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海外化乱象B面:创投机构悄议私募合法性路径

ICO海外化乱象B面:创投机构悄议私募合法性路径
2018年02月28日 05:38 21世纪经济报道

  “真假”区块链

  本报记者 松壑 北京报道

  “真假”区块链

  一般民众都将比特币简单地视为一种货币,但从根本上来说,区块链更是价值传输协议。过去的9年里,比特币用它的逆天涨幅证明了区块链去中心化模式创造信用的可能性,也让区块链技术成为当下的投资热点。财富在这个新兴技术的聚集前所未有、让人难以想象。经由炒币,区块链被彻底激活。在春节期间飙升至巅峰,26日,人民日报整版发文探讨。然而,目前区块链的真实落地场景究竟如何?区块链投资为何被简单粗暴地等同于炒币?它带着美好愿景而来,我们试图冷静下来,还原它的起步面貌。这波浪潮尚处于早期且草莽,没有专家,没有权威,大多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将持续对其进行全方位调查跟踪,并陆续推出系列报道专题。(编辑:林虹)

  导读

  监管层仍然对海外交易平台在国内开展业务的现象予以关注;如若发现风险及合规隐患,相应监管措施也可能进一步升级,其中不排除通过屏蔽等方式对海外平台进行拦截。

  去年9月份遭监管层整顿的ICO(首次代币发行)活动正在以各种曲线方式卷土重来。

  交易平台的出海,成为了促使代币(token)发行再度回暖的主要原因。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在不少ICO投资链条中,除交易平台服务器架设在海外,相关项目发起人、投资者、资金大多具有国内背景;而ICO的增多也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行业的财富效应。

  据一位接近监管层的机构人士透露,监管层仍然对海外交易平台在国内开展业务的现象予以关注;如若发现风险及合规隐患,相应监管措施也可能进一步升级,其中不排除通过屏蔽等方式对海外平台进行拦截。

  在监管预期升温的另一面,关注区块链技术的部分国内股权投资机构也在悄然探讨通过私募形式促使ICO合法化的可能性;但有分析人士指出,在监管层高压态度未变、上位法尚未给予制度空间的情况下,ICO的私募化仍然存在诸多矛盾。

  ICO链条的财富收割

  “币圈的钱太多了。”张唐(化名)是一名关注区块链发展的代币投资者,当他进一步了解该行业后如此感慨道。

  虽然去年9月和今年1月监管层两次出手整顿ICO及变相ICO活动,但不少设立于海外的交易平台仍然面向国内用户开展业务。由于出海成为时下交易平台及ICO规避监管的方式,因而此类“出口转内销”的代币活动也在悄然增多。

  “一些交易平台对代币的审核较为宽松,有些甚至交了钱就让其上线套现。”张唐坦言。“很多项目也是为了趁市场风口套现走人。”

  与该现象伴随的,是ICO及代币交易相关行业的财富效应。最具代表性之一的,便是眼下区块链领域自媒体的火热。据北京一位区块链自媒体的投资人介绍,由于当前交易平台、ICO项目的获客需要,当前区块链媒体数量不断增多,而写手薪酬也在直线飙升。

  “我们招人的价格都很好谈,如果能在这方面有好的内容产出,月薪可以给到3万-5万元,如果做负责人可以开得更高些,”上述区块链媒体投资人透露,“主要是目前这个领域的竞争者不多,但关注人群却越来越多,而投资机构也越来越多。”

  与常规意义上理解的“烧钱”有所不同,当下部分区块链自媒体已经有较为可观的流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以市场某头部区块链自媒体为例,其当下盈利模式之一,就是有偿发布区块链相关平台或项目信息,而客户也是通过比特币来购买权益。2017年底,该自媒体的报价为0.1个比特币/ 短消息。按照1万美元的比特币价格计算,即10条短讯即可换算1万美元的销售收入。

  “主要是这种短讯几乎是零成本,而现在客户也不少,”另一位区块链媒体主编则坦言,“比如某个团队发了一个新币需要推广,就会找到这些垂直媒体,投放可谓非常精准。”

  “目前‘币圈’的链条越来越完整,有负责发币的,有负责推广的,有负责给代币提供交易做市的,”前述接近监管层人士表示,“不排除一些token未来价格会涨,会被基于产生更多应用,但大多数项目的赚钱都是通过收割接最后一棒的投资者来实现的。”

  私募可行性几何?

  上述接近监管层人士认为,不排除监管层下一步将出手监管海外平台及ICO进入国内开展业务的乱象。

  “海外平台面向国内投资者开展业务的现象显然酝酿了较高风险,很有可能被进一步整顿,”前述接近监管层人士称,“整顿也必然通过网络方式进行,比如对其服务器或网站链接进行屏蔽等。”

  这种监管信号已经初露苗头——春节前夕,币币交易平台币安就表示为满足监管要求,放弃为中国大陆地区用户提供服务。

  而在监管预期升温的背景下,国内有关探讨ICO合法化出路的讨论也悄然出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部分创投机构曾在春节前夕对私募ICO合法化可能性进行了讨论,此次讨论亦获得部分监管部门人士参与。

  “ICO乱象仍然难治理,从堵不如疏的角度看,应当考虑将ICO纳入监管来提高这一行业的透明性,”一位参与上述会议的私募机构人士表示,“创投机构并不想错失这次区块链的机会,而私募方式的外部性较小,风险可控,因此先通过私募形式试点,促使ICO合法化成为了一种设想。”

  “类似于私募基金备案制的方式,给私募的ICO提供备案的机会。”该人士表示,不过其亦坦言,上述讨论并没有形成有价值的结论。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在高层对ICO的整顿倾向尚未扭转以及上位法尚未形成空间前,私募ICO难以成为其合法化管理的方式。

  “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分布式信息存储,如果备案肯定会涉及到新的系统建设,这还只是技术问题,更关键的上位法明确私募载体有基金、信托、股权等形态时,并不包含‘token’。”上述接近监管层人士表示。“在高层态度转变和上位法松动前,通过私募合法化ICO仍然面临重重阻碍。”

  “私募的形式和ICO也存在一种潜在矛盾,”北京一家中型代币平台技术总监表示,“ICO项目大多体现为公链,并不具有排他性,如果是私募的话肯定仅限于在200人内持有,没有了流动性和开放性,项目本身就会存在问题。”

  (编辑:林虹)

  (作者微信:lw8346860)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区块链 私募 交易平台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