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工会主席可直选 工会转型利益代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 02:26 21世纪经济报道

  孙小林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玖龙纸业董事长张茵指,《劳动合同法》“保护劳动者,不保护企业”、“‘炒’人难造成新失业”等。颇具戏剧性的是,广东省总工会副主席孔祥鸿此后称,愿意和张茵上电视PK。但张茵表示,“没有必要,也没有时间”。

  全国两会及两会之后,《新劳动合同法》的争议在继续,工会未来的角色及作用也在争议之中。

  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劳工问题研究中心顾问委员会常务主席、全国工会学研究会副会长冯同庆教授。

  体制内发挥功能整合作用

  《21世纪》:目前中国工会的角色定位是什么?

  冯同庆:工业化初期,劳方比资方实力弱,因此工会作为劳方利益代表应运而生。二战结束后,工会作为劳方利益代表的功能逐渐被纳入了国家治理的结构之内,除了代表劳工利益外,更多的是实现劳资之间的功能整合。

  建国后,工会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体制内的功能整合;改革开放后,工会作用继续加强,80年代《劳动法》的制定保护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权利,工会更能代表工人来和用人单位进行合同协商等,强调维护职工利益的职能。

  90年代末到20世纪初,工会主要强调维护内部职工利益的作用。当时,国家主要以经济发展为先,而企业则是突出经营者作用。

  工会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都受到这个大的背景影响,虽然工会很努力,但取得的成效却有限。此后,中国共产党提出要从革命党转化为执政党,给工会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虽然还是在体制内发挥功能整合的作用,但更加突出维护职工利益的职能。

  《21世纪》:现行法律赋予工会的地位和权力是怎样的?

  冯同庆:现阶段,《工会法》,《劳动法》都有相关规定。现在工会具有建设职能、教育职能、民主管理职能和维护职工权利职能,当然更多的是执行维护职工权利职能。在宏观上,可以参与法律政策的制定,在微观上可以参与法律合同制度协定来发挥自身作用。

  《21世纪》:现实中工会起到了理论上的作用吗?

  冯同庆:应该说,工会还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的。我们跟踪发现,国有企业在重组之后,新出现的工会比过去的工会更有实际作用;而新建的工会,在私营企业起步比较难;但在外资企业里,特别是欧美的大型跨国公司里,一旦建立了工会,得到了更大的尊重。

  在一些乡镇企业,私营企业,总体来说工会还处于发展阶段,甚至出现假工会,老板工会,老板娘工会。但我相信经过一些年经营后,规模扩大了,经营规范了,劳动关系的调整也越来越规范了,工会作用也越来越大,所以从趋势上看企业会越来越尊重工会。

  沃尔玛经验:建工会是职工的事,不是企业的事

  《21世纪》:刚才讲到一些企业尊重工会,但目前出现的部分地方政府不积极支持工会的现象,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冯同庆:对于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地方政府采取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做法,但随着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这些地方政府也会对工会有个全新的认识。

  另一方面,我觉得工会本身更多地在强调维权的同时,要改革和转型。把过去在计划体制下,主要以功能整合为主,逐渐改变到增加利益维护和利益代表的功能。当然这有很多工作要做。

  比如沃尔玛工会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教训,当然后来也变成了一个好的经验。沃尔玛对我们说,建工会是你们职工自己的事情,不是我们企业的事情,你如果能组织起来,就组织。后来在福建的晋江,沃尔玛在总工会和地方工会的发动下成立了工会,沃尔玛就不得不承认了。

  《21世纪》:工会建立后,工会领导的产生过程是如何的?

  冯同庆:过去很多工会基本上是党委和行政协商后就拟出了工会领导名单。但实际上《工会法》,《工会组织章程》对于工会负责人都有规定。

  选举要改革,要有新的办法,多个方面都可以提出候选人,包括原来的工会也可以提出候选人,工人也可以自荐来参选,这些都是有法律专门规定的,但我们这些方面做得不够。这些年来在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实践这些,比如湖北全省就要求所有湖北企业09年之前实现工会领导民主和直接选举,并且我相信这种做法会越来越多。

  虽然这也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发动,但这已经改变了以前的行政安排的局面。在建立之后,政府的支持也很重要,保证组织有权威,能够正常发挥作用。这和西方的情形是不同的。

  劳动者队伍的变化

  《21世纪》:工会如何处理好和企业以及政府之间的关系?

  冯同庆:有相关法律保障是最重要的。过去工会主席是上面委派的,所以要考虑上面的看法,而且工会经费是从企业拨款的,所以可能出现工人不认同这个工会领导,但工会领导却可以从企业领到工会经费;而且工会组织的活动也是考虑配合企业行政的活动,很少考虑到工人的诉求。随着和谐社会的提出,包括整个体制的调整,工会自身不能抽象地谈维权,要结合自身的转变。

  怎么转型呢?要按照工会的法律和章程,工会干部要实现民主选举,甚至工会主席是直接选举的。

  目前可以考虑,从经费的使用经过程序来突破;活动本身可以由会员决定,而不是由领导决定。除了工会自身之外,还要靠劳动者队伍的变化。

  《21世纪》:劳动者队伍的变化是什么意思?

  冯同庆:劳动者队伍发生的巨大变化,我认为对工会的改革有推动作用。

  现在,他们逐渐从过去被动地享受人民的权利变成一种公民维权。比如,沃尔玛建工会,起因是几个职工意识到自己应该建立工会。

  前段时间,珠三角地区形成了好几百个“公民代言人”,这些人专门帮助农民工打官司。虽然这些人没有正式的律师资格,但他们帮农民工打官司,而且还赢了。我觉得工会应该把这些人吸收进来,这是工会法特有的规定。

  比如现在很多教师,以及科学院系统,有很高的素质,他们开教代会,会议质量还是非常高的。我们的职工正在向公民社会转化,和国家向宪政转化的进程是一致的。

  《21世纪》:你对工会发展有何期待?

  冯同庆:当前工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解决了很多职工维权的问题。我很喜欢期待这个词。胡锦涛在中央党校演讲时就说过:“我们不管制定什么样的政策都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期待。”

  我专门查过“期待”这个词的意义,从社会学意义上讲,在工业化时代对工人来讲,期待就是将对公正性的期待,希望社会公正。工人会关注在工业化中自己应该得到了份额有没有实现。

  我相信随着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实施,工会也会更大的改革,会确认代表利益的功能,制度建设上会实现工会民主选举制,工会经费实现民主化和公开化,更好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