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千点保卫战 > 正文
 

六问千点轮回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3日 08:30 证券时报

  □本报记者 万鹏 秦风

  昨日深沪股市再度大幅下跌,不知不觉中,上证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已创出1997年2月24日以来的收盘新低。那一天,距离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逝世不过5天。

  蓦然回首,又见千点。中国股市在8年后似乎又完成了一个轮回,这8年间,国民经济
状况、上市公司规模、投资者构成、证券市场制度建设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股指却依然在原地踏步,如此巨大的反差,不能不令人深思。

  国民经济高增长为何难成晴雨表?

  国外成熟股市数百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证券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而纵观8年来我国证券市场的运行轨迹,却无法得出这一结论。

  本报信息部统计显示,1997年至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由74462.6亿元增至136515亿元,增长了83.33%,8年的平均增幅高达8.2%,增长最慢的1999年也达到了7.1%。相反,从2001年6月14日的最高点算起,上证指数跌幅高达54%,股指惨遭腰折,深沪股市流通市值占GDP的比重大幅缩水,长达4年的持续下跌与国民经济蓬勃向上的发展完全背道而驰。经济增长幅度远不如我的美国,同期,其道琼斯指数上涨了53%。

  从居民储蓄存款规模来看,1997年末仅有46279.8亿元,至2004年就达到119555.39亿元,增幅近1.6倍,而2005年一季度的最新数据更增至129259.35亿元,仅一个季度就增加了差不多1万亿元。数据背后所反映的应该不仅仅是投资渠道缺乏这一个原因,近年来,楼市、期市汇市轮番的火爆,甚至“温州炒煤团”的出现,在映衬出股市低迷、投资者大面积亏损的同时,也似乎在证明一件事情———股市依然缺乏吸引力。

  业绩重上高点股价为何回低点?

  8年来,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家数从1997年初的530家,增加到2004年末的1377家,不仅在数量上翻了一番,上市公司质量也明显提升。

  据本报信息部统计,1997年两市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244元,此后的6年均低于这一数字,而2004年两市加权平均每股收益达到0.241元,逼近当年水平。业绩的大幅提升也为上市公司高比例分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超过760家上市公司推出了分配方案,其中,现金分红规模高达765.82亿元,占所有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的44.16%,仅2004年一年的现金分红规模就超过了1997至2001年5年的总和。

  然而,业绩及现金分红的大幅增长却未能转化为股价的上涨,市场中一批最优秀上市公司更已成为近期股指下跌的最大动力,市盈率也跌至历史低点。

  股价重新“归零”白纸好绘新篇章?

  如果仅以股指为标尺,上证指数昨日创出的不过是1997年2月以来最低点,深成指更尚未打破5.19低点。但若用平均股价去衡量,中国股市1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仅有1994、1995年的平均股价水平略低于当前。10年过去了,市场重回起点。

  这10年中,股市既让投资者体验了一轮又一轮波澜壮阔牛市的收获,创造出百元股票的神话;也带领投资者走过一波又一波漫漫熊途的煎熬,到目前10元以上的股票仅有48只,而2元以下的股票却有68只,今年更出现了中国股市历史上罕见的“仙股”。更令投资者心碎的是,曾经以为能够抵御系统风险的绩优蓝筹股,今年更成为了重灾区。苏宁电器(资讯 行情 论坛)、贵州茅台(资讯 行情 论坛)、中集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这些业界翘楚,都难逃一跌;石化、煤炭、钢铁、汽车、电力、港口运输,这些当年炙手可热的板块,如今也遭到了机构的无情抛弃。轮回后,洗尽铅华的市场平均价格又回到了5元以下。

  曾有伟人说过,白纸上才好绘就绚丽的图画。想当年,8元的四川长虹(资讯 行情 论坛)、6元的深发展(资讯 行情 论坛),谁又能想到他们日后的辉煌呢?市场重回起点,是否意味着久违的投资机会再度来临呢?

  政策频繁唱多市场为何唱“对台戏”?

  资本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核心载体,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不仅体现着社会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而且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率。2004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九大方面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和完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

  通过各相关部门一年多来的努力,落实《国九条》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在依法治市,保护投资者特别是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方面,分类表决制度的出台赋予了中小投资者在上市公司重大事项中的否决权,而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成立更为投资者权益的保护提供了直接的资金来源;在鼓励合规资金入市方面,保险资金、QFII、企业年金都已获准入市,商业银行也已获准成立基金公司,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券商短期融资券、企业短期融资券也已相继推出;完善资本市场税收政策方面,股票交易印花税已由2‰调整为1‰,券商营业税也已获得优惠;此外,多年来困扰中国股市的股权分置问题也即将推出第二批试点。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管理层支持股市发展,推动股市向好的决心和力度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与8年前“12道金牌”打压股市时相比,政策环境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股市依然我行我素,不断下跌。

  进入机构时代为何还“没水喝”?

  现在的投资者结构,与8年前相比,已有了彻底的改变。我们的股市,曾被称为“散户市场”,营业部宽敞的大厅、巨大的行情显示屏,就是那个时代的最好写照。而以1998年4月基金开元(资讯 行情 论坛)、基金金泰(资讯 行情 论坛)等的上市为起点,机构日渐成为市场主流。

  真正的分水岭是在2004年2-3月,2年多的持续调整,意兴阑珊的普通投资者逐步淡出市场,“死户”大量增加。而同时,以各类投资基金等为主的机构由于在弱势中操作较为突出,大规模扩容进行的非常顺利。根据今年年报披露数据,基金规模已超3300亿,其中股票型基金规模约在2200亿,超过两市流通市值的20%;另外,虽然去年以来频繁有券商问题曝光,但从总体规模上看,目前券商资本金的实力比8年前有了明显增强;2003年开始运作的QFII,40亿美元的投资额度已经用完;允许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直接入市;商业银行获准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等等。在不断调整中,机构数量在高速膨胀。机构与普通投资者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我国股市真正进入了“机构市场”。

  但遗憾的是,众多的投资机构不但没有为市场带来预期的繁荣,反而每每成为杀跌的主力!难道真是和尚多了没水喝?如何才能让机构具有的巨大能量在市场中充分释放?

  同为价值投资谁更适应市场?

  市场中主导的投资理念在兜了一个大圈后,又与8年前的投资理念相重合。但要看到的是,表面上都是倡导以业绩为考量标准的价值投资,经过8年时间的无情洗礼,其本质有着巨大的不同。

  在当年的散户市场中,券商、信托等为主力的机构,以数量庞大的散户为博弈对象。机构为了盈利,当年流行“讲故事”:吸货时散布利空消息,拉升时真真假假,出货时利好满天飞。尽管看起来1997年也是盛行价值投资,绩优股受到追捧。但从本质上讲,当时市场流行的市盈率只是一个数字概念,并不真正关心企业的投资价值。本着这种“讲故事”的传统,市盈率变成了“市梦率”,重组、科技等概念作为“故事”的主题,在证券市场各领风骚,直接导致了随后几年的投机盛行。

  正是为了抑制投机,管理层加大了机构投资者的扩容力度。随着投资主体的变化,投资理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市场逐渐从机构与散户的博弈,变成了机构与机构的博弈。一样的理念,一样的操作手法,在引进成熟市场投资理念的同时,机构却不得不面对着日渐趋同的尴尬现实。占市场总量一成的个股里面,驻扎着九成的基金。喜好“扎堆”的基金,当系统风险袭来之际,多杀多也就很自然了。这也许就是最近基金重仓股大幅跳水的原因所在。这种情况未来还会重现吗?到底什么样的投资理念才能适应我们的市场?

  8年后的今天,当我们站在千点之上重新审视整个证券市场的时候,尽管有着这样和那样的疑惑,但我们仍然坚信,当优秀的上市公司成为市场主流,当监管者能审时度势加强监管、市场建设日趋完善,当投资者理智而成熟的时候,证券市场的各方参与者必将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真正分享到快乐。

新浪财经调查
您认为大盘会在多少点止跌?
1000点
900点
800点
500点
0点
您认为中国股市还会有牛市吗?
马上会到来
几年以后吧
永远不会有了
不清楚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千点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