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星:股价涨跌是目前检验股改成败唯一标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 00:40 新浪财经 | |||||||||||
张卫星 最近众多财经媒体刊登证监会规划委官员李青原主任发表的“不以股指涨跌来确认股改成功”的观点,在市场中引起了轩然大波。笔者正好看了当时的电视采访和媒体报道,前后对比后认为,许多媒体采用的文章标题有断章取义的嫌疑与李青原主任的原话是有一定出入的。但不管李青原主任的语言原意与媒体表达出现多少出入,但一句话引起如此巨大的争
在“不以股指涨跌来确认股改成功”的观点发表后,市场各方都强烈发出了一个质疑声音:“如果不以指数、 股价的涨跌来判断股改的成败,那么请问用什么来做判断的标准?中国证监会是否应该提出一项新的成功标准?” 但是非常遗憾,直到今天,我们并没有看到证监会拿出一个或几个可以服众的标准来检测此次股改试点是否获得了成功?不过也难怪,制定政策的政府部门也有自身利益的,都希望自己部门出台的政策是成功的,怎么能自己评判是失败的呢?我们是否能期待这个出政策的部门同时还出台一项标准来检验自己出台的政策成功与否吗?自己公平公正的监督自己? 难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股改试点中遭到了颠覆? 从2001年中国股市大讨论以来,关于股市问题的争论就激烈不断,在各方争议很大无法在理论争论上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政府管理层选择了股改试点,选择了让实践来检验真理的举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如让实践来检验”,应该说股改试点从这一点来讲是值得称颂的。 但股改试点方案在政府管理层制定规则时遗留的许多缺陷性问题,很可能让一次在中国股市历史上伟大的制度改革陷入一场困境中。从一个良好的光明的开端却走向市场未来的深渊泥潭中。而提示当前股改试点工作已经出现严重偏差的最客观现象,就是股市仍然出现下跌,大量股票价格仍然爆跌不止。因为这是市场多方参与者用自己的方式在向政策制定者反馈最客观的信息。 所以,一旦“不以股指涨跌来确认股改成功”的说法在管理层体系蔓延,并成为管理层推脱的政策失败的借口,不从错误中改正,那么我们的整个改革都将走向困境。所以,笔者旗帜鲜明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不以股指涨跌来确认股改成功”的说法成立,实际上就是否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市场各方人士通过经济理论争论已经无法达成共识的现实情况下,如果我们连“实践检验”也都抛弃了,那么我们还剩下什么? 股指持续下跌证明过“国有股市价减持政策的失败”! 从过去的股票市场历史看,我们曾经通过大部分的股票下跌和股指的暴跌证明过管理层出台政策的失败。社会各界所公认的“2001年国有股市价减持政策的失败”的标准是是什么呢?最后怎么到达社会的公认呢?这一政策又怎么被迫停止呢?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因为这项政策的推出导致了股指的大幅爆跌。 这个案例已经充分说明了:实践证明国有股市价减持政策是造成了股市的大幅爆跌的原因,是造成了流通股股东的利益损失,不是对流通股股东的利好。所以,国有股市价减持政策就是错误的政策,是一项失败的政策。 如果当时我们不依靠“以股指涨跌来确认股市政策的成功!”这个标准,由出台“国有股市价减持”政策的政府部门来做工作总结,恐怕这项政策最后一定被总结成一项成功的值得宣扬的正确政策了,因为会有人员测算数据说,“国家股都高价从市场上获得了变现。” 必须坚持“股价与股指的连续性下跌说明股改试点失败!”这条标准我们并不苛求所有的股票在股改后都出现上涨,但起码应该是大多数的股票出现上涨,出现流通股市值的整体性恢复,流通股东从股改中获得应有的公平公正的对待,获得已损失利益的补偿,尤其是在股市指数暴跌了四、五年以后的今天。 在管理部门没有拿出一项或多项可以服众的评价标准来评价这次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成功与否之前,“股票市场中的绝大多数股票和股指本身在此此股改中出现上涨和明显的利益市值的增长,是评价此次股改试点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这是毋庸质疑的标准之一。如果,大多数股票还继续下跌,则说明此次股改试点是失败的!”这是当前市场参与者可以广泛接受的唯一评价标准。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82628888 转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 |||||||||||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