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赣公路客运线试点招标 利益与公益平衡成焦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2日 15:21 21世纪经济报道 | ||||||||
见习记者 刘浏 广州报道 “靠实力,我们赢了。” 林琳的话音里是喜悦。林琳是深圳市西湖运输有限公司的办公室主任。5月28日,该公司竞标成功,获得“深圳—南昌”跨省长途客运线路的5年经营权。
广东省交通厅副厅长陈自昌6月9日向记者透露,这是自《道路运输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全国范围内第一次的,由两省运管部门联合主办的跨省客运线路经营权招投标。 “一方面,必将对泛珠三角区域运输市场的一体化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是代表了我国道路运输制度改革的方向。”陈表示。 粤赣公路客运线联合招标 依相关规定,公路客运线路招投标,是指规定一条班线经营主体的数量上限和下限,以运输企业硬、软件和服务质量为考核标准,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将线路的经营权归属到投标致胜的几个经营主体。 林琳清晰地回忆起夺标时的情形,“相互击掌,和热烈的欢迎。”林还告诉记者,因为是跨省的联合招标而且是第一次,不仅要和本省的运输企业竞争还要与外省的企业较量,“心里没底”。 两省运管部门思虑的则远不止这些。广东省交通厅公路运输管理处的陈凌青告诉记者,因为两省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通过招投标方式对省际线路资源进行分配,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协调。 陈是本次联合招标的广东省方面的主要负责人。据介绍,从去年5月起,粤赣两省就已经开始协商举行联合招投标,到今年5月历时整整一年。“从审批制到招标制,机会被摊平。期间需要理顺原体制并渐次突破,重要在于形成成熟经验以给后来借鉴。” 记者还了解到,此次招标是由两省交通部门协商出线路,并放在互联网上公示,两省的运输企业只要资质条件在二级以上的都可以参加竞标。其中预报名企业总数超过4个的拟招标线路,被正式确定为招标线路。 陈自昌副厅长告诉记者,以往的跨省线路开通模式,主要由两省交管部门经过协商后订立线路,然后由企业申请或政府直接指派经营。“往往出现决策随意性、运力宏观调控很难落实到位的弊端。” 公开资料显示,为确保招标工作公平、公正进行,严格规定了招标人代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参与评标,也不允许干预评委评审。而对于评委的产生,是在两省交通监察部门和道路运输协会的监督下,由计算机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出,并在评审期间实行封闭式管理。 评标专家组成员、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卢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与一般的竞价投标不同,本次竞标的核心是服务质量,“主要是根据投标人的资格条件和服务承诺,对照招标文件中的要求进行评标。而公司拿下线路经营权后必须根据承诺履约,否则,政府可以按照合同规定收回线路经营权。” 广东省交通厅公运处副处长张展标解释,原先“只进不出”的行政审批模式造成的终身制难解,将由此破题。“首先,中标企业获得的线路经营权是5年;另外,若在此期间,经营企业出现严重的服务质量投诉、重大安全事故或者违反合同文本中的承诺问题,将有可能被取消经营该线路的资格,由候补中标企业补上。” 陈凌青还透露,在企业退出机制上也思考尝试:若因上述原因中途退出,企业必须有一套详细的“善后”计划——包括车辆的处理、人员的安置等,而这些都是专家评标的重要参考。其中,行业管理部门年审时只对服务质量进行年审,合格的继续经营,不合格的重新招标。 利益与公益的平衡 交通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至2004年底全国共有客运线路15.6万条,其中跨省客运线路3万条多一点。而众所周知的是,由于普通运输车辆过多地投入道路运输市场,运输总供给大大超过了运输总需求,导致营运效率与服务质量很低。 “个体经营者变相挂靠经营,以承包的形式转移运输经营风险,炒卖线路等现象严重,往往诱发经营者之间的恶性竞争。抢客、甩客,从来就是省际客运市场的顽疾。” 陈凌青说。 有专家评论以为,从行政审批制过渡到市场招标制,可以减少由此带来的权力寻租行为,而通过企业间实力的综合比拼,将促使一批规范经营的跨地区大型运输企业集团的最终形成。“上述顽疾将被治根,从而自然消解。”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乐夫,在就此接受记者采访时则提醒,和铁路类似,(省际)公路客运是社会性、公益性很强的行业,改革目的不能脱离公共服务的社会属性。他告诉记者:“公路客运线路运营的市场化有两个难点,一方面是如何确保经营主体公平进入市场,另一方面是如何维持商业性与公益性的总体平衡。” 对于第一方面的难点,陈凌青的正面回应是,除了制度上的设计,招标方还在每个标的揭晓的现场,留给投标企业提出置疑的时间,“但现场并无一家企业提出质疑”。 深圳中安运输有限公司在其参与投标的线路上是颗粒无收,但该企业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坦承,失利只能说明自身实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招投标毕竟让企业获得了一个起点上的平等,而不再是原先行政手段的类黑箱操作。” 在王乐夫看来,第二个难点更是艰难,“和省内公路客运线路一样,省际客运线路中,有‘热线’也有‘冷线’。”所谓“热线”,是指客流量大、经济效益好的线路;而所谓“冷线”,实载率低、经济效益差的线路,往往被运输企业和个体运输户所冷落。 本次粤赣省际客运线路招标,针对投标企业总数低于4个“冷线”,两省仍将延用行政审批方式直接许可经营者。而陈凌青则告诉记者,一些调研已经在进行中,“比如将冷热线捆绑、给予经营相对较冷线路的营运者一定补偿的机制等。但这些需要逐步进行”。 未来之路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本次粤赣联合招投标会上,粤桂和粤闽也有5条跨省客运线路开通,仍然采取行政审批的模式。 交通部规划院副总工程师方然分析,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传统的地方保护主义长期存在,省际客运线路准入彻底走向招投标制,仍尚待时日。“但无论地方还是国家交管部门,基本共识已经形成。” 5月17日,交通部下发《关于加快道路运输发展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下简称《政策》)。其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道路运输市场对内对外开放,修订和废止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外地运输经营者等妨碍公平竞争的各种制度和规定,打破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 《政策》同时指出,推进建立全国统一道路运输市场的过程中,积极推进“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湾”等区域道路运输一体化,鼓励区域内各省(市)建立协调机制,制定统一的运输发展规划、政策、规则和制度。 “里面的一些想法是借鉴我们的。”陈凌青指着桌上《政策》打印稿,对记者笑了笑。 方然认为,此次粤赣联合招标,对实现“泛珠三角”道路运输一体化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结果而言,此次粤赣两省共6个招投标项目,两省共16家企业参与投标,最后9家企业中标,其中江西5家,广东4家。“这些都是相对较热的线路,我们最初拟定开通的线路有15条之多。”采访临近结束,陈凌青向记者道出心中遗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