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中美顺差亚洲制造 人民币升值难改中国产品价格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2日 10:44 财经时报

  余华莘

  中国制造形成的对美巨额贸易顺差是整个亚洲制造业合作的产物,在亚洲各国货币盯住美元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不会根本改变中国产品在欧美市场上最终价格。

  自去年7月21日中国实行汇改以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者就视之为一个突破口,持续游
说布什政府对中国施加更大的政治压力。有迹象表明,布什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屈服于国内商界和政界的压力,并通过美国财政部宣告:“可能将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并继而实施相应的贸易惩罚措施”。

  美国财政部在去年11月的一份公开报告中,其语调有点最后通牒的味道。3月中旬,是美国财政部最后期限,必须公布其每两年一度的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汇率政策评估报告,他们暗示可能将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

  由于胡锦涛主席访美,推迟了原定4月初提交的各国货币报告,该报告不再将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这种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因为

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都是中美政治高层之间互相博弈的一张王牌。

  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27.5%的惩罚性关税的“舒默-格雷厄姆法案,针对的是美国贸易商指控人民币汇率被低估15%-40%的一个回应。

  中国在“操纵”人民币汇率吗?环顾中国的亚太邻居,毫不夸张地说,所有亚洲国家为保持比较竞争优势,均积极寻求本国货币对美元和人民币的贬值地位。

  以日本为例,自2003年以来,为保持其“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以及日元相对美元的低价位,日本央行连续四次提高了该国经常账户的超额储备目标值,并将每天资金市场余额维持在30万亿日元到35万亿日元之间。这样明显的市场干预不是货币操纵,那是什么?

  当然,这串长长的名单上还有韩国、台湾地区、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其货币大都“死盯住”美元。那么满嘴噘词的美国国会议员们为什么连提都不提呢?

  虽然自去年起,中国贸易总额已超过英法日升至世界第三位,但中国对日本、印度、韩国、东盟、台湾地区等亚洲周边国家贸易均为逆差。据中国海关统计,2005年上述国家合计对中国的逆差就超过1200亿美元。

  两位议员的观点是中国应该重估人民币,以减小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给中国带来的巨额对美贸易顺差。然而,有一个不应被忽略的事实是,今天欧美市场上一件印着“Made in China”的衬衫,其实是整个亚洲制造业合作的产物。它的棉纱可能最初来自泰国,然后又被运到韩国进行加工,纽扣则可能来自菲律宾,中国只是完成了布料的缝制和纽扣的固定,并把成品运输到欧美而已。

  在原材料大量依靠进口的条件下,

人民币升值会大大降低中国厂商的原材料成本,只要在政治许可的范围内,人民币升值不会根本改变中国产品在欧美市场上最终价格。

  这种观点得到了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一些国际著名投行的认同。据它们研究,人民币汇率最多被低估了10%-15%.如果它们的估计正确的话,随着中国出口业工资的增长速度快于美国同业水平,加上人民币继续升值8%-10%左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应该处于合理水平,也就是在1:7.20—1:7.50范围之内。

  虽然从购买力平价的角度分析,基本可以得出人民币被低估的结论,但从贸易收支平衡来看,人民币并未被显著低估。

  事实上,从广义而不是仅仅参照美元的角度来看,人民币相对于世界主要货币的汇率提升幅度远比人们想象的要高。即使是相对美元而言,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在近几周以来也在加快。虽然按年度相对比率计算,在2005年7月汇率改革后的头半年之内,人民币相对美元仅升值了1%,但是自从今年2月以来,人民币相对美元已累计升值了4%.照此发展下去,人民币兑美元距离“破8”已指日可待。显然,这样的汇改步伐已经说服了两位来势汹汹的美国参议员,在离开北京之前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人民币汇率问题感到更加乐观了”。

  (作者为加拿大Dominion债券评级公司金融分析师,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24,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