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专网 > 正文
 

中国股市10万个为什么 国资委的双簧该如何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30日 01:00 中华工商时报

  水皮杂谈

  “双簧”是中国北方地区特有的戏曲。

  “双簧”一般由两个人表演,一个人在前面,一个人在后面,前面的表演,后面的人出声,讲究的是默契和配合。

  表面上看,“双簧”演的如何取决于前面那位的表现,其实不然,幕后的那位才是真正的主角。这位主角不仅得有不抛头露面、争风吃醋的胸襟和雅量,而且还得有把握分寸和节奏的功夫和本领,否则,非演砸了不可。

  如果以“双簧”来比喻,那么,股权分置改革实际上就是证监会和国资委合唱的“双簧”,台前的是证监会,台后的是国资委。

  股改试点只是过门,

证监会戏份大,但是一旦股改全面铺开,进入所谓的“深水区”,那么,股改的主动权就已经被转移到了国资委的手中,想不看李荣融的脸色是不行的。

  李荣融的脸色这几天恐怕不会好看。

  因为,一个叫曹录波的助理调研员对246号文的解读捅开了市场的马蜂窝,结果不但招致市场的骂声,而且被人指认为股市暴跌的罪魁。

  曹录波说了什么话会形成如此大的反响呢?

  曹录波的讲话可归于两字:对价。

  “对价水平是

股权分置最重要的、核心的一个环节。我们认为,对价水平需考虑的因素有六个。”

  因素之一,流通股股东首次认购成本,以及上市公司历年增发、配股时流通股股东认购的成本,及相应的股价水平等。

  因素之二,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即盈利水平和发展前景。对于盈利能力强,发展前途明朗的公司,其股改方案可与公司的持续增长结合运作,不一定限于与其他公司看齐的一次性补偿。经过试点,可以看出,流通股股东对大盘蓝筹对价水平的要求比一般公司低。

  因素之三,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市净率水平和国际上同行业,同类企业上市公司市盈率、市净率水平的比较。

  因素之四,国有控股股东最低持股比例要求。在股改中,国有控股股东的最低持股比例不能受到影响,为解决问题,可以考虑采用不局限于送股方式的其他方式,也可以考虑多种组合方式运行,来有效降低最低持股比例的影响。

  因素之五,非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成本。

  因素之六,公司上市后的融资数。

  听话听音。

  曹录波披露的六个因素的确是对价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关键不在于这六大因素,而在于如何解读这六大因素。

  曹录波是如何解读的呢?

  曹录波说,从试点工作到现在,几批企业股改呈现出送股为主的特点,比较单调。单纯送股,容易造成非流通股股东持股权利的进一步损失,因此,国资委鼓励探索多种实现形式,如缩股,承诺分红比例,发行认股、认沽权证,派现,将资产重组和股改组合运作等,不要仅局限于送股形式。

  曹录波没有解释为什么绝大多数公司用送股的形式,因为这是市场的选择,用不着他解释,但是显然,曹录波代表的国资委对这种“单调”的形式是不满的,尽管他声称这会对非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权益造成伤害,更为显然的是,既然国资委对这种形式不满,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对于目前普遍的10∶3的送股比例也是不满意的。

  国资委的态度的确让很多人心寒,因为他们的认识和这个市场中最大多数的投资者的认识相差太远了,远的不是一点点,而是十万八千里。

  就如因素之一来分析。水皮认真的算过,清华同方的非流通股股东持股成本不过0.2元,而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成本却高达6.29元,两者相差31倍。目前,清华同方的净资产是5.23元,而市价却高达10.73元。清华同方10送10的方案为什么被否决,以

公积金送股愚弄流通股股东是一个因素,而原始持股成本相差太大则是另一个因素。

  再如因素之二分析。大盘蓝筹股对价水平偏低是事实,而且是一个令人感到痛心的事实,这个事实是谁造成的呢?难道不是国资委造成的吗?怎么这样的事实到了曹录波的表述中就成了流通股股东的选择呢?这不是强奸民意又是什么?不是指鹿为马又是什么?

  水皮早在杂谈中说,股改中,流通股股东只有第二等公平可以追求,没有第一等公平可说。所谓第二等公平,也就是只有说不的权利,没有说是的权利,只有退而求其次的权利,没有和大股东平起平坐的权利。第二等公平也是一种公平,底限在于不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把流通股股东的无奈当作欢乐,不能污辱大家的人格。

  坦率地说,对价本身就是中国投资者的心头之痛,以10∶3的送股作为一种满足本身就是一种自我麻醉,而现在即便如此,依然有落空的可能,这不是揭人伤疤又是什么呢?

  不客气地讲,国资委官员的讲话打破了市场正在形成的政策与市场预期,从而使股改的局面变得复杂起来。一方面,暴露了国资委和证监会的认识分歧,另一方面也使自己陷于了被动的局面。

  为此,李荣融26日接受记者采访作解释,27日又让产权局的局长郭建新召开新闻发布会,对于“对价”作出澄清,强调国资委的态度是鼓励创新,鼓励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把即期利益和公司长远利益,保护流通股股东长远利益结合在一起。对价水平的高低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切由市场化机制决定。郭建新同时还表示,“六方面因素”并非是“六项原则”,考虑这六大因素主要是为了沟通和完善方案。最终改革的方式究竟如何,是控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充分沟通协商达成的一致意见,证监会的原则和国资委的没有本质的不同。

  有意思的是,国资委这个小型的新闻发布会28日没有媒体报道,统一的见报时间是在29日,也就是第三天。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29日的凌晨,证监会发布消息,宣布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在当天挂牌,同时还宣布五部委联合的股改调研组已经在28日完成9个省市中的6个省市调研,“十一”之前将完成全部的调研,含B股和H股公司的股改方案将很快推出。

  最有意思的是,在证监会匆忙公布的股改调研报道中,新华社记者特别强调,来自五个部委的工作组人员,工作统一行动,统一协调政策,表现出共同推进股权分置改革的鲜明态度和决心。工作组也在统一认识,加强政策指导,解决具体问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股权分置改革是一场由证监会主导的制度变革,证监会积极是正常的,相对而言,对于国资委就没有太大的动力。国资委负责国有资产的运营管理,“有进有退”是一个原则,怎么退,退多少需要通盘的考虑,在国资委想进的领域,你让他也按减持的方式运作恐怕也不合理,国资委三类国企持股底限至今难产症结恐怕也在这里,反对股改大跃进就是一种本能的反应。水皮并不认为这种反应有什么不对,更不认为行情的反复是因为反对大跃进的结果,恰恰相反,这是股改大跃进的必然结果。国资委之所以会成为众矢之的,问题还是出在246文的基调上。什么时候,国资委对国有资产的考核引入了市值这个指标,什么时候,国资委才会在股改上真正和流通股股东形成共识。

  唱“双簧”是要顾全大局的。什么是大局?股改顺利进行就是大局。在这个问题上,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71,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