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机构投资者构筑市场新版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7日 16:31 证券日报

  □ 本报记者 家路美

  2007年是机构投资者快速发展壮大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券商、QFII、保险机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各显神通,力争在证券市场上发出更强音。业内人士认为,这表明市场主体结构不断优化、更多增量资金候补入场,而且有助于提高投资者信心,进而稳定市场。

  券商:借力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今年以来,由于经纪、自营、承销、集合理财、权证等业务继续全面丰收,券商的“野心”也不断膨胀。在中信证券的示范效应下,更多券商准备拼力一搏,借资本市场实现做大做强梦想。

  最近几个月来,几乎每月都有一家券商取得证券市场的准入证。2007年10月,国元证券借壳北京化二在深交所挂牌上市。2007年9月,长江证券借壳S*ST石炼化的方案获批。2007年8月,东北证券借壳S锦六陆上市,高开250%。2007年7月,海通证券登场,并作为国内首个券商借壳上市案例载入券商发展史册。这4家券商的借壳成功,使券商板块迅速扩大,加上此前的中信证券和宏源证券,券商股队伍已增至6家。

  但券商的上市规划远不止于此。除借壳外,券商的IPO计划也在不断加速。东方证券在9月24日召开股东大会通过IPO方案后,就开始了更为忙碌的准备工作。此外,招商证券、银河证券、光大证券等十几家券商也都在为IPO奔波努力。业内人士称,券商IPO应该在2008年有较大进展。

  业内人士表示,券商上市将使得整个行业面临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通过上市,券商可以募集到大量资金,迅速提高资本规模和对外扩张能力。另外,券商上市还将促进证券业规范发展。上市后,券商就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而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风控机制的完善,将显著增强券商的核心竞争力。

  QFII:大幅扩容影响力渐显

  2007年10月17日,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有望于年底之前宣布将QFII的投资总额度由现在的100亿美元扩大到300亿美元。管理层的一句表态,为久久踏步不前的QFII打开了绿灯。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将有1400亿元人民币增量资金候补入场。

  2002年12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暂行规定》正式实施,境外投资者将可与内地投资者一样买卖A股。根据Wind资讯统计,目前共有52家机构获得QFII资格,总计额度为99.5亿美元,其中最新一次QFII额度已经是2007年2月13日,3家机构共获得4.5亿美元的额度。作为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达成的共识,本次QFII额度大幅扩容200亿美元,将为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

  从理论上来讲,QFII扩容显然是A股市场的重大利好。根据外管局统计数据,截至2007年9月末,QDII总额度已经达到421.7亿美元,已实际汇出投资金额108.6亿美元。市场人士指出,QFII的扩容将在“走出去”的同时“请进来”,有利于平衡境内外投资资金的平衡,降低QDII给A股市场带来的减资影响。

  据记者了解,对于QFII扩容,投资者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是,在上证指数处于5000点-6000点的高位区间时,QFII对A股市场估值的真实想法如何,拿到新额度后会不会快速入场。市场人士表示,海外投资者与内地投资者的估值理念有所差异,鉴于近一两年来A股市场财富效应的优异体现,这些新额度有可能变身海外A股基金份额,持续流入A股市场。而随着投资规模不断扩大,QFII在A股市场的影响力也将进一步显现。

  保险机构:入市比例提至10%

  鉴于证券市场行情趋好及保险机构日益成熟,保监会以内部决议的形式允许保险资金入市比例进行调整。其中包括:直接投资股市比例由原来的不超过上年末总资产的5%提高到10%,而通过购买基金间接入市的比例则由原来的15%降为10%,权益类投资上限合计为20%不变。

  据了解,早在今年4月,保监会就已允许保险机构将直接入市比例提高至10%,同时还取消了“禁止投资过去一年涨幅超过100%的

股票”的限制,以满足保险机构优化资产配置和提高收益的需要。但当时出于避免对市场造成强烈影响的考虑,保监会对此项政策调整采取了低调处理,一直没有对外公布。

  业内人士称,此次提高入市比例,一定程度上应该归功于近两年的牛市行情。去年,保险资金运用取得了近三年来最好的收益水平。今年以来,股市带来的财富效应得以延续,作为重要的基金持有人和上市公司股东,保险机构的投资利润又一次大幅增加。保监会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保险资金实现收益1374亿元,同比增长260%,其中,基金、股票和未上市股权投资实现的收益占到总收益的72.9%。

  市场人士认为,该政策调整总体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既可以增强保险机构投资组合的灵活性和投资能力,又有助于提高投资者信心,稳定证券市场的投资力量。

  基金:继续保持领先优势

  目前,基金已成为向证券市场输送资金的命脉。九、十月份管理层暂停新基金发行并对持续营销做出的规范,甚至一度成为引发大盘下调的理由。业内人士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基金将牢牢保持最大机构投资者地位。

  这与基金日趋庞大的总规模直接相关。进入2007年,我国基金市场继续呈现爆炸式发展。仅仅半年时间,基金业总规模就从0.8万亿增长到了1.8万亿;又经过三个月时间,基金业总规模就从1.8万亿增长到了3万亿,盈利水平亦快速上升。而投资者对基金的认可程度不断提高,“一日发行”、“限量销售”几乎成为定律。

  业内人士称,近十年来,基金管理公司的总资产、所有者权益和注册资本分别增长了52倍、40倍和42倍,其总体实力已发生质的变化。尽管目前因证券市场调整而出现净值下跌,但基金的竞争力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作为市场上最大的机构投资者,相信基金的领先地位将继续巩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