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载广州日报存档大美广州

67载广州日报存档大美广州
2019年04月20日 04:09 大洋网-广州日报

67载广州日报存档大美广州

大洋网-广州日报 沈亦霖

  我从西瓜园走来

  坐落在广州老城西部的西瓜园,是一处充满传奇的所在。20世纪50年代,《广州日报》在这里诞生,具有悠久历史的西瓜园从此开启了新篇章。

  走过了近67年的辉煌,2019年1月18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搬迁到广州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如同一艘新闻巨舰矗立珠江边,开始了全新的征程。而新闻人躬耕半个多世纪的西瓜园将以文化产业的形式继续文脉传承,更加活力四射。

  初心不忘,使命在肩。为此,本报推出大型系列报道《我从西瓜园走来》,回望西瓜园内走过的岁月,牢记广州日报人的情怀与担当。

  ——感恩西瓜园,踏上新征程!

  ■经典摘录

  本文写在第10次横渡珠江这一具有纪念意义的节点上。文中有故事的“老广”,不仅参与过70年代的畅游珠江活动,也见证过珠江水逐渐清澈的历程,字里行间蕴含着一股浓浓的家乡情。

  十年参与,见证城变

  (节选)

  十年横渡,情系珠江。昨日下午,第十次横渡珠江如期举行。从2006年7月12日重启横渡珠江开始,不少“老广州”亲身见证了十年来珠江的每一滴水的变化。十年之间,人在变,城在变,水也在变。人更成熟,城更靓,水更清,唯一不变的是对珠江母亲河的那份情怀,和共同保护她的责任。

  6岁时畅游珠江,横渡活动举办十周年,个人渡江十二回……昨日下午,一身超人装扮的曾健,因其独特的服装造型引起众多关注。他向本报提供了他多年来横渡珠江的珍贵相片,最早的一张黑白照片已有42年之久,记录了他与珠江的不解之缘。

  曾健的父亲是一名资深游泳教练。“那年我6岁,和其他小朋友从广州酒家一直游到现在中大码头附近。”曾健说,1974年7月16日,“毛主席畅游长江纪念日”,广州举办了畅游珠江活动,父亲带领了12名5至6岁的小孩组成幼儿方阵,成为当年畅游活动的一大亮点。“那天我第一次接受《广州日报》的采访。”

  在父亲影响下,3岁开始学游水的曾健也成了一名游泳教练。横渡珠江举办十年,他场场未落。

  2006年,广州再次组织横渡珠江活动,曾健担任了海珠方阵的领队,负责水上总指挥。曾健训练时十分严格,是学生眼里的“冷酷教练”。最近几年来,曾健依旧严格,但人越来越“放得开”,不论是雷人的假发造型,还是超人COSPLAY,每次都引起大家的关注。

  “很兴奋,很开心。”虽然已是多次横渡珠江,当记者问起曾健渡江感受时,他仍止不住内心的兴奋。

  “水今年清了很多,没有什么异味。”曾健认为,珠江目前水质还不能与自己小时候的比,但正在一年年变好,相信以后珠江水会越来越清,越来越好。

  原载于:2015年8月1日A2版

  作者:李栋、何瑞琪、周浩杰、王晓全、黄宽伟

  在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极快的今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除了“衣食住行”外的一项重大议题。一座城市的环境整洁和绿化程度,俨然已经成为一张无法取代的名片,也决定了居住在此的市民的幸福感。《广州日报》创刊近67年来,始终关注广州城市面貌的每一个变化:横渡珠江、广州百景“新广州好”评选、启动垃圾分类、广州蓝……这些崭新的变化揭开面纱的瞬间,广州日报人都会奔赴在第一线捕捉和记录。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沈亦霖

  历史见证

  生态环保

  广州这座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多年来在环境上不断“换新颜”。作为主流媒体,《广州日报》也一直在见证和记录,从每年推出全方位的横渡珠江写真,到最全面、最权威的垃圾分类系列报道;从广州百景“新广州好”评选引爆全城,到“靓爆镜”专栏透视城市之美……这些点滴变化,《广州日报》都用亲民生动的视角,为越变越好的广州添上一抹靓丽的色彩。

  记录横渡珠江十三载

  一系列报道的字里行间,跳动着人们对于母亲河的拳拳赤子之心。

  广州倚靠母亲河珠江,水网发达,所以游泳一直是广州人热爱的体育运动。早在1930年,广州就组织过横渡珠江。而1977年组织的“万人游珠江”更是20世纪最后一次大型的珠江畅游活动,至今仍是广州人的集体回忆。但遗憾的是,后来珠江水体遭到污染,很久以来一直无人敢下水。

  2001年,省领导提出“横渡珠江”的倡议,广州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对珠江的治理力度。2006年7月12日,广州再一次举行大型渡江活动,借此呼吁广大市民爱护母亲河,同时宣示政府治理珠江水质的决心。

  作为当年的一件全城盛事,《广州日报》在2006年3月7日就推出了具体的横渡珠江方案报道,同时引出了背后的故事——当时的省领导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讨论,数次过问他当年一手推动的珠江整治工程的进展情况,询问今年能否下水游泳——《广州日报》用讲故事的平实笔触,生动自然地写出领导们对于横渡珠江的关心,一幕幕讨论就仿佛发生在眼前。

  当年横渡珠江活动大获成功,也激起了珠三角各地市民的热情。此后,每一年横渡珠江活动都会有大量来自佛山、东莞、肇庆、清远等地的游泳爱好者前来报到,宛如一场全民参与的欢乐嘉年华。广州日报体育、政文、珠三角等部门的记者也为此集结,每年都对该活动进行全方位的报道:两鬓斑白的长者、乳臭未干的少年、游泳几十年的老街坊、刚刚能达标的城市白领、城市保洁阿姨……在数年间横渡珠江报道中,广州日报着墨最多的,还是这些各有故事的市民,他们亲身见证了十多年来珠江每一滴水的变化,而不变的,正是他们对于母亲河的拳拳赤子之心。

  百米长卷画新“广州好”

  新“广州好”是近年来广州日报互动最多的报道项目之一。规模和档次之高是难以复制的。

  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全面提升了广州的城市形象。借此东风,2010年底,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广州市12区(市)委宣传部及各部门,策划推出新“广州好”大型推选活动。随后,“选”“赋”“拍”“画”“展”“游”“秀”“藏”八大主题活动及报道贯穿2011年全年,成为当年广州一大文化盛事,更让世界认识了一个美丽的新广州。

  新“广州好”可说是近年来广州日报互动环节设置最多的报道项目之一。360多万张的美景选票;2000多幅优秀摄影作品和1000首诗作;逾百万的图片巡展参观人次;十多位广州市老领导及社会名流为活动题词赋诗的专题……活动规模和档次之高,成为新“广州好”难以复制的靓丽一笔。

  抓住报纸与城市的精神脉动,深挖本地新闻,一直是《广州日报》的鲜明特色。于是,系列报道中,一个个市民情真意切的举动,构建起一篇篇真挚朴实的报道:《街坊争荐门前美景入百米长卷》《退休教师填词赞新“广州好”》……新“广州好”报道一出街就带着浓厚的人情味,赢得全城关注。

  新“广州好”贯穿2011年全年,总能保持相当的热度,其中奥妙就在于环环相扣的活动设置和脉动式的报道节奏。2010年12月9日启动海选的第二天,广州日报就大手笔投入版面资源,推出城区120个美景推介专刊,大气的全美景图片版面成为读者争相收藏的对象;随后的十多天里,老领导和名家题字题词、区委书记为美景拉票、主办单位领导专访等大篇幅追踪报道让新“广州好”迅速升温;参与投票能抽取原尺寸大小纯金报纸等丰厚奖品更是吸引众多眼球。2011年3月27日入选百景揭晓后,2011个幸运家庭获邀免费广州一日游、《新“广州好”百景一本通》口袋书封面及插画设计大赛、全市12个区(市)百景美图巡展等报道,一举掀起了全城“广州热潮”。

  最后,整个新“广州好”活动在《新“广州好”》百米长卷绘就推出的报道高潮中结束。海选出的新“广州好”百景,作为广州的靓丽名片画入长卷,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永恒记录,更被打造成为动态的广州版“清明上河图”,保存在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新馆,流芳后世。

  “广州范本”破解垃圾问题

  市领导多次公开表扬《广州日报》有社会责任感,“垃圾分类‘广州范本’试点搞得很好”。

  广州很早就开始重视垃圾处理工作,但若说真正全民掀起热潮,应该是从2012年起,破解垃圾围城便成为当届政府班子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之一。广州从2012年7月10日召开第一次垃圾分类动员大会开始,连续四年每年都召开一次动员大会,同时在制度建设、政策出台、管理改革、硬件设施等诸多方面力推垃圾分类,市领导更是亲自督办。作为广州主流大报,广州日报更是处处响应,并为垃圾分类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如何破解广州“垃圾围城”?这个话题已经在城中热议、酝酿发酵了数月之久。广州日报联合全市多个部门以及各区领导班子观察寻访之后,全程跟踪记录并且报道试点在推行“厨余垃圾专袋投放”“垃圾不落地”和“垃圾费按袋计量收费”三大模式期间遇到的难题、解决方法、成功之处,汇成总结经验形成垃圾分类“广州范本”,为下一步全市全面推广垃圾分类提供依据,并试图将这批“范本”推广至全城。

  市领导一直很支持和赞赏《广州日报》开展垃圾分类公益环保活动,并且多次公开表扬《广州日报》有社会责任感,赞扬“广州日报垃圾分类‘广州范本’试点搞得很好”。

  广州垃圾分类工程影响力甚至传播到海内外。之后广州市面向全球公开征集广州垃圾分类卡通形象活动,也是由《广州日报》承办。此次征集活动收到参赛作品超过1000幅,除广东省外,还有来自天津市、河南省、福建省、山东省、湖北省等全国各地专业院校师生及设计机构的参赛作品。广州垃圾分类项目也获得了“2015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范例奖”。

  “广州靓爆镜”拍出“广州蓝”

  各种“街拍”展现了一个美不胜收的广州,不少作品也成了“爆款”。

  随着“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建设的持续推进,“广州蓝”的“存在感”越来越强。在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中生活工作,广州人的幸福感也越来越高。

  自2016年起就在《广州日报》上启动的“广州靓爆镜”栏目,便是用各种“街拍”直观体现了一个美不胜收的广州。广州日报摄影部记者善于发现美并捕捉细节:市民被天桥上盛放的簕杜鹃吸引驻足拍照、沿江路建筑物外墙挂满了花、市民在花城广场游玩,水中倒映出广州塔……这些展现出广州之美的图片在报纸上一经展示就让人眼前一亮,不少作品也成了“爆款”,吸引市民纷纷转发。

  这些蓝天绿水的背后,都是无数人的共同努力,治污治水,坚持不懈。如今,街坊在广州安家落户,抬头可见“广州蓝”,大口呼吸新鲜空气,这样的生活让人倍感惬意。

  ■媒体人说

  市领导亲自讲解垃圾分类

  讲述者:全杰,广州日报记者

  为了解决垃圾围城的难题,当年广州市委、市政府发动全市力量,投入到垃圾分类这项惠及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之中。说起这股热潮,追踪该报道的记者全杰就会想起类似“全民挖掘流花湖、麓湖”那些热火朝天的盛大场面。

  “这项工作是真正的‘全民参与’。”全杰说,当时《广州日报》策划了“广州范本”连环炮大型活动,联合市城管委、市妇联、团市委、市总工会等单位,在全市十二区(市)同时启动活动。当天,市领导尽管公务繁忙,但也抽空出席了活动,并在签名簿题词:“垃圾分类,广州范本。家家参与,人人动手。”市领导还全程参与了启动仪式,为“广州范本”各大参与社区颁授牌匾,观摩垃圾分类竞赛,还亲自上台现场讲解分类方法和意义。

  接下来,广州市上下一心,在垃圾分类上打出了漂亮的一仗。全杰说,垃圾分类“广州范本”三大模式实施以来效果显著,各个“广州范本”试点的垃圾量呈下降趋势。“那时候采访垃圾分类,我几乎每天都要到各个不同社区‘明察暗访’,揭开垃圾桶观察分类情况、守着垃圾点看居民如何扔垃圾,这些都变成了日常工作,有时候看到居民不懂如何分类,自己也会心急上前帮一把。”全杰说,随着时间推移,他发现居民的自觉性和参与度越来越高,居民对垃圾分类都表示支持态度,也在尽力做好分类,分类的准确度也越来越高。

  现代科技手段助力“靓爆镜”

  讲述者:苏俊杰、骆昌威,

  广州日报摄影记者

  广州日报摄影记者苏俊杰还记得,2016年5月,他的一次“扫街”摄影报道无意间开启了“广州靓爆镜”的栏目。“那时,海印桥旁的一棵凤凰木开花,十分茂密。于是我捕捉了市民驻足拍摄美景的镜头。领导觉得图片很好,就特意为这篇报道设置了‘广州靓爆镜’这个栏目,让市民看到更多广州的美好之处。”

  随后,摄影部的记者更加积极地拍摄广州美景。随着无人机的快速发展,借助航拍的手段,记者们得以拍摄出许多前所未有的、壮丽的广州城市风光,也让更多人领略到广州的大美。

  摄影记者骆昌威跑遍了广州的每一个角落去取景。他觉得,新中轴线、二沙岛、沿江路、阅江路的大区域绿化带都做得很好,从高处航拍画面更美。“除了注重大区域的绿化规划,在细节上,一些路段也有所改进:比如东风路两旁增加了很多精致的花艺布置,贴近了市民和生活,也提升了花城品牌给人的感受。”

  苏俊杰说,只要广州有类似灯光节、园博会等改变城市景观的大型活动时,广州日报摄影记者就会纷纷出动,用镜头记录下广州的美丽。“天气好的时候,我们也会带着三脚架爬楼,或者用无人机航拍,从各个角度发现那些不为人知的广州之美。”

  新“广州好”掀起全城互动

  讲述者:周志伟,时任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品牌战略运营中心主任;

  叶韵,时任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品牌战略运营中心副主任;

  林洪浩,时任广州日报记者;

  时任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品牌战略运营中心主任的周志伟牵头策划了新“广州好”活动。他说,当时广州正处于“后亚运时代”,亚运开创了“新广州”。“新广州怎么个好法?你自己说好是不算数的,大家说好才是真的好。”所以广州日报策划了八大主题活动,发动市民广泛参与,意图以市民的亲身经历告诉全世界,亚运给广州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林洪浩曾是广州日报的记者,全程跟进了新“广州好”报道。他表示,广州百景是有历史渊源的。以前,广州每隔一个时期就会评选“羊城八景”,景色中的地标性建筑也会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到亚运会之前,广州在环保方面投入很大,市容市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从城市容量来看,现在一个区评一个景都远远不止八景。所以,为了体现如今广州的大体量,广州日报决定评选‘广州百景’。”

  周志伟表示,大家在报纸上看到的只是活动的一部分,背后还调动了大量资源。广州日报为该活动不惜砸入千万元重金,并从策划活动到采编、统筹,举全报社之力,发挥资源优势,不仅请到了许多画家画长卷,也邀请了不少上级领导来参加该活动,包括请到老市长等大家为广州挥毫。“老市长等领导都认为这个活动对弘扬广州的形象有着正面积极的作用,非常肯定。”

  如何让“唱好广州”这样的成就性报道言之有物,记者编辑们决定,要与市民形成广泛互动,让报道“立”起来、“动”起来——这也成为新“广州好”系列活动区别于其他采访报道的最大特点。

  当年担任活动策划之一的叶韵表示,在主题的设计上,新“广州好”巧借《广州好》词牌名为切入口,并巧妙接通了广州日报之前推出的“新广州、大未来”和“我爱广州”等品牌主题,将整个报道活动在品牌逻辑和读者接受心理上加以延伸,充分调动读者的参与热情,让广大市民成为系列报道内容的主角。

  果不其然,活动一经推出便引爆全城关注,从酒楼食肆的早茶读报,到公交地铁上的手机新闻,再到街头巷尾的街坊闲聊,人们都在不约而同地关注着新“广州好”推选活动。

  “以前人们总觉得广州没什么好玩的,但亚运之后的广州就多了许多景点可去。新‘广州好’活动不但展现了这些变化,也增强了市民的自豪感。”周志伟回忆道,活动结束后,《新“广州好”百景一本通》口袋书、摄影集、百米画卷,都被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新馆收藏。“就像把大家最好的回忆收藏起来那样。”

  渡珠江前记者先下水勘察

  讲述者:陈伟胜,广州日报记者

  作为一名老体育记者,陈伟胜讲述了他在2006年之前就开始跟进和参与横渡珠江策划的故事。

  陈伟胜说,当时珠江水质已有很大改善,但为了保证下水安全,还是要对水质、水流、水温、污染物等进行勘察。“市里找了水文学家、天文学家、气象学家等人,科学论证了多次,确定涨潮的时间和天气情况,确定最适宜游泳的河段,最后论证得出在7月12日进行横渡最合适。”

  彼时,陈伟胜也作为专家全程参与了横渡珠江的策划,做了不少方案,包括遭遇恶劣天气的后备计划等。“我没把自己当成记者,只想为广州做点什么。”他回忆说,他和时任广州市体育局和水上中心的负责人坐船到江上,他还亲自下了水,测试水温和水质。“就怕江上的船漏油,如果游泳的时候,有人把油吸进去就会造成窒息,所以要下水勘察。”他笑言自己都被晒黑了,“对我来说,横渡珠江都没有前期准备辛苦。但这样写出的报道才扎实,而且我也算是为广州做了一些贡献,感觉非常自豪。”

  陈伟胜说,横渡珠江一举成功后,影响力辐射到全国。“这项体育活动能折射出一个城市的优势。所以,不少坐拥大江大河的城市也开始学习广州。”

  当然,最令他感慨的是珠江水质有了极大改善。“20世纪70年代,珠江水很清澈,甚至有江边小贩叫卖茶水,就直接舀起珠江水来泡茶。现在的珠江水虽不能直接拿来泡茶,但比起2006年以前,还是要好上太多了。珠江水越来越清,也是广州环保生态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

珠江 垃圾分类 曾健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10 泉峰汽车 603982 9.79
  • 04-24 日丰股份 002953 --
  • 04-23 有友食品 603697 --
  • 04-17 运达股份 300772 6.52
  • 04-17 中创物流 603967 15.32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