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医药行业:关注医改受益且具增长企业(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4日 11:39 顶点财经

  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医学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的实力不断增强和中医药的医疗价值不断得到发现,中医药逐渐受到重视。此次单独提出制定和实施扶持中医药的相关政策,表明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产业的支持。

  (四)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报告中指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和用药安全,控制药品价格上涨。

  将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列入了政府报告,表明国家以前的强制性行政降价使得常用的普通药品价格过低,厂家不愿生产的问题得到了政府的关注。但是另一方面,那些价格虚高的非普通药品,仍在政府控制药品价格范围内。

  将常用的普药通过定点生产方式纳入保障体系,这个政策已在去年开始实施,发改委规定了第一批城市社区和农村基本用药定点生产企业和品种。在这个过程中,普药龙头生产企业因为规模优势及质量优势将成为药品保障体系的主力军。

  三、"需方为主,供方为辅"的医改模式逐渐成形

  中央已经明确医改目标为: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中央还明确在医改过程中,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政府居于主导地位。

  实际上,无论是今年"两会"对医改的相关阐述,还是以前出台的有关政策措施。从理论上讲,这些政策措施都可以从一个理论模型上来进行说明。我们将医改归纳为需方、供方和第三方。需方也就是医疗筹资体制或医疗保障体系,其核心是解决医疗服务谁来付费的问题;供方就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其核心就是各类医疗服务机构的组织和制度结构的问题;第三方基本上就是政府,其核心问题是如何以有利于全社会的方式对需方和供方进行正确的干预。

  国际目前有两种主要模式,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需方"医保模式,另一个是以英国为代表的"供方"医保模式。实际上,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这两种模式在实际运行中各有其优缺点,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社会具有一定程度的二元特征,决定了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将不会照抄世界上任何一国的现行医疗体制,即我国的医疗体制既不会是纯粹的"需方"模型,也不会是纯粹的"供方"模型,而是这二者的综合。即以"需方为主,供方为辅"的医疗保障体系。这种体制将同时从需方和供方着手,但以需方为主导,来推进我国的医疗体制建设。

  (一)全民医保网络已经成形

  国家通过补需方模式使部分被压制的医疗消费需求释放,对国内药品需求有明显拉动作用。国家从1997年开始部署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目前已经基本覆盖1.7亿人;2003年推行新农合,2008年完成,覆盖农民7.2亿;2007年开始推行城镇居民医保,预计2010年完成,覆盖2.4亿人口;国家通过三网覆盖,201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

  (二)基本药物定点及医药分家开始启动

  国家对供方的改革主要是试行基本药物定点生产制度,即对定点生产产品实行单独制定价格。同时,也明确了定点生产产品不实行集中采购,直接入围候选品种进入医疗机构采购。确保定点生产城市社区和农村基本用药工作健康稳步地开展。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