只是获取流通权的成本,但对于股价处于历史低位的公司而言,其流通股股东可能会希望在改革过程中多得到一些收益。因此,对于股价长期走熊的公司而言,股改方案获得通过的难度可能会大一些。 此外,上市公司大股东对支付对价水平的态度,也是影响投票结果的重要因素。早前一家方案遭否的公司的流通股股东代表就说,对公司管理层的努力表示认可,但对公司国有大股东给出的对价水平及其决策机制则表示不满。 陈友新认为,作为上市公司大股东,各级国资部门对公司拟定的股改方案进行最后把关当然是合理的。有些大股东确实没有将其股份流通的打算,因此对于对价支付比较谨慎,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上市公司的情况千差万别,国资部门也要注意不能搞一刀切。他说,国资部门对整个股改的支持态度是非常明确的,但在具体的个案方面,在细节问题上,如果国有股东从更有利于市场的全局的角度来看待股改问题,那就会更加有利于各方股东达成共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