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张卫星 > 正文
 

张卫星:国九条对国资系统管用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 11:51 证券导报

  

张卫星:国九条对国资系统管用吗

5家上市公司国有大股东原来每股投入与流通股股民每股投入比较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张卫星

  第二批试点公司中因为有几家大股东绝对控股的国资委背景的大蓝筹公司,以上港集箱(资讯 行情 论坛)、长江电力(资讯 行情 论坛)、宝钢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中信证券(资讯 行情 论坛)、中化国际(资讯 行情 论坛)等公司为代表,所以其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备受各方瞩目。但这几家上市公司的股改方案公布后,让整个市场各方参与者都倍感失望,导
致本来就处于弱市中的股市继续爆跌不止。其中中化国际创下了试点股方案公布后的“盘中跌停”的记录,而中信证券更是“出色”,方案公布后以跌停板收盘,创下试点股复牌后跌停收盘的记录。

  从公开的媒体报道上,更多看到的是对这些方案的赞美性报道,与市场走势反差很大的报道。股票市场是最好的投票器,股市走势才是真实语言的表达,股市的爆跌和试点股的盘中跌停实际上最真实的映射了市场意志。

  实践中执行国九条中的规定吗

  国务院是我们国家最高的政府行政机构,国务院在2004年发布了“国九条”,“国九条”里特别谈到要“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在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时,特别保护社会公众股东也就是股民的利益!”这是国家的决策。“保护流通股利益”在股权分置改革中怎么体现呢?就是流通股含不含权,含多少权的问题,从股改试点开始以来,流通股含权已经不成为问题,但现在A股含多少权却成了大问题。一个更突出的问题是国资系统上市公司的流通A股含权为什么这么少?

  从这几家国资系统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方案看,流通股的含权量普遍是非常低的,比一些民营企业给出的对价率低很多。我们不妨先算算每家上市公司的国有大股东原来每股投入了多少钱进来,流通股股民又是每股投入多少钱进来的。

  从现在这几家公司给付的对价来看,流通A股的含权率太低了,按宝钢支付对价10送2.2股测算,流通股的含权率仅为1.29同样用流通A股的含权系数表示,长江电力仅为1.167上港集箱仅为1.22中化国际为1.29而中信证券也不过1.41。这样的含权系数与两类股东每股投入公司的价格差相比差距太大了。事实上我们也看到这几家上市公司没有一家敢和股民仔细算算帐,算算大家对这家股份制上市公司每股投入多少的帐。而股改方案中A股含权率太低本质上就是在抢股民的利益。

  国资与民营谁更应该执行国务院精神?

  如果试点公司大家都这样也罢,但是这几家国有企业与同批试点的民营企业相比较,明显的在对普通股民时就太吝啬了。比如可以看看一些民营公司的送股对价,浙江龙盛(资讯 行情 论坛)10送4,宏盛科技(资讯 行情 论坛)10送5,物华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也是10送5,传化是10送4.5,还有一些其他中小企业板的上市公司,给出的对价量都远远高于这些国有大蓝筹股。按这些公司的送股比率测算出的流通A股的含权系数实际上都在1.6、1.7比例以上。 看了这些数据对比后,笔者想问几个问题,为什么民营企业在支付对价时能够更好的保护流通股民的利益?为什么他们能够支付得起十送四以上?为什么他们能够把流通股东当做本公司的股东来对待?为什么国营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里,却把流通股民当做大股东赚钱的对象来对待,而不是把它当做自己公司的股东来对待。 是民营企业的大股东在股市里圈的钱多吗?看看历史上在融资拿钱的时候,是民营企业还是国资企业100亿、100亿的从市场中很痛快地圈钱的? 是民营大股东的持股数量比国资大股东多吗?看看非流通股的数量,国资持有几十亿,几百亿的非流通股却给付对价时如此的吝啬。

  国资与股民争利,股改前景堪忧

  国资系统持有的非流通股是非流通股数量最大的部分,国资系统持有的非流通股占全部非流通股总量的74%,而现在看到国资委上市公司在股改方案中没有体现解决股权分置的任何诚意。回想过去从股票市场股民口袋里拿钱的时候100亿,100亿拿的很痛快,圈钱说明书说的比唱的还好听。现在需要保护流通股股民利益的时候,需要真正把股民当做公司的股东来看待的时候,躲得远远的,完全在打发股民,糊弄老百姓,没有把流通股民真正当做公司的股东来对待,尤其是在与民营上市公司相比较的时候就更凸现了这一点。从当前的股改方案看,国有大型企业没有贯彻“国九条”所定的国策,没有体现社会责任感,没有体现对股票市场负责,对股民负责的历史责任感。相反体现的是国资委系统企业在股改方案中想方设法算计股民,在想方设法侵吞股民的利益,想方设法地“与股民争利”。股权分置怎么能够顺利改革下去呢?国资系统“与股民争利”的问题不解决,国资委没有带头执行国务院国九条的精神,股权分置怎么可能顺利地积极稳妥地得到解决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