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平安:曾被嘲笑股价低 现在买平安就是买BAT

万亿平安:曾被嘲笑股价低 现在买平安就是买BAT
2018年03月20日 20:54 中国基金报

  中国基金报记者 米尔 泰勒 

  今晚一家上市公司披露2017年年报登场,经营业绩爆表: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890.88亿元,同比增长42.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营运利润947.08亿元,同比增长38.8%;全年净资产收益率(ROE)达20.7%。

  派息大幅提升,拟向股东派发每股现金1.0元,全年合计每股派息1.5元,同比增长100%。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2.6%,全年内含价值营运回报率(ROEV)为35.5%;代理人规模138.60万,较年初增长24.8%。

  产险原保费收入破2,000亿元,市场份额提升1.3个百分点,综合成本率为96.2%,净资产收益率(ROE)为20.0%,处于健康水平。

  银行零售业务营业收入占比44.1%,同比上升13.5个百分点;零售业务净利润占比67.6%,同比上升26.4个百分点;零售客户资产(AUM)增长36.2%至10,867亿元。

  陆金所控股资产管理规模达4,616.99亿元,较年初增长5.3%;管理贷款余额2,884.34亿元,较年初增长96.7% ;并首次实现全年整体盈利。

  平安好医生累计注册用户超1.9亿,已完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融资,规模为4亿美元,投后估值达54亿美元,并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集团新孵化出平安医保科技和金融壹账通两家“独角兽”,并已完成首次融资,分别成功集资11.5亿美元和6.5亿美元,两家公司的投后估值分别达到88亿美元和74亿美元。

  没错,说的就是中国平安

  平安年报一出,谁与争锋?股民被震惊了↓

  这不是白马股,这是汗血宝马

  买平安就是买BAT

  日赚2.44亿秒杀99%上市公司

  去年全年,平安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890.88亿元,按此来计算,平安集团2017年每天赚2.44亿元。

  日赚2.4亿是什么概念呢,我们在A股中找找存在感。

  截止目前,A股披露2017年年报的A股上市公司还未到400家,在这些上市企业中,还并未有如类似平安集团这样的巨头企业公布年报,所以咱们暂时以2017年半年报来简单做下对比。

  据财汇大数据终端统计显示,截止2017年上半年,在3000多家A股上市企业中,只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在净利润上能够对平安集团进行碾压,这四大行去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536.87亿、1390.09亿、1105.49亿和1086.7亿,日赚分别为8.5亿、7.7亿、6.1亿和6亿。

  曾被嘲笑股价趴窝

  2017年股价上涨高达102%

  在2015年6月,一篇名为“中国小散七问中国平安”的帖子曾引起市场广泛关注,业绩良好、热点占尽的平安为何一直股价“趴窝”是其中的一大热点问题。

  2015年的股东大会上,中国平安总经理任汇川说,平安的“互联网+大蓝筹”的概念没有完全被市场挖掘。我们能做的是尽量做出这些价值,并尽量让市场认识到这一价值。大幕刚刚开启,好戏还在后头。

  而在2017年3月举行的2016年报发布会上,平安高管团队已经释放出重构估值模式的信号。任汇川表示:“中国平安是少数A股比H股股价低的股票之一。”

  如果当时看新闻的朋友买入平安,到今天盈利已经接近翻倍。

  据汇大数据终端统计,截止到今年3月20日,中国平安的市值为1.35万亿,仅次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石油。在市值排名前20名的公司中,去年全年股价涨幅在100%以上的公司仅有4家,分别是海康威视贵州茅台美的集团和中国平安,涨幅分别为149.5%,111.9%、102.5%和101.5%。

  而香港的投行给出的目标价如下:

  个人业务“摇钱树”作用持续放大

  在2016年的年报中,中国平安首次披露了综合金融模式下的个人客户价值,而从2017年报披露的数据来看,个人业务带来的价值正在持续放大。

  报告期内,平安集团个人业务的利润贡献为589.75亿元,占比66.2%,同比提升0.8%。集团个人客户人均持有2.32个合同,较年初增长5.0%,实现客均利润355.85元,同比增长14.2%。

  随着平安综合金融战略的不断深化,客户在各产品线之间交叉渗透程度不断提高。截至2017年底,集团个人客户中有28.5%同时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同比提升4.5个百分点。

  核心金融业务再创新高

  除了个人业务的大放异彩,平安集团的核心金融业务也是年报的一大亮点。2017年,中国平安的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大增32.6%,内含价值营运回报率35.5%;产险市场份额提升1.3个百分点;银行零售业务净利润占比提升至67.6%。

  具体来看,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依托产品、科技两大核心竞争力,推动内含价值及规模持续、健康、稳定增长。2017年,尽管受到“134号”文件实施的影响,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新业务价值仍同比大增32.6%至673.57亿元;代理人规模较年初增长24.8%至138.60万,创历史新高;代理人产能稳步提升,人均每月首年规模保费8373元,同比增长7.1%。

  值得一提的是,期内,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内含价值较年初增长37.8%,内含价值营运回报率(ROEV)达35.5%,同比提升8.5%。2017年,平安寿险实现净利润347.32亿元,同比增长42.1%,主要得益于剩余边际摊销的快速增长。

  陆金所首次实现全年整体盈利

  平安年报显示,2017年,在财富管理、消费金融、机构间交易等重要业务领域,陆金所控股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截至2017年末,资产管理规模达4,616.99亿元,较年初增长5.3%;管理贷款余额2,884.34亿元,较年初增长96.7%;首次实现全年整体盈利。

  新增客户中四成来自联网用户

  近年来,中国平安始终坚持以个人客户为中心,持续提升传统金融渠道和互联网渠道的服务能力。

  截至2017年末,中国平安的个人客户数达1.66亿,较年初增长26.4%,新增客户数4630万,同比增长20.5%。其中,新增客户中有1872万来自于该集团互联网用户,在新增客户中占比40.4%。互联网渠道及传统渠道并重,已成为平安客户数量稳健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得益于持续构建多元化的核心金融产品线及互联网服务线,截至2017年末,中国平安的互联网用户较年初大幅增长26.0%至4.36亿,用户在各互联网平台之间的迁徙量为8123万人次,平均每个用户持有平安2.22项服务,较年初增长14.4%。同时,2017年月均活跃用户7356万人,同比增长18.7%,用户活跃度逐步提升;全年累计高活跃用户占比24.2%,用户黏性持续增强。

  孵化四家“独角兽” 估值超400亿美元

  平安除了深耕金融主业,科技转型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平安2017年年报中,包括好医生、金融壹账通、平安医保在内的三家科技子公司首次披露估值水平,投后估值分别达54亿美元、74亿美元和88亿美元。连同陆金所控股在内,平安旗下四家“独角兽”估值总额已超过400亿美元。

  2017年,平安确立了未来十年深化“金融+科技”、探索“金融+生态”的战略规划,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大数据和安全等五大核心技术为基础,深度聚焦金融科技与医疗科技两大领域,帮助核心金融业务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体验,强化风控,不断提升竞争力。此外,通过输出创新科技与服务,搭建生态圈与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价值。

  年报显示,2017年平安的专利累计申请数高达3030项,较年初增长262.0%,涵盖人工智能、区块链、云、大数据和安全等多个技术领域。过去10年,中国平安已累计投入500多亿元用于创新科技的研发与应,积累了两万多名研发人员。

  中国平安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表示,“未来,平安将依托技术人才、资金、场景、数据等方面的优势,借助众多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及应用,深化‘金融+科技’,探索‘金融+生态’,致力成为行业和科技的领跑者之一,让科技成为平安新的引擎和盈利增长点,给公司的价值带来飞跃式的提升。”

  高盛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投资者尚未将平安的科技对业务创造的价值考虑到估值中,“平安的护城河基于三大竞争优势:强大品牌溢价结合庞大客户群,金融全牌照,以及在科技投入与结合传统业务方面的先发优势。”

  高盛指出,平安过去多年对于科技的投入,使其能更好地支持传统核心金融业务,带来高回报以及未来业务高增长的前景,因此该公司应得到更高的估值倍数。此外,随着科技投入及应用的逐步深化,平安的生态圈及平台的价值也将逐步凸显,这将为平安整体释放出更大价值和更多回报。

  “

责任编辑:张海营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