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或步入深度调整期
库存系数高达67.2% 汽车经销商开年“压力山大”
王琳琳、张洪杰
编者按/新年伊始,辞旧迎新。尽管包括永达汽车、广汇汽车、正通汽车等多家上市经销商集团在2017年实现了经营利润的明显提升,但2018年开年,直线飙升的库存压力还是给经销商带来阵阵寒意。根据国外成熟汽车市场发展经验,相关预测显示,我国汽车市场将在2018年到2020年之间出现一次深度调整。与此同时,汽车新零售也逐渐成为汽车销售市场的搅局者,未来,二者竞争共存的形势下市场将呈现怎样的走势?
2018年开年,汽车市场“开门”红并没有如期而至。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以下简称“流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以下简称《库存预警指数》),2018年1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7.2%,较上个月上升了19.5%,这一数值远高于50%的荣枯线,创历史新高。这也是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连续5个月之后首次位于荣枯线之上,创下2016年以来的最高值。
“根据近两年1月汽车经销商预警指数的数值来看,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往往会因为政策的浮动以及春节时间点两大因素出现波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刚进入第一个月就收获如此‘高’的指数,经销商乃至整体经营都会面对较大的压力,今年汽车市场会很严峻。”
低迷开局
公开数据显示,过去两年中共有三次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数值超过60%的情况,而今年1月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的数值甚至比去年2月(66.6%)还要高0.6%。在业内人士看来,库存预警指数与市场需求有关系,库存预警指数越高,则表示市场在收缩,需求随之下降。
从区域指数来看,北区指数为72.7%,西区指数为67.2%,南区指数为50.9%,东区指数为63.4%。综合四个区域的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均较去年12月大幅上升,全部位于荣枯线之上。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流通协会首次做了分品牌类型库存预警指数。其中,自主品牌的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最高,进口豪华品牌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则是相对平稳,而合资品牌除了呈现严重的分化之外,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也相对较高。
此外,从库存指数、市场需求分指数、平均日销量分指数、从业人员分指数和经营状况分指数五个数值来看,今年1月市场需求分指数和平均日销量分指数环比呈现下降趋势,分指数分别从63.3%和64.9%下降到18.4%和16.0%。记者从天津运达汽车交易市场以及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等地的汽车4S店了解到,1月的销售情况不理想,客流量也相对减少,看车人比买车人多,成交量减少。
有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开年,部分汽车企业要求经销商提高提货数量冲刺开门红的业绩并抢占年前购车市场,导致经销商乃至整个经营环节压力增加。在流通协会相关负责人看来:“经销商要根据实际情况,理性预估实际市场需求,合理控制库存水平,以防库存压力过大,导致经营风险。”
多重原因导致
“今年1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的飙升并非偶然现象,除了政策、天气、节假日等影响因素外,由政策原因导致的消费者购买力支撑不足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其影响延续时间也更长。”郎学红分析道。
近两年,汽车经销商搭上购置税优惠政策的“快车”,销量一路飘红。2016年受购置税优惠政策的影响,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1760.7万辆,同比增长21.4%,占乘用车销量比重为72.2%,比2015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按7.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优惠幅度减半。受购置税优惠政策调整影响,2017年我国汽车市场全年累计销量为2376.44万辆,同比微增2.1%,增幅较购置税大幅度优惠加持的2016年呈现降低趋势。
财政部和税务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减征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通知》显示,2018年1月1日起,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恢复按10%的法定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在政策调整阶段,会对汽车销售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对于个别车企来讲,销量增长依赖于小排量购置税优惠政策,调整有可能影响到企业。对于直接参与到市场中的经销商而言,购置税优惠政策对于激活市场终端的作用明显,对经销商的影响更为直接。”一位不愿具名的证券分析师如是说道。
郎学红认为,“库存指数与市场需求是相关的。相比去年12月,今年1月市场需求呈现下滑状态,导致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上升。”由于购置税优惠政策的退坡,去年12月汽车市场出现了年底集中购买的情况,汽车销量增长明显,而这一变化的利弊也很明显,利好方面是能够为2017年全年汽车的累计销量增长加码,而弊端则是12月汽车市场需求的增加,形成透支效应,这一效应在今年1月乃至第一季度都会显现。
“今年1月应该是节前销售旺季,但实际上销售情况并不好。”河北廊坊廊大汽车城的一家4S店负责人感叹道。“出现节前旺季不旺的主要原因还是购置税优惠政策的退坡,消费者提前预支了消费,导致购买力透支。”郎学红表示。
另外,1月是全国范围内的寒冬季节,出现了异常的冰雪天气,也影响到了消费者到店量;经济发展层面,经济出现下滑趋势,物价上涨,消费者的购买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
或现深度调整
去年年底“临门一脚”促使很多车企完成了2017年的年销量目标。“尽管1月汽车市场开局不利,但很多车企尤其是自主品牌的自信心很足,制定的销量目标相对而言高了一些。”上述证券分析师表示。“可以从企业的销量目标中窥探到企业发展的充足信心,但某种程度上也表现出企业对市场的分析和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在谈及2月汽车市场的预期时,流通协会相关负责人透露到,“对于2月需求的判断,认为继续减少的数字占80%,这也表明2月的需求仍然是不乐观的。此外,受到市场销售的影响,经营状况会转差。”
实际上不仅是2月,郎学红表示结合以往的数据,2018年汽车市场将会很严峻;“并不是我们之前想象的3%或者5%的低增长,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有可能比这样的判断更加严峻。”
在分析影响今年汽车市场发展的因素时,除了购置税等常规原因之外,郎学红还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在经过对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汽车市场的研究可以发现,所有国家在汽车普及元年的第八年到第十年会出现一次深幅调整,所以我国汽车市场将在2018年到2020年之间出现一次深度调整;如果去年没有刺激性政策,可能这个深度调整就已经出现了。”
另外,经销商的生存环境虽然已经有所改善,但经销商与厂家的矛盾依然存在,为了实现销售指标而大幅度降价促销、以价换量的情况也存在。从长远发展来看,双赢局面的出现需要经销商和汽车厂家相互配合。曾有业内人士指出,经销商与汽车厂家之间需要均衡共同发展,平衡库存的压力和营销的利益。
对于经销商和汽车厂家双方的发展,一方面需要进行渠道下沉,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及以下的城市延伸;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当下互联网新零售的营销模式,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与用户之间透明、快速的对接,在汽车销售环节、售后服务环节进行重构;再者就是智能汽车领域,通过对融资租赁、智能出行等领域的布局,来拓展客户群,实现从参与者到决策者的转变。
此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今年汽车市场的增幅为3%,总体销量约为2987万辆。但鉴于1月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再创新高以及政策的变化,流通协会分析今年的汽车市场会更为严峻。面对这一现状,无论是经销商还是汽车企业,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抱团取暖”将是明智之举。
责任编辑:关海丰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