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QDII出师不利引发的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7日 16:10 和讯网-红周刊

  胡东辉

  QDII究竟意味着什么? 原来大家都不是很清楚,因为没搞过,不试一下谁也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现在消息陆续传来, 那些先行者出师不利,净值全线缩水。据中国建设银行8月17日的最新一期公告显示,截至8月 14 日, 该行首款新版 QDII———“海盈”1号的单位净值为 0.9534 元,比 8 月 7 日的净值 0.9618 元下跌0.87%,与7月24日最高值1.0133元相比累计跌幅达5.91%。 其原因是受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事件影响,当前国际股市大幅震荡下挫。

  无独有偶, 基金系4只新QDII产品全部跌破面值,截至 11月 9日,嘉实海外基金净值为0.929元, 成立以来收益率为-7.10%。上投摩根亚太优势

证券投资基金以此净值降为0.936元,与10月26日的1.006元相比,连续两周收益率为负值。 南方全球精选基金净值也连续两周下跌,由10月26日的1.039元跌至0.967元。华夏全球精选基金也跌破面值,净值下降为 0.957 元, 较 11 月 2 日的1.020元下跌0.063元。 银行系QDII产品净值在过去一周也大幅缩水。

  QDII净值的波动本来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有这么多的 QDII 齐刷刷地大幅缩水, 显然不是偶然现象,引人思考。

  最好和最坏的时机

  为什么要搞QDII, 这是一个让人很费解的问题。记得这是“海归派”推动搞出来的新花样,我辈很难理解其中的精深要义,只能以小人之心来度君子之腹。 当时先推出来QFII,那是用外国人的钱来支持中国股市,所以大家都赞成。大概是觉得光利用老外也不好意思,要搞一下平衡,便来了个QDII, 用中国人的钱也支持一下外国股市。 要真正推出QDII障碍是很多的, 因为这是真正的资金外流, 是把中国人的钱拿到境外去,有资金流失的危险。但是沪深股市的大牛市间接促成了QDII的出笼,QDII成了抑制流动性过剩的一种手段,以此来分流国内过度充沛的资金。不管是什么原因,QDII 在中国股市最热闹的时候扬帆出海了。

  现在回过头来看, 这是推出QDII的最好时机,也是最坏的时机。说是最好时机,是因为这个时候中国股市正处于高度亢奋期,QDII 的资金分流作用几乎完全消失了。 原来QDII 对沪深股市一直构成利空因素,投资者每每听到 QDII 要推出的消息就莫名恐惧, 此刻不仅不恐惧,而且还纷纷抢购, 需要抽签才能买到。 抢购者以为境外股市遍地是黄金, 指望 QDII 再续境内基金的辉煌。 因此,正式推出 QDII 对沪深股市几乎没有产生任何消极影响,而且募集资金很容易。

  说是最坏的时机,是因为这正是基金公司自我膨胀最严重的时候,沪深股市的大牛市让很多基金赚得盆满钵满, 一些基金经理踌躇满志,以为到境外股市去赚钱会跟在沪深股市一样容易。

  流动性过剩既帮了QDII, 也害了 QDII。 说帮是因为 QDII 不愁资金来源, 说害是因为钱来得容易,去得也就快。 QDII一上来就那么大的规模,那些基金经理以为境外股市也像沪深股市那么好玩,因此依样画葫芦像在沪深股市那般操作, 拉高建仓,以至于连巴菲特的抛盘也不当一回事,至于李嘉诚的抛盘就更不在话下,照单全收。轻敌加幼稚,这样就埋下了QDII出师不利的祸根。

  谨防资金外流失控越陷越深

  QDII出师不利, 固然与境外股市比较复杂有关,但根本原因还在于国内基金从业人员的素质还达不到那种要求。“上电转债门”事件暴露出某些基金从业人员缺乏起码的责任心, 更不要说是否具备专业素质了。基金在沪深股市赚了那么多的钱,平心而论,这都是靠自身的本事赚来的吗? 看一看基金的发家史就可以知道,基金吃了多少偏饭!

  想当年, 管理层为了扶持基金,专门给基金配售新股的特权,基金靠配售新股就赚了不少钱。以后又让基金可以战略投资者的名义获得新股配售,再后来基金网上申购新股一度可以不必足额缴纳保证金。 现在,基金也加入新股摇号大军,与普通投资者争抢新股

蛋糕。 当然,基金在二级市场也赚了很多钱,但也并不是完全凭本事, 主要还是依靠资金优势,扎堆取暖,靠不断增发的“兄弟基金”交叉持股,相互抬轿,一条道走到黑,把基金的重仓股炒到不可思议的天价。

  赚钱是硬道理, 一俊遮百丑,赚了大钱的基金头上有了光环, 因此QDII 自然也就交给了基金来打理。可是QDII 到了境外股市就没有了资金优势, 再也没有办法扎堆取暖,同时也没有了申购新股的赚钱贴补,境外新股一、 二级市场差价很小,上市即跌破发行价的新股很多,没有了旱涝保收的新股利润,这样QDII 立刻原形毕露, 纷纷赔钱。 银行系的QDII也一样, 这两年银行系也成立了很多基金,在大牛市的背景下也赚了不少钱。另外银行也纷纷推出专门打新股的

理财品种,赚头不错,于是产生错觉,以为QDII 赚钱也一样容易,结果被撞得头破血流。

  QDII搞到现在这个地步, 应该停下脚来理一下思路,是像境内基金那样不断扩大规模, 以资金优势取胜,还是严格控制规模,不再增发新的QDII。搞得不好,有可能资金外流失控,越陷越深。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