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央行上调人民币贷款利率 > 正文
 

左小蕾:为防经济过热 央行发出强烈信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9日 11:47 经济观察报

  左小蕾/文

  央行27日发出了今年来防经济过热的第一个强烈信号,一次上调贷款基准利率27个基点。相信商业银行会迅速反应,贷款利率会整体上调。

  这次利率调整的背景应该是,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存在的过热迹象和调整将来可能的经
济过热趋势。

  第一季度的数据显示,不论是10.2%的经济增长速度,27.6%的投资增长,还是新增贷款超过全年目标的一半,宏观经济的主要指标都大大超出预期。经济整体呈现明显投资反弹,特别是新增贷款的超常增长,使银行可能成为投资反弹的重要支持。

  过度的投资,会导致过剩产能的过度释放,甚至产生更大的过剩产能,促使供给大于需求的问题更严重,不但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还可能成为未来推动经济大幅下滑的动力。

  银行过多向投资领域放贷,无异在高投资增长上“火上浇油”,处理不好,银行坏账可能又会卷土重来。

  货币政策是调整宏观整体经济预期和趋势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央行通过提升贷款利率发出信号,有助于防止过度投资,防止经济过热。

  这次利率调整的特点是:

  首先,提升贷款利率可以减少资金需求。贷款成本的增加会减少那些非必要的贷款,降低贷款投资的意愿,达到减少投资需求,调整过度投资的问题。

  其次,提升贷款利率可能也会对消费有所影响。住房抵押贷款成本增加,可能会减少消费。这可能不利于鼓励消费、扩大内需策略的实施。但因为是间接影响,幅度可能不会太大。既要调控投资过热,又不要过多打击一般消费,提升贷款利率应该是利大于弊。

  提升贷款利率,但不提高存款利率,不会增加

人民币升值压力。虽然美元利率与人民币利率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如果同时提升存贷款利率,就会直接提升人民币的收益,增加持有人民币的吸引力。在外部升值压力很大的敏感时期,通过提升贷款利率,但不动存款利率的方式调整过度投资需求是更稳妥的。

  最后,这次利率调整重在发出信号。不论是调整的利率类别的选取,还是27个基点的提升幅度,都比较温和,对贷款的影响只能有一些边际效应,比如对住房贷款和汽车贷款的直接影响不会是很大的。中央银行通过温和的政策告诉市场,过度投资仍然是主要问题,通胀预期上升,资产价格存在泡沫,经济存在不稳定的因素,希望各经济主体达成共识,根据政策信号调整经济行为,使经济稳定快速健康发展。

  我们注意到,这次利率提升的最大受益者是银行。提升贷款利率上限,保持存款利率不变,实际上扩大了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之间的利差。如果银行拿这笔政府保护下增加的利差收益去冲销坏账,改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可取的做法。因为这些遗留问题迟早都要解决,最后也是国家埋单。但是如果银行把增加的利差收入当作业绩,作为激励工资发放,就有问题。

  更重要的是,面对资金供给大于需求的现状,在流动性过大的情况下,“供给面”对利率敏感,“需求面”对利率不敏感。对需要支付15亿居民存款利息和10多亿企业存款利息的商业银行来说,扩大商业银行的利差,银行有扩大贷款规模的强烈动机。如果没有相应的措施,提升贷款利率可能适得其反,可能鼓励银行扩大信贷,带来更大的贷款增长。因此我们认为,中央银行近期应会有货币紧缩的相应措施,比如,加强公开市场操作,加大货币回笼力度。

  拉开利差在稳定银行收益的同时,给了商业银行一些调整贷款利率的空间,商业银行应该利用稳定的利润空间,培养和提高根据基准利率和银行自身风险调整贷款利率的意愿和能力,推动银行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以后的一段时间,我们应该特别注意观察这次利率调整的政策效应,如果第二季度的经济数据没有实质性改善,不排除央行出台进一步的调控政策,包括提升存款准备金率和存款基准利率,等等。

  因为商业银行利用利率调整信贷风险的核心定价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利率市场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利率工具的调控效应可能有限。所以行业调控手段也会有相应的配合。最近发改委关于部分行业的调控政策出台,也是对过度投资和经济增长过快的反应。

  对于这次利率调整,我们并不像美国和欧洲市场认为的那样,中国的经济增长要慢下来,对能源的使用会减少,所以导致ADR(美国存托凭证)和亚洲

股票走弱,一些大宗商品价格有所下调,相应的股票相对走弱。但必须提醒市场,信号的作用不到位,可能还有进一步的调控,要提前调整投资策略,减少政策调控的影响。特别在资本市场上升的时候,不要忽视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影响。

  宏观政策的调控应该是常态行为。“高增长低通胀”的平缓经济是政策对经济周期幅度不断调整的结果,使经济波峰的上升不会太陡,谷底下降不会太深,持续保持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态势。市场一定要适应宏观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的变化。

  (作者为银河

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