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不禁要大声质问 纳税人的钱怎么装入私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30日 01:00 中华工商时报

  社评

  审计署日前发布今年第3号审计结果公告,其中发现的问题都是近年来屡审屡犯、屡犯屡审的顽疾。对此,我们是有心理准备的,但有关部门脸不红心不跳,公然侵占纳税人钱的行径,还是震撼了我们的心灵。

  当很多农村的孩子因为缴不起学费不能上大学、不能上中学,甚至不能上小学的时候,我们高高在上的中央部委和他们的下属机构,却可以动辄花费上亿元、上千万元,盖大楼、设小金库、发福利,甚至动用彩票公益金购买车辆。

  我们不禁要大声质问这些部门和相关机构:纳税人的钱,怎么能这样堂而皇之地装入你们的私囊?

  首先,纳税人的钱,得来不易。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市场经济越来越完善。众所周知,发达的、完善的市场经济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大多数人都能挣到钱,但是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挣钱都不容易。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就是这样,最开始,还有暴发户出现,现在,所谓的暴发户已经不复存在。现在的中国,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叹挣钱不易、利润越来越薄。在一些竞争充分的领域,价格战打得天昏地暗,企业更是苦不堪言。在这样一种越来越充分的市场竞争中,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所赚取的薪金、利润都是付出了相应的艰苦劳动,向国家缴纳的税款也浸透了纳税人的汗水和心血。

  其次,纳税人的钱,不是用来享受的。无论是哪一级国家机关,包括人民军队,当他们花费财政资金的时候,首先需要明确一点的是,这些钱不是用来享受的,而是用来为经济建设、国家发展服务的,是用来保卫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这个意识不确立,相关部门、相关机构、相关领导就会派生出官老爷作风,就会自己享受在前、为国家

为人民服务在后。

  第三,纳税人的钱,花了之后应该有交待。每年的两会,财政部门都会就预算的执行情况向代表委员作报告。这样的报告当然是必要的,但是,财政部门的报告,是一个上万亿元人民币规模的报告,不可能深入到各个部委,查究他们的实际执行情况。所以,

审计署的审计,就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虽然审计署的报告每一年都会在全社会引起强烈震动,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一些问题还是屡审屡犯。

  比如,挪用资金办企业、炒

股票问题。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财政资金应当专款专用。但是,转移挪用或挤占财政资金已经成为各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比如,虚报多领预算资金问题,一些部门单位的项目高估冒算预算资金,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比如,私设小金库发福利问题,国家三令五申,禁止私设“小金库,但在一些部门和单位,这种现象仍然相当普遍。

  比如,巧立名目乱收费问题,审计发现,近年来有些部门的乱收费现象仍然十分严重。

  以上种种,让我们十分担心:如果审计署年年审出问题,相关部门年年推诿了事,如此下去,后果将十分严重。

  我们希望审计部门再接再厉,我们更希望中央能够出台更有效的措施,使审计出来的问题得到有效的改正,以便让纳税人放心,让中国的国民经济能够更有效率地持续发展。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12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