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银万国:下半年A股市场先抑后扬

中国经济步入下降周期
按照一般的逻辑,经济步入向下周期,股市收益率会明显下降。但是,国际上以通货膨胀为基准,通常将经济周期划分为通货紧缩、通货紧缩缓解、适度通胀、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缓解5个阶段,分析经济周期对股票市场收益率影响的模式,可以看到,当经济处于适度通胀时期,股票收益较高;当经济处于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时期,股票收益较差;当经济向好的方向转变时,股票收益较高。
申银万国预计,在今年下半年,中国经济顺利过渡到通货膨胀缓解时期的可能性很大,因此股市收益率有望出现明显提高。【详细】
A股未到强吸引力区间
在全球视野比较下A股估值已经进入合理区间,但还未到强吸引力区间。因为从估值角度看,静态PE下降到20倍,才具有吸引力。因此,下半年A股市场将先抑后扬。在经济和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下,市场将继续弱势整理。【详细】
中信证券:下半年股市维持低位震荡格局

影响股市的核心因素
宏观经济和业绩预期依然是影响下半年股市的核心因素,在两个因素尚未明朗之前,下半年A股将维持低位震荡格局。中国经济进入“软着陆”阶段,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正在寻找一个新的平衡点,在此期间,股市往往会经历震荡与波动。
在企业业绩层面,随着“高增长、低通胀”的宏观环境已过,企业盈利增长周期也走过高点,油价和预期中的“价格管制”可能成为影响业绩走势和利润分布的最大不确定因素。目前市场对于2008年企业业绩增长的预期依然过于乐观,不排除下半年进一步下调的可能,这是下半年最大的制约因素。在盈利调整见底之前,市场依然维持震荡格局。【详细】
银河证券:目前A股价值已被低估
中信建投:股指仍有下行空间

不会有明显趋势性机会
下半年市场不会有明显的趋势性投资机会,只存在交易性和结构性行情。市场将在震荡中继续向下寻求支撑,反弹高度受制于“4.24”行情高点,产业资本的套利空间可能使A股修正至2500点左右。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在上周末召开的“2008年中期投资策略报告会”上做出上述判断,并提出能源战略调整和央企整合是下半年两大选股主线,受到成本与需求的双重挤压,中游行业盈利会大受影响,而上游具备长时间涨价能力的企业和下游非周期类消费企业则值得重点关注。【详细】
能源政策或为看点
报告预计今年我国GDP增长将保持在10.4%,CPI全年上涨6.5%,投资、消费增速分别为25.3%和21%,出口增速同比回落5.3个百分点,进口则上升7.3个百分点。“今年下半年,能源政策及能源价格改革或将成为政府工作的重心。”报告认为,目前价格的扭曲和传导机制失灵造成了“中国补贴世界”的客观现实,价格改革将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得不闯的关口。对于此次油电调价,中信建投研究所认为只是价格的例行调整,并不能看做能源价格的改革,今年最佳的能源价格改革时间窗口大约在11月份。 【详细】
紧抓能源+央企重组主线
对于下半年行业和主题配置方向,中信建投提出了"规避中游、细辨上下游"以及紧抓能源战略调整和央企整合主线的投资策略建议。报告认为,中游行业受到PPI和CPI的双重挤压,盈利能力将大受影响,投资者应当给予规避,上游行业看好具备持续涨价能力的企业。 【详细】
东海证券:下半年市场以震荡为主

合理价值区间3023-3464
“下半年市场将以震荡为主,上证综指估值的合理价值区间为3023.50-3464.56点。”东海证券研究所在上周末召开的2008年下半年度投资策略报告会上,阐述了上述观点。
对于市场运行的区间,东海证券预计,2008年上证综指估值的合理价值区间为3023.50-3464.56点。
市场信心悲观时的点位在2506.01 点,极度恐慌时的极限低点在2256.22点,市场信心乐观时的极限高点在4141.85点。【详细】
安信证券:冲破通胀的迷雾

市场疲弱的主要推动力量
估值水平的反复下降是A股市场疲弱的主要推动力量。在推动估值水平下行的因素中,关键性因素是流动性总量以及流动性分配结构的变化。我们认为,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及数量化调控手段是造成流动性总量下降和分配结构不利于资产市场的主要原因。
大小非减持、创业板、融资融券、企业盈利增速放缓是强化估值水平下行的力量,而不是建立新的估值运行趋势的力量。
我们预计三、四季度以及明年一季度企业盈利增速面临严峻考验。【详细】
国内通胀形势的演变
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及数量化调控手段的存废取决于通胀水平的变化趋势。我们判断国内通胀形势的演变将先后经历两次上升期,一次以食品为主,一次以能源为主。预计基于食品价格上涨所形成的CPI第一波洪峰已经过去,政府需要借此机会采取措施解决价格管制行业所面临的困境。【详细】
脉冲式行情将是主旋律
由于缺乏持续、稳定的流动性,低位运行和脉冲式行情将是下半年的主旋律。仓位控制策略仍然是我们首选的股票配置策略。【详细】
民生证券:期待股市政策与宏观政策共振

下半年市场机会
一是超跌机会。经济增长高位回落,市场出现业绩拐点压力,甚至出现滞胀担忧,这种对宏观经济和上市公司业绩的过分担忧可能导致市场反应过度,给市场带来超跌机会。
二是政策机会。股市大幅下跌会带来积极的股市政策,经济下滑压力会倒逼宏观政策的调整。这种政策调整与刺激会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市场,起直接作用的股市政策能带来小机会,起间接作用的宏观政策能带来大机会。
通胀没有缓解,市场对滞胀担忧加大,宏观紧缩力度加大,此路径概率为20%。【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